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惊厥的诊断

时间: 阅读:10430
新生儿惊厥的诊断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09 12:35:53

新生儿惊厥可以通过症状来进行判断,比如这种疾病在发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的症状,也可能会导致肌肉抖动的情况。另外,患者也可以到医院通过肾功能检查,结合血糖测定来进行诊断。

患者出现这种疾病可能是由于先天性脑部发育异常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脑部受到外伤引起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3 22:22:34

      相信你的脑中有无数个疑问:小儿惊厥?这是什么病症?得了小儿惊厥要怎样去治疗这种疾病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治疗小儿惊厥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儿惊厥简介
      惊厥,也叫惊风、抽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病症,特别是3岁以内的宝宝更为多见。这种病症是由于大脑的器质和功能异常所致。惊厥发作的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同时发生全身或区域性的强直性***僵直***或阵挛性***抽动***的面部及四肢肌肉的抽搐,多伴有双眼上吊,凝视或斜视、口吐白沫、屏气、面部青紫,部分患儿还出现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由数秒到数分钟。抽搐停止后多进入睡眠状态。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宝宝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而且也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通常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惊厥也称为热性惊厥,它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在欧美为2%~5%。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非感染性惊厥也称为无热惊厥,它常见于代谢性疾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氨基酸代谢性疾病、苯丙酮尿症、低钙、低钠、高钠、低钾、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症***;各种中毒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先天畸形、外伤等***、癔病、癫痫等。此类疾病通常不发热,但有时因惊厥时间较长,也可以引起体温升高。此时发热为惊厥的后果而不是原因,一般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寻找疾病的原发灶和病因后,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不难鉴别。
     小儿惊厥的型别
      妈妈们理解了小儿惊厥的病理和病因后,可以从宝宝的惊厥表现来分辨惊厥的型别,从而做出正确的处理。临床上根据小儿病因病理,一般将小儿惊厥分为四种类型:

      1、局限阵挛型--以同侧单或双肢体局限性阵挛性抽动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识丧失。多见于早产儿。

      2、多灶性阵挛型--以多个肢体振幅小、频率l~3次/秒为特征,可由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有意识丧失。常见于颅内疾病或某些代谢异常等。

      3、轻微型--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型别,表现为凝视、斜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样运动、以及呼吸暂停发作等。

      4、强直型--为全身或四肢强直性痉挛***伸直或僵硬***。提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需与去大脑强直和角弓反张鉴别。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伸直,瞳孔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常为脑衰竭的终末体征。角弓反张表现为背部持续后弓,见于胆红素脑病、破伤风及某些氨基酸代谢紊乱。
     治疗小儿惊厥的方法
      发现宝宝有小儿惊厥症状,及时做出处理和治疗是很重要的。下面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如果你的宝宝有小儿惊厥的症状,可“对症下药”。

      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现窒息时,应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 *** ,惊厥发作不可 *** 患儿,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患儿如有发生高热,应给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以吸氧,以减轻脑缺氧。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可用针刺入中、合谷等穴位。

      迅速送医院就医,并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

      小贴士:及时退烧是防止高热惊厥出现或反复发生的制胜法宝。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妈妈就要及时为宝宝采取降温措施,尤其是曾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宝宝。

      1.物理方法降温:可以用20℃左右的凉水毛巾溼敷宝宝的头部。此外,买些冰垫放在冰箱最冷的地方,一发热就敷在头上或其他大动脉的地方,如脖子下、大腿根等地方。同时,高热不退时还可以洗温水澡,全身用温水擦拭,促进外周血管扩张,利于热量散出。

      2.药物退热:家中应常备宝宝退热药,如美林、泰诺等。当物理降温法没有效果时,要及时用药物降温,也可以二者同时进行。另外,服药后还应多喝温水,以利出汗排热。如果在家中不能退热,要及时去医院。

      ""的人还:

  • 景天
    回复
    2024-03-13 22:22:34

     家长们在给宝宝买尿布还是纸尿裤这一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有些临产的孕妇们可能会选择纸尿裤,但是也有会选择尿布,这些也是看家长们的选择的,其实适合宝宝的才是最好的,至于还没用过的,可以先听一下其他家长们的意见,那么新生婴儿用纸尿裤好还是尿布好呢?

    新生婴儿用纸尿裤好还是尿布好

     新生儿用尿布好还是纸尿裤好要看情况。白天建议用尿布比较好,尿布一般是用棉的布料或者是纱布制成的,比较柔软,宝宝会感觉很舒适,同时白天家长比较清醒,可以为宝宝勤换尿布,可保证宝宝的会阴部干燥。晚上的时候因为要睡觉,尿不湿可以把尿和便包裹,让宝宝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休息,家长带孩子会舒服一些。因此建议新生儿白天用尿布,晚上建议用尿不湿。因为家长在白天的时候可能有时间为新生儿勤换尿布,这样宝宝睡得比较安心、舒服。晚上家长比较疲劳,可能多在睡眠状态,新生儿使用纸尿裤尿比较好,比较安心,家长和宝宝都有休息的时间。

