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肺炎疹的症状是什么?

时间: 阅读:7551
儿童肺炎疹的症状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10-14 11:45:37

儿童肺炎疹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偶尔还会出现胸痛。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症状可能不明显,尤其是新生儿在肺炎期间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咳嗽。如果是小儿重症肺炎,起病比较急,可能会有持续高烧、气短、呼吸困难,甚至紫绀等症状。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3-31 15:15:06

    儿童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湿疹、喘息或发热。肺培养期间可感觉到固定的潮湿感染。当X光片或胸部CT扫描中出现色斑阴影时,即可诊断为肺炎。肺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常有混合感染的可能。因此,抗炎治疗应进行大约7至10天。症状包括发烧、食物排斥、易怒、颤抖等。在初始阶段,体温为38~39~8451,但也可能高达40~8451;。

    除呼吸道症状外,儿童还可能伴有抑郁、易怒、食欲减退、肺炎、咳嗽、排泄、发热等症状。如果症状严重,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阻塞。你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和排除方法。常规血液检查和胸部X光检查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呼吸道或合胞病毒以及其他由病原体或吸入过敏原和刺激物引起的感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中很常见,主要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在疾病开始时,最重要的症状是咳嗽。儿童肺炎最重要的症状是咳嗽伴火焰、呼吸急促和加重,并可伴有发热。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但孩子的肺炎并不全是压迫或咳嗽,通常伴有排泄物、疲劳和发烧。总的来说,有以下建议:咳嗽:99%的人咳嗽,但咳嗽或肺炎,如咽炎和支气管炎,也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和流鼻涕。

    将来,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和哮喘而不发热的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喜欢吃太甜、太咸、太油炸等食物,导致食宿停滞、内热、白内障热蓄积、偶尔干咳、病初呼吸性咳嗽,临床上肺炎的症状为严重咳嗽,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多余的粘液。同时,也可伴有身体发热或高烧、精神不好、食欲不振。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31 15:15:06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有:

    1、发热:时间较长,可1-3个月;

    2、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表现为剧烈性咳嗽,也可能仅表现为咳嗽;

    3、其它系统症状:如皮疹、心肌炎、心包积液等,可出现多系统或多脏器损害的表现;

    4、病理类型:常见有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间质性肺炎。几种类型之间有转变或片子表现多变性。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31 15:15:06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 (一)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二)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三)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四)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儿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气促鼻干煽。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外邪;此外,在其它一些疹病过程中,若小儿正气虚弱,亦可并发或继发本病。

    如何区分小儿肺炎与感冒

    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是威胁宝宝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但有时它又与小儿感冒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因此,父母有必要掌握这两种小儿常见病的鉴别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小儿肺炎,及早医治。鉴别它们并不太难,可几点入手:
    一、测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二、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难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三、看精神状态
    宝宝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四、看饮食
    宝宝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五、看睡眠
    宝宝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六、听孩子的胸部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经过上述方法,如果出现其中大部分情况,即应怀疑宝宝得了肺炎,应及早到医院就医。

    望采纳

  • 紫苏
    回复
    2024-03-31 14:14:56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病因
    1.细菌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所引起。
    2.病毒性肺炎
    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
    3.支原体肺炎
    4.衣原体肺炎
    5.真菌性肺炎
    由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所引起。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有发热、拒食、烦躁、喘憋等症状,早期体温为38~39℃,亦可高达40℃。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等全身症状。小婴儿常见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
    2.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2)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呼吸表浅增快,鼻翼煽动,部分患儿口周、指甲可有轻度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以后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合并胸腔积液时可有叩诊实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3.其他系统的症状与体征
    (1)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儿心率增至160~20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增大或明显增大、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四肢水肿、尿少,应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症状①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翻。②昏睡,甚至昏迷、惊厥。③球结膜水肿。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⑥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
    (3)消化系统症状肺炎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及中毒性肝炎。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细菌性肺炎时,白细胞计数通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杆菌肺炎,有时白细胞总数反而减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常为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增高。
    2.C反应蛋白试验
    在细菌性感染、败血症等时C反应蛋白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时通常不增高,但也并非完全如此。
    3.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的检测包括直接涂片镜检及细菌分离鉴定。标本可为痰、咽拭子、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等。病原的分离为最可靠的方法。亦可做细菌或是病毒抗原的检测、核酸的检测以及抗体的检测。
    4.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早期可见肺纹理增强,以后可见到双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浸润,或融合成片状阴影,常并发肺气肿、肺不张。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但仍需要依靠病原学检测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
    鉴别诊断
    小儿肺炎须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应采取综合疗法,以改善通气功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一般治疗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维持于20℃,湿度60%左右,供给易于消化食物,经常翻身、拍背。
    2.给予抗生素
    根据以下原则选用抗生素:①临床与实验室的资料针对可能的病原。②选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③疾病的严重程度。
    若为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等。
    3.对症治疗
    若有缺氧表现,可予吸氧。可口服祛痰药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使用雾化疗法。
    预防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时,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儿童接触。

治疗儿童呕吐药有哪些?

儿童耳聋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