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动脉导管就是应该闭合的,因为宝宝在母体的时候由于没有自身的呼吸系统,所以只能靠母亲的脐带血供给营养来循环血液,所以它的心脏系统和出生以后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出生以后这些管道就会自动的闭合,如果42天筛查发现仍然没有闭合的话,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了。
1、自愈
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都是具有自愈性的,这是由于新生儿出生之后,动脉导管不再承担气体交换的功能,所以会因为长期不用而自行闭合,一般这种闭合会在一周岁左右完成,如果不能闭合,在需要采用医学手段干预。
2、药物治疗
如果是早产儿出现动脉代管未闭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帮助关闭动脉导管,常用的药物包括吲哚美辛和布洛芬颗粒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不能用于治疗已经足月的婴儿的治疗。
3、结扎手术
结扎手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另一种是直接进行钳闭或者缝合。前者适用于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畸形的病理,例如肿瘤,囊肿等,而后者主要用于早产儿以及有反复发作的肺炎的情况,但是手术后容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后遗症。
4、封堵手术
封堵手术指的是使用弹簧圈或者蘑菇伞对未闭的导管前端进行封堵,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适用于体重大于4kg,导管直径大于14mm的病例,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的优点。
以上几种方式就是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式,具体的还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大部分情况经过治疗都会有不错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治疗之后的三个月要进行复查,如果心脏彩超显示无残余分流,同时心脏功能没有异常,才可以确认痊愈,否则还需要继续进行监控或者是再次进行治疗。
一般有些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延迟到3个月后闭合,可以随访一段时间,如果超声不合并其他畸形如肺动脉闭锁发紫等问题,可以通过服用消炎痛加速闭合,请咨询当地医生用法用量
回复专家: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小儿心外科-周宏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目录1拼音2病因病理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治疗附:1动脉导管未闭相关药物 1拼音
dòng mài dǎo guǎn wèi bì
2病因病理病机病理解剖
婴儿出生后10-15小时,动脉导管即开始功能性闭合。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未闭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干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降主动脉外,长度在0.2cm~3cm间,未闭动脉导管可呈管型、窗型或漏斗型。本病也可合并其它畸形,如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缩窄,房室间隔缺损,大血管错位等。
病理生理
由于主动脉压高于肺动脉压,故在全心动周期有持续的左至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大,回流到左心房及左心室的血流也相应增加,左心房、室舒张期负荷增加,升主动脉扩张。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未闭动脉导管腔的粗细及主-肺动脉间的压力阶差。大量左至右分流,可引起肺动脉高压,晚期,若已有阻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则分流减少,停止或出现右至左的分流,并出现右心室肥厚,紫绀和杵状指(趾)。因分流水平在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紫绀以下肢为明显,左到右分流在主动脉水平,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出现脉压增大等一系列周围血管体征。
3临床表现一、症状 分流量小,常无症状。中度分流量以上,有劳累后心悸,气喘,乏力和咳嗽。少数病例有发育障碍,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如已发生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则出现呼吸困难且日渐加重,紫绀等。
二、体征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Ⅱ肋间偏外侧有响亮的连续性杂音。向左上颈背部传导。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细震颤。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能仅听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瓣可有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分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多。增速,心尖部有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可有周围血管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加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杜氏征等。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X线 轻型可正常。分流量大者,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干凸起,搏动增强。左心房、左、右心室增大、主动脉扩张。
二、心电图 中度分流者有左心室肥厚,较大分流者有左、右心室肥厚,左心房肥大。
三、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增宽,并可显示未闭动脉导管管径与长度。多普勒超声可于主、肺动脉远端测出收缩与舒张期湍流频谱。
四、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平均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0.5%容积以上。肺动脉高压有不同程度增高,有时心导管可自肺动脉通过未闭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必要时作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并能明确未闭导管位置、形态及大小。
5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典型杂音,X-线与心电图常可作出诊断。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检查能进一步明确畸形部位、形态及大小。但需注意与其他能引起连续性杂音的疾病进行鉴别。
一、主、肺动脉隔缺损 与动脉导管未闭有类似的杂音性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肺动脉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偏低,患者易较早出现肺动脉高压,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后壁有造影剂通过,超声波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二、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 本病突然发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病程进展较快。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破入处血氧含量高,升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窦影模糊,主动脉、左心室(或房)与肺动脉同时显影。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活动速度增快辐度增大、主动脉前壁于舒张早期向右室流出道膨出,肺动脉,右心室及左心房内径增大,若窦瘤破裂可见异常分流。
三、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见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
6治疗一、内科治疗 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可用消炎痛0.2~03mg/kg 或阿斯匹林20mg/kg,每日4次口服,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导管闭合,对肺动脉高压的较大儿童或成人,可经导管注入填塞剂或闭合剂以阻断分流。
二、外科治疗 手术结扎与切断缝合手术。理想年龄为4-15岁,若病情进展快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应争取早日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相关药物 前列地尔注射液以抑制移植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用以缓解低氧血症,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时机手...
萘普生钠胶囊响研究尚不充分,由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可使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又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难产或产程延长。...
阿司匹林锌胶囊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
阿司匹林片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
阿司匹林分散片
概念:
动脉导管是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为胎儿循环的重要通路。小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即在功能上关闭,绝大多数婴儿生后3个月左右在解剖上逐渐闭合成为动脉韧带,若不闭合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演变:
胎儿的动脉导管从第六主动脉鳃弓背部发育而来,构成胎儿血循环主动脉、肺动脉间的生理性通道。胎儿期肺小泡全部萎陷,不含有空气,且无呼吸活动,因而肺血管阻力很大,故右心室排出的静脉血,大都不能进入肺内循环进行氧合。由于肺动脉压力高于主动脉,因此进入肺动脉的大部分血液将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再经脐动脉而达胎盘,在胚盘内与母体血液进行代谢交换,然后纳入脐静脉回流人胎儿血循环。 动脉导管的闭合分为两期:
1.第一期为生理闭合期。婴儿出生啼哭后第一口吸气,肺泡即膨胀,肺血管阻力随之下降,肺动脉血流开始直接进入肺脏,建立正常的肺循环,而不流经动脉导管,促进其闭合。动脉导管的组织学结构与两侧的主动脉、肺动脉不同,管壁主要由平滑肌而不是弹性纤维组织组成,中层含粘性物质。足月婴儿出生后血氧张力升高,作用于平滑肌,使之环形收缩,同时管壁粘性物质凝固,内膜垫突人管腔,造成血流阻滞,营养障碍和细胞分解性坏死,因而导管发生生理性闭合。一般在出生后 10~15小时内完成,但在7~8天内有潜在性再开放的可能。
2.此后内膜垫弥漫性纤维增生完全封闭管腔,最终形成导管韧带。导管纤维化一般起始于肺动脉侧,向主动脉延伸,但主动脉端可以不完成,因而呈壶腹状。纤维化解剖性闭合,88%婴儿于8周内完成。如这闭合过程延迟称动脉导管延期未闭。动脉导管出生后6个月未能闭合,将终生不能闭合,则称持续动脉导管闭锁不全,临床上简称动脉导管闭锁不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