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时间: 阅读:11780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10-09 10:33:33

新生儿惊厥,这可能是因为发高烧的原因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癫痫等疾病所导致的。

如果是发高烧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退烧类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如果是癫痫引起的,还可以使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3 22:22:21

    婴幼儿惊厥以哪种情况多见

     婴幼儿惊厥以哪种情况多见,当小孩出现了高烧,会导致身体温度持续的增高,这时候很容易会造成惊厥现象,也有些是因为吃的食物出现了有毒的物质,以下分享婴幼儿惊厥以哪种情况多见。

      婴幼儿惊厥以哪种情况多见1

     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的原因为高热引起的惊厥,临床上称为热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常发生于六个月到三岁的婴幼儿,多见于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患儿出现发热,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时,患儿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发生热惊厥。常表现为患儿面部肌肉和四肢强直性阵挛性抽动,同时伴有意识不清、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苍白等表现,发生高热惊厥时要给予积极的抢救。主要如下:

     1、抗惊厥治疗,给予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

     2、镇静,用5%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以控制惊厥的发生;

     3、降温,可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或药物退热;

     4、要保持患儿平卧位,如患儿发生呕吐时要注意清理患儿的鼻腔、口腔异物和呕吐物,以防止异物吸入气管;

     5、吸氧,当热惊厥发生时脑细胞和组织细胞需氧量增加,要积极的吸氧以缓解患儿缺氧的状况;

     6、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情况,要积极的查找病因给予进一步的治疗。

      婴幼儿惊厥以哪种情况多见2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1、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

     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

     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2、新生儿睡眠惊厥怎么办

     正确放置患儿。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3、新生儿惊厥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新生儿惊跳:为幅度较大、频率较高、有节奏的肢体抖动或阵挛样动作,将肢体被动屈曲或变换体位可以消除,不伴眼球运动或口颊运动。常见于正常新生儿由睡眠转为清醒时。受到外界刺激时或饥饿时。而惊厥为无节奏抽动,幅度大小不一,不受刺激或屈曲肢体影响,按压抽动的肢体试图制止发作仍感到肌肉收缩,常伴有异常眼、口颊运动。

     非惊厥性呼吸暂停:此发作于足月儿为10~15秒/次,早产儿为10~20秒/次,伴心率减慢40%以上。而惊厥性呼吸暂停发作,足月儿)15秒/次,早产儿)20秒/次,不伴心率改变,但伴有其他部位抽搐及脑电图改变。

      惊厥的表现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如见到下列临床征象的任何一项,应警惕惊厥的发作: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等。惊厥大多数为突然发作。

     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或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面部、四肢肌肉抽搐,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以面部和拇指抽搐为突出表现,双眼球常有凝视、发直或上翻,瞳孔扩大。

     不同部位肌肉的抽搐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咽喉肌抽搐可致口吐白沫、喉头痰响,甚至窒息;呼吸肌抽搐可致屏气、发绀,导致缺氧;膀胱、直肠肌、腹肌抽搐可致大小便失禁;此外,严重的抽搐可致舌咬伤、肌肉关节损害、跌倒外伤等。

      惊厥的护理

     儿童热惊厥多见于四岁以下的小儿,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一旦发热超过40℃,便会出现两眼上翻或斜视、凝视、四肢强直并阵阵抽动,面部肌肉也会不时抽动。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做以下处理: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

     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孩子发烧时,应该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婴幼儿惊厥以哪种情况多见3

      小儿惊厥特点

     1、新生儿期:以产伤所致颅内出血或产程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最多见,其次为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核黄疸、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手足搐搦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低血糖症及其他代谢异常等。生后1~3天常见病因是产伤窒息、颅内出血、低血糖等。

     生后4~10天常见病因是低血钙症、核黄疸、低血镁症、早期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破伤风、颅脑畸形。在此年龄阶段,还应考虑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代谢紊乱。

