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听统训练的禁忌症都有些什么

时间: 阅读:9056
儿童听统训练的禁忌症都有些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10-23 16:21:17

听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尽早恢复正常的听力。在训练前要检查孩子外耳道,避免出现耳耵聍,以免影响到训练效果。若有发热或其他急性病需暂停治疗。自闭症的儿童如不能独自静坐半小时或不配戴耳机,事先应予以相应的训练和治疗。否则也无法进行听统训练。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3 14:14:07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在1972年创导的,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教育是一门涉及到教育学.医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学科。

    感觉统合训练能让0-13岁孩子通过专门设计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达到刺激孩子的前庭、本体、视觉、触觉、听觉等的综合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平衡觉及本体感受觉(即动觉)7大感觉的统合。

    各种感觉刺激有其专有的神经系统来接收及传送,而各方传来的感觉会在脊椎与脑相接处的脑干部位,做适当的组织整合。如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这就是感觉统合。

    二、七感体验——认识感觉系统

    1、一触即发,安抚情绪——认识触觉

    触觉是动物求生过程中,探索环境的重要媒介,保护身体避免爱到伤害;也是安抚情绪的重要管道。父母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掌握促进触觉发展的种种敲门与进机。

    触觉七功能——位于头顶的大脑顶叶,主司触觉的辨识,低层次部分负责感知冷热、压力;高层次部分负责触觉的辨识,如皮肤被触两点的位置辨识、形状的触辨、物体质感的辨识等。触觉功能的范围,涵盖广泛,仅分述如次:安抚情绪、促进成长、保护性防御、识别性反应、促进动作灵活、辅助视知觉、扮演沟通管道。

    2、保护头部的首道防线——认识前庭觉

    前庭系统是所有感觉神经系统中最早发展的,约在妊娠一个月就开始。对成长中的婴幼儿,前庭系统在孩子整体脑功能的发展上,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不容忽视。

    3、促进动作协调的诀窍——认识动觉

    婴幼儿正值动作发展的黄金期,理应活泼好动。如果过于不爱动,又常常出状况,父母与老师应及时就教于职能治疗师,积极配合治疗,绝对可培养出健康、有活力的孩子。

    4、耳听八方,八面玲珑——认识听知觉

    婴幼儿期是听觉与听知觉发展的重要关键期,如刺激不足,不但对语言的形成有绝对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学习上的迟缓、沟通的障碍,父母千万不可轻忽!

    5、奠定超强记忆的基础——认识视知觉

    婴儿出生后,即展开视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此阶段缺乏适度的视觉刺激,将使眼睛的椎状细胞无法成熟,脑部的神经连结也难以建立,致使视觉中枢无法发展。

    6、味蕾活跃,脑却谨慎——认识味觉

    从小让孩子多尝试各种食物的味道,闻闻蔬果香,观看及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孩子就能安心品味新的食物,建立不偏食的好习惯哦!

    7、鼻子灵光,宝宝机灵——认识嗅觉

    嗅觉可引发理性与感性双重作用:丰富孩子嗅觉的经验,能促进身心的成长与平衡,对学习的效果也有助益。

    三、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动觉失调常出现的现象】

    1、怀孕期:母亲觉得胎动很少。

    2、婴儿期:颈部无力,很晚翻身,爬得很少,很晚才会走路。

    3、流质食物吃很久,不喜欢咀嚼,流口水较久。

    4、平衡差,腿无力,常跌倒。

    5、走楼梯时倚赖视觉,手紧抓扶手以防踏空。

    6、动作笨拙、缓慢,经常被绊倒、碰伤。

    7、拿东西易失手掉落:操作物品时,容易把东西弄坏。

    8、手无力,惯用手建立很慢。

    9、穿/脱鞋子、扣/解钮扣时,依赖视觉且觉得比较慢。

    10、攀爬架子,骑三轮车学得很慢。

    【视觉系统失调】

    1、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2、喜欢看手发呆。

    3、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如:广告纸、报纸)。

    4、喜欢将物品排队。

    5、喜欢斜眼看东西。

    6、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7、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

