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婴幼儿摇晃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阅读:3688
婴幼儿摇晃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08-30 22:14:59

婴幼儿摇晃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穿着的衣物较少或者盖的被褥较厚,体温升高有出汗的情况,皮肤发痒后可能会有摇晃的现象。体内缺乏维生素、钙元素等营养物质,神经兴奋性增高后也可能表现出摇晃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4-02 17:17:18

      婴儿摇晃症候群是指婴儿在瞬间以一种不当的方式剧烈的摇晃,这种症状对婴儿有很大的损害。一旦发现婴儿有摇晃症的话,家长们要及时对宝宝进行纠正、安抚哭闹宝宝,情况严重的话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所谓?婴儿摇晃症候群(Shakeninfantsyndrome)?,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但主要好发对象为0-8个月大的婴儿,原因是婴儿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及其身体比例和大人有差异,婴儿的头部比例约占身长得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

      因此,宝宝头部的重量也约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因此,当大人或外力施予部当激烈摇晃,或是将婴幼儿背在大人背上,却疏忽给予他们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造成无法抹灭的遗憾。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1、脑出血不论大人还是孩子,脑内组织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须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才能保护大脑组织的安全,特别是不满1岁的宝宝,更需要注意头部的安全。

      因为出生时婴儿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体重大约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婴儿的颈部肌肉群肌力比较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头部。另外,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眼球玻璃体也会因剧烈摇晃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2、意识不清醒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这种因人为剧烈摇晃而引发脑出血,并引起诸多神经系统的症状,就是?婴儿摇晃症候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受伤害的婴儿并无明显外伤,却都受过力道大小不一的摇晃或撞击。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预防

      切忌盛怒下激烈摇晃宝宝。

      一般而言,婴儿摇晃症候群绝大多数为婴幼儿遭受到家暴或保母虐待所导致,但是也有少数父母是再和婴幼儿游戏时疏忽其颈部支撑;或婴幼儿哭闹不休,尝试安抚孩子的大人不得要领,再心烦意乱且气愤的情形之下,瞬时失去控制,用力摇晃婴儿。

      多数焦躁无法安抚宝宝的大人,会将双手置于孩子两侧腋窝剧烈摇晃,摇晃时间大部分在2-20秒钟,每秒快速摇晃3、4下,摇晃时,头部以颈部为轴心,向各个方向瞬间猛烈的加速,这时婴幼儿的头部尽管没有直接碰撞到坚硬的物品。

      但是,造成脑部伤害的风险很高!!这是因为婴儿脑部水分含量高,较成人脑部柔软脆弱,再被激烈摇晃时,婴幼儿脑部很容易被扭曲压迫。

      宝宝哭闹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没睡好、想喝好、尿湿、身体不舒服等等。

      家长应给予爱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切忌不要在情绪用力激烈摇晃宝宝,造成其永久性脑部伤害。除了激烈摇晃宝宝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时候,必须给予宝宝颈部有力的支撑,并固定其颈部,避免摇晃宝宝颈部。

      游戏也可能造成伤害!! 值得关切的是,除了激烈摇晃宝宝,和宝宝玩游戏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

      例如:

      将小孩抛到空中再接住、抱着宝宝旋转等,都有可能造成伤害。宝宝在和大人玩游戏时,有时会笑得很大声开怀。

      但并不代表宝宝很快乐舒服,有时可能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大笑,且婴幼儿过度兴奋,往往会引起做恶梦或精神状态不稳的不良效果。

      因此,要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生。

      要尽量避免摇晃四岁以下的婴幼儿,无论是游戏、日常生活安抚,都要避免激烈晃动宝宝的身体和头部,及随时注意给予孩子颈部支撑,并且,让家中的长辈、保母或较年长的幼童了解摇晃宝宝的危险性,若不幸出现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病征,应立即送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复健减缓后遗症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宝宝,由于脑部受损程度不等,因此,症状有轻重之分,轻微者可能幸运不会留下后遗症;严重者可能会有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动作发育迟缓、肢体偏瘫等脑性麻痹、视力受损甚至失明、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因大脑损伤程度由外观无法评断,早期也无法判断轻重。

      所以,更要注意其后续变化。尽管可能受损严重,由于婴幼儿的自我修复能力较成人佳,且脑部神经有代偿作用,会建议已罹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孩子,应勤做复健,刺激脑神经复原,减缓所遗留的后遗症。