     母有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催产素使用过多或胎位不正、脐带脱垂等均可引起缺氧性脑损伤而致惊厥。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弓形虫病、巨细胞包涵体病等也要考虑。个别病例因产前给麻】醉药,由胎盘传至胎儿,出生后药物中断,可致惊厥。少数病例原因不明。

     2、婴幼儿期:以热性惊厥、急性感染如中毒型菌痢、败血症所致中毒性脑病、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为最多。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往往在此年龄阶段表现尤为突出,如苯丙酮尿症、维生素B6依赖症;一些癫痫综合征如婴儿痉挛、大田原综合征等也在此期间发病,一般均伴有智力落后;此外还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等。

     3、学龄前期、学龄期:随着血脑屏障及全身免疫功能的不断完善,颅内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较婴幼儿期明显下降。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菌痢、大叶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中毒性脑病、癫痫和颅脑创伤在该阶段相对多见,较少见的有颅内肿瘤、脑脓肿、颅内血肿、脑血管栓塞、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脑病或尿毒症、低血糖、糖尿病酮血症、食物或药物中毒等。

      小儿惊厥急救处理

     1、保存孩子呼吸顺畅:孩子如果出现突发惊厥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孩子呼吸顺畅,所以要立即解开孩子的衣领,然后让孩子平躺头偏向一侧,及时的清楚口鼻里面的分泌物,最好是在孩子的最里面塞上纱布,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咬破舌头。

     2、防止孩子组织缺氧:孩子出现惊厥的时候呼吸会不顺畅的,容易导致脑组织缺氧,如果脑组织缺氧就会出现脑组织睡着,导致惊厥加重的,而且如此长时间的缺氧,对孩子的智力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要及时的给孩子输入氧气,并适当的提高氧流量。

     3、止痉方法:我们的人体是有很多的穴位的,如人中、合谷、少商等穴位用途都是很多的,如刺人中可以让昏迷的人迅速恢复的。因此孩子如果出现惊厥的情况用针止痉是比较简单又有效果的方法之一。

     4、物理降温:很多孩子出现惊厥的时候会有高烧的情况出现的,而高烧又会导致病情加重的,严重的出现脑水肿的情况,因此在这个时候要及时的把孩子的体温控制在38度一下,一般退热的药物有比林、安痛定或者使用冰袋敷、温水擦浴等降温效果也是不错的。

     5、防止水肿:出现严重惊厥的时候,脑部会出现水肿的情况,这样也会加重惊厥的病情的,因此要预防孩子出现水肿的情况,适当的使用脱水剂等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高渗葡萄糖等。

     6、做好护理工作:惊厥的时候做好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体温、脉搏、血压等情况,保存室内安静等。

      小儿惊厥治疗

      1、对症治疗:

     ①止惊:止惊药物首选作用迅速的安定。地】西泮脂溶性高,易进入脑组织,注射后1~3分钟即可生效,但作用维持时间较短(15~20分钟),必要时15~20分钟后可重复应用。或选10%水合氯醛灌肠。在给予安定的同时或随后,此外还可应用作用时间较长的苯】巴比妥维持止惊效果。对典型热性惊厥患儿一般只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

     对于发作频繁者也可短程预防治疗,仅少数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考虑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长程预防治疗。但关于热性惊厥的预防目前并未达成共识。

     ②退热:热性惊厥为引起小儿惊厥的最常见病因,应注意设法迅速降温。①药物降温: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②物理降温:温水浴、冰袋等均为有效的降温措施,除3个月以下小婴儿可单独应用外,其他年龄患儿仅在药物降温后应用才有可能奏效。

     ③防治脑水肿:反复惊厥发作者或发作呈惊厥持续状态者,常有继发性脑水肿,应加用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2、惊厥持续状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易造成脑部不可逆地损伤,应及时抢救处理。

     原则:

