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的发育的标准,一般来说,在孩子头三个月的时候发育是最快的身高体重在每个月都会发生变化,从两岁到4岁的时候也是一个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饮食的营养全面均衡,荤素搭配好,各种的食物都要给孩子吃一些,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
3岁儿童标准身高如下:
根据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表,刚满三岁孩子的身高是94、2-104、1cm,中位数是96、8cm,体重是13、6-18、12kg,中位数是14、65kg。
刚满三岁的女孩身高是93、1-102、9cm,中位数是95、6cm,体重是13、1-17、55kg,中位数是14、13kg。
0到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
0到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家长就密切关注着他的生长发育。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下面给大家分享0到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
0到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1月/年龄 男宝(cm) 女宝(cm)
初生 46.2~54.8 45.8~53.9
6个月 62.8~72.9 61.0~70.9
12个月71.0~81.2 69.0~79.6
24个月 81.3~94.0 80.3~92.6
2.5岁85.8~98.7 84.9~97.7
3岁89.9~103.2 88.8~102.3
除了查看身高标准表,爸妈还可以对宝宝的身高进行简单的估算,宝宝长高一般先快后慢,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宝宝出生时身高平均50厘米,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加3.5~4厘米,再之后就是2厘米,然后是1厘米。
1岁时大约身高75厘米,到了2岁身高约为85厘米。
2~12岁孩子合适身高大约是:身高(厘米)=年龄×7+75(厘米)。
那么,对宝宝身高发育的注意,爸妈们除了定期记录宝宝的身高检查成长趋势之外,还有哪些事情是能做到的呢?
要知道,宝宝两三岁的时候,是身高发育的黄金时期,再之后就是青春期了。
所以在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远超过遗传的影响。
饮食营养均衡
吃得多一定长得高吗?这可要看吃什么、怎么吃了。
不光是荤素搭配,还有泥糊状与固体食物搭配,宝宝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
爸妈应该给宝宝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生长的'优选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了。
只有营养合理均衡,加上饮食习惯良好,宝宝才会快高长大。
需要提高免疫力与身体素质
一是指合理的运动,跳绳对于改善宝宝身高效果比较明显,操作又简便,爸妈可以让宝宝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另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游泳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再者,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爸妈也要注意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如果孩子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
除此之外,良好的心情、规律的作息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哦!
如果哪天宝宝碰巧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玩,爸妈要是突然之间发现自己的宝宝不管是身高还是体重都不如人家的时候,不用担心,你家宝宝并没有发育不良。
0到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2从身高方面来看,通常情况下,刚出生时,宝宝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第1年身高增长的速度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
到了1周岁时,身高比出生时增长了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在出生后第2年,宝宝身高增长的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之后,从2岁到青春期之前,宝宝身高的增长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平均每年可增长6~7厘米。
从体重方面来看,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的体重为2000~4000克之间,在前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在1~2岁期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除了体重和身高的发育最重要的就是宝宝智力和各功能上的发育了。宝宝智力发展对照表,供爸爸妈妈参考,希望每一个宝宝不但有聪明的脑袋,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智。
0到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31、体重: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通常1岁的时候体重约10千克左右,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7;
2、身高:3岁以下的小儿立位测量不准确,应该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而3岁以后儿童立位测量称为身高,2-12岁身高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7+77。
儿童身高体重与遗传、种族、内分泌、营养、运动以及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平时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及体重的发育情况,综合评估孩子的发育情况。如果儿童出现明显的身材异常,多与疾病相关,如佝偻病、严重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等,需及时就医。
此外,春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多带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剂的吸收。平时注意给宝宝做均衡营养的餐食,保证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均衡摄入,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
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的年轻父母都当起了爸爸妈妈,但是因为年轻育儿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的,但其实孩子的很多成长都是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下分享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
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1一、大动作发展
0-1个月:俯卧位时能勉强抬头。