    8、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

    9、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听觉系统失调】

    1、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

    3、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4、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

    5、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

    6、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7、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8、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9、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触觉系统失调】

    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偏食,暴饮暴食,逃避咀嚼。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触摸生殖器。对某种感觉特喜欢;如:玩沙,刮东西。甚至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如:胶泥、浆糊等。

    1、触觉过分敏感

    ①、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拖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②、拒绝理发、洗发、洗脸。

    ③、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④、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2、触觉过分迟钝

    ①、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②、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不佳。

    ③、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④、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本体感觉失调】

    表现多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颈、脑提起特别困难。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脚走。

    1、左右脑平衡失调

    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2、动作协调不良

    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前庭感觉失调】

    表现多为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经常喜欢爬高,边走边跳。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1、前庭平衡失调

    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前庭网膜失调

    表现多为视觉不平顺,喜欢斜眼看东西;注视、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才能完成。原地打圈很久不觉头晕。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等。

    四、导致感统失调的十个可能因素

    1、先天因素: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早产、剖腹产的婴儿由于受产道挤压不足而影响出生后关节、触觉等方面的感觉学习不足:

    2、母亲在孕期被动吸烟或者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影响胎儿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脑神经发育,导致出生后感觉发育不良

    3、母亲在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导致胎位不正等情况,进而影响到胎儿平衡的学习,重力感不足

    4、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

    5、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了造作能力欠缺;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8、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9、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几头部支撑力不足;

    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性化

    ——The End——

  • 空青
    回复
    2024-03-13 14:14:07

    链接:?/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提取码:?37us

    名师感统训练课程(0-12岁)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 芍药
    回复
    2024-03-13 14:14:07

    经过治疗后,自闭症儿童对听觉刺激的注意力得到改善,发音增多,词汇量增大,语言表达句子的长度增加,目光接触明显增多,交流意识及兴趣增加,参与社交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日常生活的信息记忆增强,注意力得到改善,对某些声音的超敏感现象减少,发脾气减少,自我刺激行为、冲动行为减少,情绪行为问题及睡眠问题得到改善。虽然听觉统合治疗具有以上疗效,但对于接受治疗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改善的方面、改善的程度将有所不同。有些人是治疗后,逐渐看到进步,还有些是先退步,后进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看到听觉统合治疗后对自闭症儿童产生明显的损害及长期的不良影响,但食欲食量减少,睡眠减少,但这些不良现象、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将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少数自闭症儿童确实出现过短期的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不安、情绪易激动、易哭泣、兴奋、躁动、自言自语、重复语言增加、刻板动作增加、容易疲劳、捂耳朵现象。对于家长说的这个现象,应该也是短期的,慢慢就会过去,家长不要太过于关注影响孩子情绪,给孩子一些时间吧!查看原帖>>

  • 空青
    回复
    2024-03-13 13:13:57

    听统训练影响情绪,对自闭症患者情绪不稳,多冲动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任性而行有明显改善效果。

    听统训练又被称为音乐疗法,是让一个人聆听经过特殊仪器调配和过滤的音乐,以矫正他的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可以缓和自闭症患者的情绪。例如,一个超灵敏听觉的患儿听到小孩的哭声,情绪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双手捂住耳朵,或跑过去狠狠打正在哭的孩子,在进行听统训练后,情绪方面会有一定的改善。

    听统训练的作用:

    增强对声音的注意力、听觉理解力、计算能力、对日常信息的记忆、独立生活能力;减少不适当行为,包括冲动、发脾气、刻板行为、自我刺激、攻击行为等。

    改善社会行为,包括增加目光接触、交流兴趣、适当的社会行为,提升对他人存在的感知和对他人的容忍等;在语言方面,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增大说话声音、说话句子长度,减少刻板语言等。

儿童生长贴有用吗

儿童餐具用秸秆安全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