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的预防方法如下:1、在分娩的时候一定不要让胎儿出现缺氧的症状,否则在生产之后就可能会导致肺出血的发生。2、孕妇在怀孕期间,尽量不要吃不卫生的食物或者服用可能会刺激胎儿生长的药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宫腔感染从而预防新生儿肺出血的症状。
细菌侵入的感染灶并不明显,常不易找到,有时因检查不全面而被漏查,特别被衣服遮盖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四肢和腋下。
足月儿和晚期新生儿(生后2~4周)临床症状有发热、拒食、神萎或烦躁不安,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拒奶、溢奶、不哭、不动、面色苍白、体重不增、体温不稳、有时体温不升。
除上列症状外,下列表现提示有败血症可能。①黄疸加重或减退后又复现。有时黄疸可能是本症的主要表现。②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③瘀点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儿紫癜或外伤解释。
严重败血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低。或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便血,或肺出血。
在新生儿科工作多年,分享些父母和其他家属常见的错误以及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吧:
第一,保暖过度。通常情况下,新生儿衣服比成人多一层即可。很多家属认为“细儿无六月”,于是将新生儿包裹得严严实实,因穿得太多、包被及棉被太厚导致“脱水热”、“捂闷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多见。我曾管了一个捂闷综合征的患儿,多器官衰竭,病情特别重,上了10多天的有创呼吸机还是无效,后来家属签字放弃抢救了。曾有个新生儿出生后因严重疾病到我科治疗了一个月,九死一生,出院后家属带小孩去省城复诊,出发前孩子外婆给小孩穿了太多的衣服,车上还开了空调,半路上家属发现小孩呼吸困难、发绀、精神反应差、全身大汗淋漓,立马下高速公路去医院就诊,抢救无效死了,死的时候内衣都拧出水来。昨天我们医院又来了一个刚出生50多天的捂闷综合征患儿,估计希望不大,即使抢救过来也是脑瘫、智力低下(PS:孩子多器官衰竭,抢救几天后,家属签字放弃治疗,事后家属还想找医院麻烦,想讹诈医院)。昨天一个宝宝从我们科室出院时,家属只带了一套薄衣服,袜子也没有带,我科送了一套衣服,回家后家属给孩子穿了好几件衣服,旁边放着电火炉,导致孩子体温达39.4℃,全身大汗淋漓,脱水明显,又再次住院治疗。前几天有个宝宝穿了四五件衣服,外面裹了两件包被,妈妈带着他睡觉,还盖着厚棉被和开着空调,孩子一直哭吵不安和呕吐,家属带着孩子就诊,医生发现孩子全身都湿透了。
第二。趴着睡觉导致窒息和捂闷综合征。趴着睡觉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自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仰卧睡姿以来,美国每年的婴儿猝死率已经下降了50%以上。我认识的某个熟人带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趴着睡觉,一觉醒来发现孩子全身发绀,气若游丝,因捂闷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抽搐不止,送到医院抢救几天几夜后不得不面对现实,选择放弃治疗,而孩子的妈妈有慢性肾炎,冒着极大的风险生了这个孩子,目前20多岁就演变成了尿毒症,再也不能生小孩了。
第三。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寒冷季节,往往存在环境温度低、保温不足或继发于严重感染、窒息,表现为低体温、水肿、硬肿,可引起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损害,这种疾病在过去非常常见,随着经济条件、居住条件、保暖措施的改善,目前发病率已有所下降。该疾病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很多地方冬天天气湿冷,而早产儿体格小,一般的衣服对宝宝而言比较大,显得比较宽松不保暖,进食少,热量不足,如存在感染等疾病,更容易患该疾病。去年,一个早产儿病情没有稳定,家属签字出院,过了许多天来我科门诊复测黄疸,被医生发现患儿全身水肿、硬肿,孩子反应极差,体温低于35度,立即收住院抢救治疗,住院前2天多患儿没有排一滴尿液,期间还发生了肺出血,抢救了20多天才捡回一条命。前几天一个早产儿全身多处有水肿和硬肿,家属以为宝宝体重长得很快,肉长得结实,非常高兴,到我们科室复查黄疸时,被我科医生发现异常后收住院治疗,避免了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第四。冰冻母乳复温温度不对。不少家属将冰冻母乳没有热透喂给宝宝导致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的故事比较常见。
第五。冲奶方法不对。买来配方奶后应仔细阅读奶粉罐上的配奶说明,严格按照比例冲调。很多家属不看说明,随便冲调奶粉:比如担心孩子吃牛奶上火,90ml水放一勺奶粉,导致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不增长、低钠血症;比如家属觉得小孩体重低或者生怕小孩吃不饱,用30ml水兑3-4勺奶粉,导致奶液渗透压增高引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出现呕吐、腹胀、便血、腹泻、发热、肠道穿孔等情况,部分孩子需要做手术切掉部分肠管,NEC导致死亡的例子不在少数。
第六。吃奶后无人照看。很多家属将吃完奶后的新生儿放在卧室,自己在客厅看电视,因无人照看,孩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的故事很是常见,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家属抱着小孩发疯的一样往医院赶,医生询问一下病史,都要被家属吼上半天。
第七。喂养过于机械。每个孩子进食量不一样,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整进食间隔时间、次数及进食量。但是很多宝妈们机械的按照3-4小时/次喂养,固定喂养量,担心孩子吃的太多肠胃受不了出现积食,或者担心孩子体重增长太快变成胖子,甚至给孩新生儿减肥。孩子一天到晚处于饥饿状态,一天到晚不停地哭,声音嘶哑,尿量减少,皮肤干燥,黄疸值升高,体重不增长。坐门诊时,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孩子出生10多天、20多天家属每次只喂40ml配方奶,很多宝宝出生20多天、甚至满月也没有恢复出生体重。
第八。过分强调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与配方奶比较而言,具有营养丰富、利于吸收、减少过敏性及感染性疾病等优势,WHO建议在婴儿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新生儿科医生也鼓励母乳喂养。但我个人认为目前有些做法矫枉过正,比如产科病房不准见到奶瓶和奶粉,不准喂配方奶。事实上,很多产妇生后没有母乳或者母乳很少,尤其是经过剖宫产的产妇因伤口疼痛不愿哺乳,因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循环差、皮肤干燥、尿少、黄疸值升高、体重下降明显、生长发育迟缓的例子我们天天遇到。在我科住院的黄疸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为喂养不足导致黄疸值升高,甚至因母乳喂养导致满月后体重还没有恢复出生体重的例子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个人建议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应及时添加配方奶喂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