1-2个月:俯卧抬头30-45度,竖着抱起时头一晃一晃,能竖立一下。
2-3个月:俯卧能持久抬头45度,扶着坐时头向前倾,头稍晃、不稳。
3-4个月:俯卧抬头90度,扶坐时头稳定。
4-5个月:能翻身至俯卧位,拉坐时头不后倒。
5-6个月:拉坐时会主动抬头牵引身体,扶站时能主动跳跃。
6-7个月:俯卧时能以腹部为中心做旋转运动,可以独坐1分钟。
7-8个月:独自坐稳,左右转动自如,扶着栏杆能站立。
8-9个月:会爬行,并会拉物站起。
9-10个月:会扶栏杆横走,扶栏杆自己坐下。
10-11个月:拉着一只手能够走,会独自站立片刻。
11-12个月: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走几步,会爬上台阶。
12-15个月:独自走稳,拉着一只手能走上楼梯。
15-18个月:会拉着玩具倒退着走,自己扶栏杆走上楼梯。
18-24个月:跑得好,会双脚跳,独自上下楼梯,会扔球、踢球。
24-36个月: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会双脚从末级台阶跳下,能骑小三轮车。
二、精细动作发展
0-2个月:看见玩具时手舞足蹈,全身乱动。
2-4个月:能将玩具在手中握较长时间,会伸出双臂,来触摸悬挂于胸前的玩具。
4-6个月:会迅速伸出手,抓前面的玩具,抓握方式为全掌大把握。
6-8个月:会用传递、摇、敲等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
8-10个月:能够拇指与食指对指取小物品,会笨拙地主动松手放下或扔掉手中的玩具。
10-12个月:会灵巧地钳式捏起小丸,一手能同时抓握2-3个小物品,会轻轻地抛球。
12-15个月:垒2-3块积木,握笔自发乱画,会用勺取食物。
15-18个月:垒4块积木,能主动地翻书。
18-24个月:垒6-7块积木,能一页一页地翻书,正确握笔,模仿画垂直的线条。
24-30个月:垒8-9块积木,能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短袜和便鞋。
30-36个月:垒10块积木,能临摹圆形和十字,会串珠子,系纽扣。
三、视知觉发展
0-1个月:短暂注视,目光缓缓地跟随移动的物体至中线。
1-2个月:目光能水平、上下跟随移动的物体180度,并且做环形跟随。
2-6个月:目光跟随落地的物体,开始能辨别场景的深度。
6-9个月: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
9-12个月:偏爱注视小物品。
12-18个月:能注意悬挂于3米远的小玩具。
18-24个月:区别线条种类,如直线、曲线、虚线、线段等。
24个月以后,视觉水平与成人相近。
四、听知觉发展
0-1个月:对铃声有反应。
1-2个月:区别笛声和铃声。
2-3个月:头转向声源。
3-4个月:听悦耳的声音时微笑。
4-6个月:对母亲的语音有反应。
6-9个月: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
9-12个月:听懂自己的名字,对语音敏感,是重要的语音语素积累期。
12-18个月:区别不同的声音,如犬吠声与汽车喇叭声。
18-24个月:较精细地区别声音,如揉纸声和流水声。
24-36个月:更精细地区别声音,如区别“ei”与“er”语音。
五、皮肤触觉发展
皮肤的感觉很早就表现出来,新生儿痛觉已存在,但不敏感。
0-2岁,婴幼儿皮肤感觉的灵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其中手部皮肤的感知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3岁时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软硬、冷热、糙滑等。
六、嗅觉和味觉发展
婴儿出生时嗅觉中枢及末梢已发育成熟。能够对不同味道的东西产生不同的反应。
七、自理能力发展
0-8个月:亲人的悉心照料。
8-10个月:小肌肉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完成一些自助活动,如能为自己的饮食提供服务,不需要奶嘴从杯子中喝水等。
10-12个月:大拇指、食指、中指能够更多的运用到生活技能中,学会了手臂旋转、倾倒东西。
12-18个月:会自己玩,开始学用勺或用手(拿着自己吃)吃食物,能够端着小杯喝水。
15-18个月:穿脱简单的衣物。
18-21个月:能自己洗漱,能找到卫生间的位置,需要时能及时到达。
21-24个月:会洗手,能独立吃饭,并完成其他更多的自助活动。
24个月以后,渐渐能听懂父母对自己大小便的提醒,渐渐形成自己大小便的规律。按作息时间有序生活,能按规定时间上床睡觉。
24-27个月:使用筷子,给玩具娃娃穿衣服。
27-30个月:会解扣子、系扣子。
30-33个月:穿脱外衣。
33-36个月:学习用玩具刀具,如剪刀、钝刀等,将橡皮泥切片等。手指更灵活,可以编小辫子了。
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2什么是早期教育的“五大领域”
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协调发展,促进幼儿智力、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
1、健康。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科学。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有好奇心。
3、社会。其目的是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 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
4、语言。其目的是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5、艺术。其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五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早教是人生的基础教育,对孩子未来阶段全面发展起到关键性影响。好的早教课应该是五大领域交叉融合、而不仅仅是单独学习某一个领域。
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30-3岁生长发育对照表
新生儿
趴着时,能抬头1-2秒,眼睛能聚焦在距自己20厘米的物体。
1-3月的.宝宝
满月时能抬头0-45°;2个月可抬头45°-90°;3个月时可达90°;能够张手玩,去握取东西,视线也会追着熟悉的人或喜欢的东西转。根据这一发育规律,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和宝宝做些相关游戏,进行引导。
4-6个月
这个时候,宝宝已经能够仰卧、俯卧、翻身了,听到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有反应,并且开始认生。萌出第一颗乳牙,家长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准备为宝宝添加辅食了。
7-9个月
宝宝已经能独立坐,开始爬了,四肢越来越灵活。知道自己的名字,部分宝宝能够发出“爸爸”“妈妈”等简单的音节,并且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行为动作。
10-12个月
宝宝开始学走路,能够听懂大人简单的命令,玩一些简单的游戏,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脾气。
1-2岁
这阶段宝宝能够大步往前走,慢慢地能跑能跳,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搭建简单的积木。能理解并指出自己身体的部位,越来越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待在一起。
2-3岁
这时候宝宝四肢灵活,运动完善。能够用积木搭建简单的模型,能够用画笔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对方位、空间(上下里外)有了一定的认知,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
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受到生活环境及性别的影响,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有差异性,家长要认识一下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什么特征?
