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怎样预防小儿抽动症

时间: 阅读:13963
怎样预防小儿抽动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0-14 06:50:01

预防小儿抽动症,可以定期带去医院进行体检,检查身体各项发育状况,家长要多加陪伴,不要打骂,要对孩子进行鼓励,不建议报太多的兴趣班,不要施加太大的压力,多做亲子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日常生活中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4-03 01:01:12

    挤眉弄眼,摇头耸肩,嫌弃孩子坐没坐样,站没站样?这种时候家长可不能随便怪孩子,孩子可能是生病了。5-10岁为抽动症发病高峰期,同时也是治疗的黄金期,有的患儿会把抽动症延续到成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增加后期治疗难度。

    那么,家长们怎样判断孩子得了抽动症呢?

    一、肌肉抽动

    1、面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噘嘴、耸鼻、伸舌头、作怪相、吐口水等。

    2、颈肩部肌肉抽动:表现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3、躯干部肌肉抽动:表现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

    4、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5、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跳跃、蹲甚至步态异常。

    二、发声抽动

    主要表现为干咳、吸鼻、吐痰、哼声、吼叫声、吭吭声、怪叫声、学动物叫、喘气、重复语言等。

    三、伴发行为症状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总想着一件事情,想不完全再重想;刺戳动作、冲动性触摸动作,甚至模仿别人。

    该如何预防儿童抽动症呢?

    1、怀孕期间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首先孕妈妈怀孕期间要避免情绪激动,要保持心情愉快、均衡饮食,孕期不能滥服药,杜绝近亲婚配,积极的做好小儿抽动症的预防保健工作。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爱吃快餐、喝可乐、看电视、玩电脑等不良习惯,都会对脑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这都是抽动症的病因。按时作息,通过孩子的兴趣爱好给还在针对性的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少吃或不吃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零食和饮料;少看电视、玩电脑;不看惊险刺激的书和节目。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培养安静的爱好

    3、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

    多给孩子关爱,多和孩子沟通,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孩子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长期积压。

    4、注意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不可对孩子进行体罚,也不可过分溺爱。粗暴强制的教育方法和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事事关心和干涉都可能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养成任性、脾气暴躁、注意力差等不良习惯。

    5、孩子出现抽动症该如何寻求专业性治疗呢?

    尽快携孩子到专业的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疾病;

    在抽动发生的前期不建议马上服用西药治疗,可以考虑中医药治疗和行为干预治疗。

    传统的中医药疗法比如:

    1.中药辩证调理;

    2.中医外治法如: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泡脚等对抽动症都有显著的疗效;必要时也可以寻求针灸治疗。

    此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注意力训练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抽动症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性格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患有抽动症的孩子,更要注重身心的照顾。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4-03 01:01:12

    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医学常识了解得越多越好,您是否知道孩子看电视看太久也会出现儿童抽动症,只要我们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相信就不必害怕疾病的发生,孩子看电视看太久也会出现儿童抽动症,会让我们获得新的知识,全方位了解疾病。
    避免小儿抽动症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做?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患抽动症的几率越来越高,由于疾病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儿童贪玩的表现。很多家长也就忽视了对疾病的治疗,从而使疾病进一步蔓延发展,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专家介绍:了解小儿抽动症的预防知识,可以在生活中有效的避免小儿抽动症的发生。对于避免小儿抽动症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做?专家带来了以下的讲解。
    避免小儿抽动症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做?
    1、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达到预防抽动症患儿。
    2、注意抽动症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3、给予抽动症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抽动症患儿的压力。
    4、不可让抽动症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
    5、在家庭环境里对抽动症的患儿也是有影响的,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6、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7、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这样有助于抽动症的诱发。
    8、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抽动症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9、在治疗期间应按时复诊,确保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提高康复进度。
    10、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如不慎患有小儿抽动症,要尽早治疗。专家介绍我院的“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是从根源出发,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病类型,采用造血神经因子,通过专用的神经因子分离液、提取、纯化后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浓度的神经因子作为临床治疗;直接通过高端介入技术将神经因子输入病灶,使得神经因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佳的治疗作用。
    通过临床治疗证实: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是较为科学的治疗方法。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再造一种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神经因子、组织或器官。所以选择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是最明确的。
    以上的文章里面编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孩子看电视看太久也会出现儿童抽动症,不知道大家能否将这方面的资料好好的掌握起来,在我们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让我们一起将这些知识用在自己日常生活里面吧。

  • 远志
    回复
    2024-04-03 01:01:12

    引言: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家长的关注。当孩子因为感冒,发烧,感染,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出现抽动症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关注,并且要了解发病的原因。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孩子得了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

    一、孩子得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

    可能是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了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疾病,造成感染,加重病情,也会导致会导致儿童出现抽动症。可能是不当的饮食,生活中吃的比较辛辣,刺激,油腻,海鲜和羊肉等发物吃的比较多,也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出现抽动。可能是长时间看电视过于刺激性,沉溺于网络,手机、电脑中,也会导致抽动症的发生。还可能是运动剧烈,导致肌肉抽搐,也会出现身体上的抽动。还可能是家庭环境不和睦,父母总是吵架,或者总是骂孩子,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抽动症的现象。

    二、如何预防抽动症?

    首先一定要注意对孩子颈椎的保护,在生活中可以适量的做一些扭头、转头的运动。也可以适当的游泳打打球、跑步等。尽可能最大的保护颈椎,不受外部刺激。不要让孩子看一些刺激性比较大的动画片或者电视剧,要保持宝宝孩子的情绪处于稳定的状态当中,不要过于激动。而且教育孩子和朋友之间和平相处,不争吵不打闹。家长一定要灵活的关注天气变化,不要让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因为不能够及时的添加衣物,很可能会出现伤风感冒,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抽动症。在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不要让孩子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也不要让孩子吃海鲜等发物,否则都会导致抽动症的发生。

  • 冉冉云
    回复
    2024-04-03 00:00:02

    感冒多是因为抵抗力较弱导致的,感冒容易引发儿童抽动症。而感冒同样也会导致抵抗力再次下降,因此在平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为孩子防寒保暖,避免天气变化导致孩子感冒。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教育孩子在学校脱、穿衣时避免受寒,谨防感冒。
    ??防寒保暖
    家长一定要注意为孩子防寒保暖,避免天气变化导致孩子感冒。
    ??♀?避免头部震动
    教育孩子在平时避免进行对头部震动两较大的动作,同时还应该避免突然强烈的扭头转颈等动作,避免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进行倒立、前滚翻、后滚翻等运动,都可更好的避免抽动症发生。
    ?培养自信心
    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在平时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建立自信心,避免随便批评和责罚孩子,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这也是儿童抽动症的有效预防方法。
    ?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家长还应该为孩子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孩子拥有轻松愉快的童年,同时在饮食上应该合理安排营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挑食,并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样也是是预防抽动症的重要部分。

怎样预防孩子性早熟

怎样预防小儿肺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