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听力范围大概是多远

时间: 阅读:13923
新生儿听力范围大概是多远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10-03 08:54:07

刚刚出生的宝宝的话,应该能听到40到70分贝的声音,不过每个宝宝的听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听力并没有发育完全,而且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的听力也没有出现发育完全的情况,因此宝宝对声音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想测宝宝的听力状态的话,可以去医院进行。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05 22:22:15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5 22:22:15

    1个月: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一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2个月: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锐,不论对熟悉或陌生的声音,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大人可以轻声和宝宝说话,或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在宝宝的不同方向发出声音,宝宝会向声源处转动头部。
    3—4个月:能区分大人的讲话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等积极反应。4个月时能辨别不同音色,区分男声女声,对语言中表达的感情已很敏感,能出现不同反应。
    5—6个月:对各种新奇的声音都很好奇,会定位声源,听到声音时,能咿咿呀呀地回应,对音量的变化有反应。
    7—8个月:倾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别人发出的声音,能把声音和声音的内容建立联系。8个月时大致能辨别出友好和愤怒的说话声;能通过视觉、听觉来模仿人的活动。
    9个月:能区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宝宝玩击木琴时,宝宝有时会专门敲高音,有时又专门敲低音。
    10—12个月:宝宝的声音定位能力已发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运动,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
    2岁:会转圈跑,荡秋千—会使用你”、我”等代名词,可将2—3个词连成一句话。
    3岁:能进行球类等运动—能使用复数名词,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答案,能较为流利地背诵儿歌。
    4—5岁:能参加一般的体育活动;会使用定语、形容词、副词等,可给身边的物品下定义,对各类物品(食品、用品等)、动物、植物的名称已具有相当数量的词汇;会唱歌,并能讲简单的童话故事;能说明画中的动作,并可对单词的含义提出疑问。
    6岁: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基本能够使用较完整的句子和完成5—7句有完整语法的短文,能流利说话。
    6岁以后:进入学龄期,孩子基本可以参加较剧烈的各种体育活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言语表达日益丰富多彩。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5 22:22:15

    聋哑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检查出来是否携带遗传基因

    新生儿在出生时,家长能够通过基因检测了解孩子携带这种基因,只要在生活中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就可以避免耳聋的发生。

    新生儿听力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是听力筛查。不过,传统的听力筛查无法发现迟发型耳聋儿童。对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因聋致哑发生。

    扩展资料:

    对各种病因,应积极做好如下预防措施,降低聋哑症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1、保护母孕期健康,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遗传性疾病。

    2、孕期慎重用药,禁止近亲结婚。

    3、加强围产期保健,对高危因素的胎儿可行B超,取羊水、脐血综合检测、早期诊断。提高产科质量,避免产时损伤。

    4、对小儿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避免发生传染病,慎用耳毒性药物。

    5、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听力减退。正常小儿听力范围为0~20dB的响度;轻度听觉障碍为21~35dB;中度听觉障碍为36~55dB;重度听觉障碍为56~70dB;严重听觉障碍为71~90dB;如在91dB以上为极重度障碍。

    6、发现听力减退,及时矫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患儿听力,以促进其语言发育。如尚有残余听力,可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利用听觉习惯,进一步学习语言。

    -聋哑

    人民网-听力正常的夫妻也会生下聋儿

  • 远志
    回复
    2024-05-05 21:21:05

    不一样的,才出生的孩子在三个月内只能对60-70dB的声音有反应,7个月以内会对30-40dB的声音有反应,乳凸也还没有完成气化,小孩子的听力要到5岁才能发育完全,才能和正常成人一样。

新生儿眼珠偏灰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甲状腺素偏高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