      婴儿摇晃症候群六种危险动作勿做

      1、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

      2、在空中抛接宝宝。

      3、将宝宝抛到床上。

      4、抱着宝宝旋转。

      5、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

      6、不要过度依赖摇篮,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抱宝宝时要支撑颈部宝宝的颈部能自行支撑头部,约在6个月大时,在这之前,只要抱着宝宝,家长都应以手掌支撑住宝宝的颈部。若使用背带,应选择适合月龄并要有支撑颈部的功能的背带,避免头部少了支撑力而摇晃。但现在有的宝宝似乎很早就能自行挺直脖子,究竟该如何确定宝宝的颈部真的可自行支撑头部。一般来说,当宝宝会翻身后,就表示头部的支撑力已足够。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危害

      由于临床症状与受摇晃次数、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次剧烈的摇晃会造成摇晃症候群,但即使摇晃动作不剧烈,若长期反复地施行,累积数次后,也容易让宝宝出现这种症状。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有时即使性命保住了,却带着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情况与送医时机有很密切的关系,要及时送至大型医院急救,或许可降低伤害程度。不论是一次造成或累积数次而成,通过电脑断层摄影或核磁共振,都能看出新旧伤痕的状况。送到医院急救的宝宝,有的只有出血状况,有的则伴随其他皮肤外伤,医生除了根据精密的仪器检查外,还会详细地询问病史,如平日由谁照顾、照顾习惯等。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2 17:17:18

    婴儿时不时的摇头是为什么

     婴儿时不时的摇头是为什么,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看似“异常”的行为。比如婴儿突然喜欢摇晃自己的小脑袋,这无疑会让家长对此格外的担心,下面是婴儿时不时的摇头是为什么

      婴儿时不时的摇头是为什么1

      一、前庭功能发育未成熟

     6个月左右,宝宝开始有摇头的行为,这是因为他前庭功能发育未成熟,平衡能力差,多由孕期运动不足,宝宝前庭所受刺激较少造成。宝宝通过上下跳、左右摇头可刺激其自我发育,有些甚至会用头去撞击别的物体。只要宝宝吃奶好、精神好,家长就无需担心,持续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失。

      二、环境温度较高

     宝宝穿衣过多,或室温过高,让孩子太热头痒,也会出现摇头的症状,家长可先检查一下室房间温度是否适宜。

      三、模仿行为

     宝宝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在7~8个月时大人教给宝宝摇头的动作,宝宝学会后对这个动作充满好奇,就会一直重复模仿。

      四、情绪的表达

     随着月份增长,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肢体动作表示。当宝宝开心或难过时,都可能会通过摇头的方式来“告诉”家长。

      当宝宝频繁摇头并伴随以下症状时,家长就要注意了:

     1. 频繁摇头,并且用手拉扯耳朵,用手触碰宝宝耳朵,他会因为疼痛而大哭,这多是中耳炎。

     2. 频繁摇头,并且宝宝睡不踏实、多汗,有些还会伴随出牙晚等症状,多由缺钙引起

     3.宝宝起了湿疹。通过摇头的动作来缓解瘙痒感。

      婴儿时不时的摇头是为什么2

     1.当室内温度过高、被子盖得太厚或者枕头太闷不透气的时候,婴儿就很容易出汗,汗液中含有盐,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因此婴儿常摇头摩擦以止痒。

     2.当婴儿表现为累了、困了、饿了、不满意等情况时,婴儿会倾向于摇头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就如成年人高兴的时候,就想微笑和跳舞一样,这是一个正常的表达式。

     3.摇头是婴儿钙缺乏的症状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症状,不能从婴儿摇头的现象来判断。如果婴儿经常摇头,还出现出汗、躁动、生长迟缓、鸡胸肉等症状,则证明婴儿可能有钙缺乏症现象。

     4.惊厥:如果不仅伴有摇头,还有四肢僵硬、眼睛呆滞和身体抽搐,可能提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和早期干预治疗。

      婴儿时不时的.摇头是为什么3

     1、7个月的婴儿总是摇头的原因有可能和缺钙有关。因为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以及钙剂不足,就容易导致神经兴奋度增高,所以常会有爱摇头的表现,同时还会伴随出汗过多、睡觉容易惊醒、爱哭闹和枕秃等多种不良症状。

     2、宝宝总爱摇头,家长还要多观察是否局部皮肤有湿疹情况。因为婴幼儿湿疹会引起皮肤瘙痒,若发生在头部的湿疹,也会因瘙痒而使宝宝不舒服,这就有可能造成宝宝经常摇头,以缓解头部发痒的不适症状。