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1一、0~6个月生长发育进程表 1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对外界的声音有一些反应,有的宝宝视线会随着人或者物追到正前方的中线位置,也会注意到人脸。 2月龄的宝宝应该会俯卧抬头,发出哭以外的声音,比如咿咿呀呀哼哼唧唧的声音,视线会随着人或者物追到正前方的中线位置。 3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在俯卧的时候会向上45度抬头,会给出反应性的微笑,可能会将两只手握在一起。 4月龄宝宝应该会发出尖叫声和笑声,视线会随着人或者物追到180度的范围,这个时候双手还是紧握在一起的。 5月龄的宝宝应该会俯卧和可向上90度抬头和抬胸,可以用手抓住拨浪鼓等。 6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双腿支撑一点重量,拉坐的时候头部不会后仰,能够伸手去够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7~12月生长发育进程表 7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翻身和自己吃饼干,甚至还会拒绝别人把玩具拿走。 8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独自坐着,叫他名字的时候会有反应,抓住不止一块积木,还能想各种办法够到更多不好拿到的玩具。 9月龄的宝宝应该会扶着东西站立起来,能够把积木块从一只手拿到另一只手上面,会玩各种游戏,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又不同于看到日常看家里人的反应。 10月龄的宝宝应该会发出类似于dadamama的声音,但这是没有目的性的,能够用其他的手指抓取东西。 11月龄的宝宝应该会自己坐下来,拉着物体站起来。 12月龄的宝宝应该会扶着家具走,会咿咿呀呀学说话,用手指着东西和敲击物品等,能够玩拍手的游戏,和别人挥手等。
三、1-3岁生长发育进程表 13-14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站一会或者自己独立站着,再到弯腰再自己站起来,逐渐会自己走稳,还指着物品发出dadamama的声音,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或者动作传递自己的需求; 15-16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熟练的自己轻轻松松搭积木,模仿爸爸妈妈做家务,用自己杯子喝水等。 18-20月龄的宝宝应该会自如的跨上台阶,熟练地推着走路,清晰地叫爸爸妈妈,准确地说出其他几个词语,拿着笔涂鸦。 21-23月龄的宝宝应该会熟练地踢球,准确地把两个词组合起来说话,熟练的说出一两个名称和身体部位。 2-2.5岁的宝宝应该会对方向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自己吃饭的时候能够保持桌面的整洁,自己穿脱外套和鞋子以及裤子。 2.5岁-3岁的宝宝应该会熟练跳远和单脚站立,并且时间会延长,越来越熟练地扔球和双脚跳,会模仿画直线,上幼儿园,自己吃饭的时候能够保持桌面的整洁,自己穿脱外套和鞋子以及裤子,自己洗手上厕所擦手等。
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2幼儿在1—2岁时会产生想象的萌芽,但是孩子4岁前的想象力还是很零散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通过后天学习与强化形成条件反射,才有利于适应自然,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儿童行为培养的重要方法。我就是根据这个知识,在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时候, 有针对性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培养了她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
新生儿对光和温度的反应很敏感。2—3个月的婴儿对人脸和活动的物体感兴趣。3—4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辨别色彩,对明亮、鲜艳的色彩,特别是红、黄、绿感兴趣。1岁儿童可以出现10—15秒的随意注意。新奇、鲜艳的刺激可以使2—3岁的儿童集中10—20分钟的注意力。在这里要提出心理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再认和再现。
再认是当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能够确认出来的能力。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以下条件:
(1)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2)眼前事物与头脑中过去事物的相似程度。
(3)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比如,我们教孩子认字,需要经常不断地重复让他看到,这就是提高再认能力。我们读书就是再认能力的体现,里面学过的字,再看到还可以认识。
再现就是回忆,把过去曾经经历而当前并非作用于我们的事物,在头脑中将其映象自行呈现出来的记忆过程。 一般这种能力的发育要比再认迟缓一些。背诵就是再现能力,比如孩子不识字,但是她照样可以按照家长教的儿歌背出来。
认识字和能背诵是两个概念,我们读报纸时不经过刻意地反复背,看一遍是背不下来的,但是我们拿到报纸就可以读,这就是再认和再现的本质区别。