     ①选择作用快、强有力的抗惊厥药物,及时控制发作,首选地】西泮,也可应用咪达唑】仑或负荷量托吡酯等,必要时也可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治疗。尽可能早期足量,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的药物。

     ②维持生命功能,防治脑水肿、酸中毒、呼吸循环衰竭,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维持内环境稳定,尤其是应注意及时纠正低血糖、酸碱失衡。③积极寻找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避免诱因。

     3、病因治疗:对于惊厥患儿,应强调病因治疗的重要性。感染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只要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即应早期应用抗生素;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宜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代谢原因所致惊厥(如低血糖、低血钙、脑性脚气病等),应及时予以纠正方可使惊厥缓解。

     此外,如破伤风、狂犬病等,前者应尽快中和病灶内和血液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应给予破伤风抗毒素(TAT)1~2万U,肌注、静滴各半;后者应及时应用抗狂犬病疫苗,可浸润注射于伤口周围和伤口底部;毒物中毒时则应尽快去除毒物,如催吐、导泻或促进毒物在体内的排泄等,以减少毒物的继续损害。

      小儿惊厥护理

     1、家庭护理:宝宝抽风后,爸妈需要淡定冷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把孩子抱在床上或是沙发上,用手把他的头歪向一边,使他口中的液体能够正常流出,以防倒流。

     (2)把孩子的衣服脱掉,如果是在冬季,则可以把衣领解开,别让衣领卡住孩子,影响呼吸。

     (3)如果孩子前一秒正在进食,把他嘴里的食物拿出。

     (4)安抚宝宝,如果孩子紧紧地闭上嘴,不要试图去扳开,否则会伤害到口腔。

     (5)按压孩子的人中,若孩子身子在不断发热,采取上文中提示的技巧来帮他降温。

     2、药物疗法:大部分宝宝之所以患上该症,通常是因为身体发热所致,因此家中应该储存适合幼儿的退烧药,给他喂食,但使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在采取家庭护理无效的情况下。

     当然也可两者配合进行,食用药物后,得常给宝宝喂水,来帮助他排汗。药物用量需严格按照医师要求,不可盲目喂食,否则会造成诸多伤害。如若送去医院治疗,医师会首先对孩子惊厥的原因做出排查,确定具体病因后(如中毒或是缺钙),再使用相关的药物来有效处理。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3 22:22:21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是指由于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区域性或全身肌肉的抽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吧!
     
      按年龄阶段分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钜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婴幼儿期: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长儿: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引起惊厥的几种常见疾病: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中毒,低钙血症等。

      从按感染的有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

      1.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

      1.颅内疾病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面板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2.颅外疾病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小儿惊厥的并发症
      新生儿惊厥存活者出现后遗症的约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多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新生儿惊厥发作的型别,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出生5分钟Apgar评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

      ②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

      ③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4.引起智力低下

      脑损伤可以引起惊厥,惊厥发作也可造成脑损伤。有人证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因为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这是因为一般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因此惊厥发作时对大脑的影响较少。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热性惊厥病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热性惊厥起病之前,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另外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而成人惊厥超过6小时才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总之热性惊厥之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将来的智力低下,严重惊厥本身也能引起脑损伤而影响智力。

  • 芍药
    回复
    2024-03-13 22:22:21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因为围产期窒息引起的脑损伤,表现为生后1-2天就会出现惊厥表现,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2、感染:感染导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之一;

    3、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

    4、其他原因:如颅内出血、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13 21:21:11

    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
    (1)颅内病变:①缺氧缺血性脑病。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③脑梗死。
    (2)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
    (3)代谢异常:①低血糖。②低钙血症。③低镁血症。④高钙和低钠血症。⑤维生素B6缺乏症。⑥胆红素脑病。⑦氨基酸代谢异常。
    (4)药物:①药物过量或中毒。②撤药综合征。
    (5)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6)家族性良性惊厥。
    (7)其他: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新生儿惊厥的预防

新生儿惊厥的诊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