     3、如果宝宝患有急性的中耳炎症,也会因中耳有分泌物增多,以及炎性的渗出液,致使耳部出现发痒和疼痛不适。但7个月的宝宝并不会说话,所以常会通过摇头或者蹭痒等方式,缓解耳部的疼痛或发痒症状,所以家长要仔细观察,宝宝总是爱摇头时,应该带宝宝去儿科进行相关的体检排查,明确原因后尽早对症治疗。

  • 紫苏
    回复
    2024-04-02 17:17:18

    初做宝妈们的女性一定会发现,宝宝在睡着的时候会出现头部摇晃的动作,看起来很可爱。但是宝宝摇头的动作则预示着两个意思:第一:宝宝的生理现象,第二就是非生理现象。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时候宝妈们一定要注意了。那么宝宝不由自主的摇头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摇头
    宝宝处于婴幼儿时期,进入梦乡后头部时常会有晃动的情况,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宝宝睡觉摇头。一般而言,宝宝睡觉摇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偶尔出现并不需要担心,但是非正常的摇头却可能预示着宝宝身体出现了健康隐患,例如缺乏钙质、耳朵发炎等等。
    ?缺乏钙元素
    如果宝宝体内钙元素不足,睡眠中排汗较多、急躁不安定、宝宝头皮还会发痒,会反复的蹭枕头止痒,使宝宝靠近枕头的头部头发变秃等等,这种情况多半是宝宝缺钙。
    ??患上湿疹
    宝宝很容易患上湿疹,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湿疹会让宝宝难忍瘙痒,宝宝会不停地摩擦瘙痒的部位,可能用手也可能用头,但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不适感。
    ?患上中耳炎
    宝宝要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哪怕是洗澡时也容易因耳朵进水而引发,妈妈可以检查有无脓液。宝宝因为年龄尚小,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不适。所以宝宝摇头也许是因为想要用手碰耳朵来减轻不适感。
    ?头发没有洗干净
    宝宝头发变油的可能比成人要大,所以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头发的洁净情况,及时洗掉油脂,消除宝宝的不适感,宝宝才能更加香甜地入睡。
    ?正常生理现象
    可能是宝宝刚刚学会的新动作,在反复尝试实践而已,妈妈并不用过于担心。
    ?????宝妈们的注意事项
    宝宝不由自主的摇头怎么回事?以上内容已经详细说明。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宝妈们有所帮助。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只是偶尔的那么不必担心。但是如果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宝妈们一定要带宝宝去做个全面检查,尽早治疗对宝宝是有好处的。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2 16:16:08

    一、怎么会发生“婴儿晃动症侯群”?

    1.由于婴儿的头较为重,头顶部占人体净重的1/4上下,颈椎骨又生长发育不彻底,相对性较差,大力的晃动很有可能会造成婴儿永久的头部损害,造成并发症。

    2.一岁之前婴儿的人脑呈水晶果冻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务必防止外力的碰撞。此外摇晃的脑部机构非常容易被忽然更改的外力“撕破”,引起硬脑膜下或搜索引擎蜘蛛膜下腔流血等危症,目光玻璃体也会因强烈晃动而造成视网膜出血。

    二、如何预防“晃动婴儿综合征”?

    1.不将宝宝抱在怀中大力晃动;

    有一些宝宝在临睡前会又哭又闹躁动不安,照顾宝宝要找到宝宝又哭又闹的缘故,解决困难,不必由于心烦等缘故,就大力晃动宝宝,有一些宝宝通过大力晃动,是不哭,昏过去了...

    2.不玩上空抛接宝宝,不必怀着宝宝转动;

    逗宝宝高兴的方式 有很多种多样,这类最风险,也有给宝宝头倒立,也不好。宝宝头部和颈椎骨都未生长发育彻底,那样很可能给宝宝产生损害。

    3.一边抱娃一边摇晃哄睡,操纵应用摇蓝;

    许多父母都喜爱怀着宝宝,或是将宝宝放到摇蓝中,轻晃着哄睡,就算是又哭又闹躁动不安的小宝宝,也可以在晃动中迅速进到睡眠质量。但这类晃动针对培养优良的睡觉习惯性是没益处的,通常放进床边,宝宝又会再度醒来时。并且一定要留意晃动幅度和时间。

    4.不必让宝宝坐到成年人膝关节上,往后面用劲翻躺;

    5.搭乘车辆出门时,请恰当运用安全座椅。

    9kg下列的宝宝一定要选购可反方向安装的安全座椅,那样才可维护好宝宝的颈部,防止刹车踏板时对宝宝头颈造成的强劲撞击力。

婴幼儿腰曲的原因是什么

婴幼儿夜咳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