再认是用眼,再现是用脑。在犯罪学里面,辨别罪犯靠再认能力,比如,找几个人过来问见没见过。而描述当天发生的情况靠再现能力,比如描述那天下雪,当时自己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周围有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等等。
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力是短暂的,一般来说1岁的孩子对人或物的再认能力大约只维持数天,2岁时可达数周,3岁时延长到数月。所以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带着孩子见自己的朋友,孩子开始认生,等熟悉以后便高兴起来,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带着孩子去见这个朋友,孩子又会用警惕、害怕的眼神看着这个他曾经认识的长辈。很多妈妈还会和孩子说:“你怎么不认识了?这就是你见过的某某阿姨呀。”如果大家知道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记忆特点,就不会奇怪孩子的这个反应了。
很多家长因为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希望孩子从小眼界开阔,所以孩子1岁左右时就带去迪士尼,或者出国旅游,以为带着孩子去这些地方会增长孩子的见识。其实如果家长了解孩子智力发育的过程,就会知道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徒劳的。带1岁左右的孩子去迪士尼,他的记忆力也就几天,隔一周再带他去,他还会觉得新奇,跟没有去过一样。所以带这么大的孩子出门,经常在家周围逛,也可以给孩子新鲜感。因为孩子还没有长期记忆,在孩子眼里,迪士尼和楼下街心公园的区别并不大。
所以根据孩子这个时期的记忆特点,带他们出国旅游的意义并不大。因为他们的记忆能力只能维持数周或数月,根本无法达到开眼界的目的。我记得女儿3岁的时候,在三峡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我们带她去三峡,本来想要带孩子看看这里最后的美丽风景,因为以后再也看不到了,结果她现在完全不记得三峡什么样子了。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需要睡在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中,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热。适宜的温度为20—22摄氏度,湿度最好保持在55%—60%。有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过度保温,夏天室内温度超过22摄氏度也会以怕孩子着凉的名义不开空调,而且还给孩子包裹得很严,造成孩子烦躁哭闹、睡觉不安、食欲下降,甚至因为过度受热而诱发很多疾病。在冬季给孩子穿得过多容易造成“婴儿捂热综合征”,医学上也叫“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其症状包括:发烧、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是一种婴儿冬季常见病。
因此,儿科专家呼吁,在寒冷的季节,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条件良好,冬天屋子里有暖气的情况下,切忌把婴儿包裹得过紧、过严、过厚,更不能无限制地在婴儿被褥周围加热水袋等散热物,切忌给婴儿蒙被睡眠或用棉被堵塞其口鼻,以防影响呼吸,也不要把新生儿置于母亲腋下睡眠,或让婴儿含着奶嘴睡觉,提倡母婴分被睡眠。
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3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期(胎儿娩出至1周岁)又称乳儿期
1、在生后第一年是体重、身长增长最快的时期,也会出现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生长高峰!
2、婴儿期生长速度快,需要营养素丰富的食物,但是消化功能不成熟是该时期的一个大问题,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的情况。
3、婴儿期也是感知觉、情感、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
4、6个月后从母体过得的被动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主动免疫机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
幼儿期即1~3岁的时期
1、该时期的宝宝神经心理发育迅速是个性形成、语言表达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会出现第一个违拗期。
2、但是这个阶段的宝宝在生长速度方面会较第一年缓慢。
3、消化道、肾功能发育逐渐成熟:4岁后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清除率、最大肾小球清除率达成人水平。
4、由于活动范围大,对各种危险认识不足,容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机体免疫功能也较差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较高。
5、饮食也从乳类逐渐过渡为普通饭菜食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