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维生素B,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痛的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病变的程度比较严重,也有可能会伴随口腔溃疡、口角炎等一系列不良的症状。
宝宝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需要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缺维生素B(1):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
缺维生素B(2):嘴角破裂溃烂,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手脚有灼热感觉。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
缺维生素B(3):舌头红肿,口臭,口腔溃疡,情绪低落。
缺维生素B(6):舌苔厚重,嘴唇浮肿,头皮特多,口腔粘膜干燥。
缺少维生素B(12):行动易失平衡,身体时有间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脚趾酸痛。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 易患人群: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补充者;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在2~5个月的婴儿。 脚气病的临床表现: 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 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脚气病的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所吃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并注意各种副食的补充。同时,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不要加碱,尽量不用高压锅蒸煮,以避免维生素B1遭到破坏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 谷类、豆类、坚果类、瘦猪肉及动物内脏等食物是维生素B1的丰富来源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1含量: 食物名称 VB1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B1含量mg/100g 猪肉(瘦) 0.54 花生仁(生) 0.72 猪肝 0.21 黄豆 0.41 猪心 0.19 小米 0.33 羊肉(瘦) 0.15 小麦粉 0.28 牛肾 0.24 大白菜 0.06
维生素B2与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种疾病。
临床表现:
口角炎:口角湿白、口角裂开、出血、糜烂、结痂
舌炎:舌肿胀、裂纹、疼痛、萎缩、舌苔厚、部分脱落形成地图状
唇炎:嘴唇发干、裂、肿胀、出血、溃疡
眼炎:视力模糊、怕光、流泪、视力减退、眼易疲劳、角膜充血
皮肤症状:引起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鼻翼两侧、脸颊、前额及两眉之间。男性阴囊发痒、红肿、脱屑、渗出、结痂并伴有疼痛感。女性阴部瘙痒、发炎、白带增多
继发性贫血:可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一系列表现
预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时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肾、心,以及鳝鱼、蛋、奶等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及绿叶蔬菜含量较多,谷类、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黄素较少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称 VB2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B2含量(mg/100g)
猪肝 2.08 牛奶 0.14
猪肉(肥瘦) 0.16 小麦粉 0.08
羊肾 1.78 油菜 0.11
鸡肝 1.10 大米 0.05
鸡蛋 0.32 黄瓜 0.03
维生素B6与维生素B6缺乏:
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严重的临床缺乏症已少见
易患人群:成人、幼儿均可能因为摄入维生素B6不足而患病
临床表现:
成人维生素B6缺乏症,表现为眼、鼻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随后扩展到面部、前额、耳后、阴囊及会阴等部位,并在颈项、前臂和膝部出现色素沉着;唇裂、舌炎及口腔炎症;急躁,精神抑郁、无表情、嗜睡、肌肉萎缩,体重下降。
幼儿维生素B6缺乏症,发生烦躁、肌肉抽搐和惊厥;呕吐、腹痛,以及体重下降等。婴儿长期维生素B6缺乏,还会造成体重停止增长,低血色素性贫血。
预防:平时注意含维生素B6丰富食品的摄入,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其次为动物肝脏、豆类和蛋黄等;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B6含量也较多;含量最少的是柠檬类水果、奶类等。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6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维生素B6含量
金枪鱼 0.90
牛肝 0.84
鸡内脏(油炸) 0.62
牛肾(生) 0.43
鸡肉(油炸、烤、煎) 0.41
油炸花生(加盐) 0.40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氰钴素,其缺乏较少见,可见于胃切除病人、胃壁细胞出现自身免疫的病人、老年人、萎缩性胃炎患者等。
维生素B12缺乏的临床表现:
1. 恶性贫血:当缺乏B12时,导致红细胞中DNA合成障碍,诱发巨幼细胞贫血。
2. 神经系统损害: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斑状、弥漫性的神经脱髓鞘,出现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症状。
3. 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并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缺乏症的预防: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平时注意摄入适量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
膳食中的维生素B12来源于物食品,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维生素B12。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12含量:
食物名称 B12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B12含量mg/100g
牛肉 1.8 鸡蛋 1.55
羊肉 2.15 鸡蛋黄 3.8
猪肉 3.0 鸭蛋 5.4
猪肝 26.0 生蛤肉 19.1
焖鸡肝 49.0 墨鱼干 1.8
临床上面缺乏维生素的表现,要做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小婴儿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早期表现为小孩烦躁、哭闹、多汗,甚至有惊跳等神经症状。最典型、最突出的就是骨骼方面的改变,有时会出现颅骨软化、肋骨外翻、肋骨串珠,严重的小孩会导致胸骨方面的畸形,比如鸡胸、漏斗胸,或者下肢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发生X形腿、O形腿。
第二、对营养不良的小孩容易发生维生素A的缺乏,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视觉细胞视紫红质的形成,所以在早期的时候会出现夜盲症,眼睛会流泪、畏光,严重的会出现干眼病,甚至会发生角膜穿孔,导致失眠等严重的后果。
第三、有时候会缺乏维生素C,导致黏膜下的出血,造成坏血病。
第四、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生以后如果维生素K缺乏,因为影响到凝血酶原的形成,会发生凝血障碍。
第五、小孩如果出现维生素B族类的缺乏,容易导致口角炎的情况。
总而言之,小孩各类维生素的缺乏临床上面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所以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症状,做出初步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维生素补充,非常重要。儿童缺乏维生素的症状,根据缺乏维生素的种类不同,其临床症状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具体类型及表现如下:
1、缺乏维生素A:这种情况下,孩子可以表现出皮肤干燥、粗糙,头发稀疏、干黄,同时维生素A缺乏还会影响到眼部发育,导致出现夜盲的表现,轻症的孩子可以表现出眼部干燥、畏光、夜间视物不清,为重症时可以表现出黑眼仁混浊,可以表现为形成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2、缺乏维生素B:可以导致出现脚气病,同时还可以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
3、缺乏维生素D:有可能会导致佝偻病,这种情况下,可以表现出夜惊、多汗、枕秃、方颅、鸡胸、漏斗胸、肋缘外翻等症状。
所以,如果要想孩子不缺乏维生素,首先要做到营养均衡,不能挑食、偏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