     新生儿选用质量好的纸尿裤更好,因为当孩子大小便的时候,纸尿裤可以迅速的吸收其中的水分,减少宝宝的潮湿闷热感,减轻红屁股和湿疹的发生。有的家长可能会怀疑纸尿裤会导致孩子的生育能力下降,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目前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使用历史,而国内也有接近20年的使用史,发现不存在这个问题。有的家长会担心使用纸尿裤的孩子不知道大小便,这个情况在孩子生后4-8个月的时候进行正常的排尿训练,是不会产生这种情况的。总体来说,使用纸尿裤的好处要多于使用尿布,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

     新生儿建议还是用尿布好一些,尤其是用那种柔软,吸水的棉布做成的戒子,勤洗勤换,防止发生尿布性皮炎。纸尿裤因为是属于合成产品,有的孩子属于过敏体质容易产生过敏性的皮炎,也叫尿布性皮炎,而且纸尿裤对孩子的包裹毕竟比尿布要紧,所以容易不透气,如果孩子伴有腹泻时,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发生红屁股,容易继发真菌感染。

     纸尿片的话很容易脱落,而且新生宝宝的胎便比较多,用尿片稍不注意就容易侧漏,反正会弄脏宝宝的身体和床单,而且新生宝宝的小屁屁很娇嫩,纸尿裤的选择要选择那种透气性和吸收性都要好的,好奇新升级金装纸尿裤,专利技术打造,内外4000个看得见的柔软呼吸孔,让小屁屁自在呼吸;极细棉绒般内表层,超柔软亲肤质感,自然贴合宝宝小屁屁。可靠防漏,特有便便防漏兜,让稀便自动流入防止后漏,立体防漏隔边,有效防止后漏和侧漏。

    新生儿用纸尿裤惊厥怎么办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惊厥的护理措施:

     1、新生儿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现窒息时,应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

     2、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

     3、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4、有高热时,应给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以吸氧,以减轻脑缺氧。

     5、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

     6、 必要时可用针刺入中、合谷等穴位。

     7、迅速送医院就医,并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3 22:22:34

     宝宝生病了,家人都是会为之十分的担心很担忧的,也会为他奔波的寻找治愈的方法,那对于 宝宝无热惊厥原因是什么 呢?妈妈们应该怎样应对宝宝的宝宝无热惊厥现象?

    宝宝无热惊厥原因是什么

     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发病率为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

     儿惊厥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按感染的有无,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小儿惊厥应着重寻找原因。必须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一)年龄

     不同年龄发生惊厥原因不同。

     1.新生儿 以颅脑损伤(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核黄疸、脑发育畸形、代谢紊乱、破伤风、化脓性脑膜炎多见。

     2,婴幼儿 以高热惊厥、低钙血症、颅内感染、婴儿痉挛症多见。

     3.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 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癫痫、脑寄生虫病、高血压脑病、中毒及脑肿瘤多见。

     (二)季节

     冬春季节以流脑、手足搐搦症、高热惊厥多见,夏秋季节以病毒性脑炎、中毒性痢疾多见。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惊厥发作时抽搐的状态(全身或局部)。惊厥停止后注意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脉搏、肌张力、瘫痪及病理反射。婴幼儿应注意查前囟门、颅缝、外耳道分泌物以及乳突压痛,必要时检查眼底。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夏季高热惊厥、中毒症状重者应用冷盐水灌肠取大便检查。根据需要做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检查。疑有颅内感染时应做脑脊液检查。头颅X光平片、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等可协助诊断脑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必要时做头颅CT。脑电图有助于癫痫的诊断。

    惊厥处理的方法

     一般惊厥处理

     (一)控制惊厥

     1.针刺法 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

     2.止惊药物

     (1)安定 每次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10mg,直接静注,速度lmg/分,用后1~2分钟发生疗效。静注有困难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肠,安定注射液在直肠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钟发生疗效。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

     (2)水合氯醛 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

     (3)苯巴比妥钠 每次8~10mg/kg肌内注射。

     (4)氯丙嗪 每次1~2mg/kg肌内注射。

     (5)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静注,惊止即停注。

     (二)一般处理

     使患几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三)控制感染

     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

     (四)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 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 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3.加强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 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处理原则见急性颅内压增高征。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按60一80m1/kg?d,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

     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 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希望上述的弄呢个给予妈妈们一些应急的方法。

    精彩推荐:

    卡介苗

    脐带血

    新生儿惊厥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 木槿
    回复
    2024-03-13 21:21:24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疾病引起的症状,而惊跳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们要学会区别。那么新生儿惊厥与惊跳的区别是什么呢?一起看看吧!

      新生儿惊厥与惊跳区别

       1、新生儿惊厥与惊跳的区别是什么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新生儿在睡眠时,常常出现惊跳,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兴奋容易“泛化”。

      凡是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他的体位都会使小儿惊跳起来。新生儿受到强刺激而惊跳,表现为双手向上张开,又很快缩回,有时还会啼哭,手的动作与哭声又加重惊吓程度,而哭得更凶。有时声响和震动都不大,但距离较近时,也会如此。这种现象称为拥抱反射,到3-4个月时才慢慢消失,属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发现新生儿有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做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并伴有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这些是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提示小儿患有某种疾病,要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就知道新生儿惊跳和惊厥是两回事,惊跳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惊跳时,只要成人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可以使他安静。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将一双小手交叉按在胸前,也可使他安静下来。家长完全可以放心,新生儿惊跳对脑的发育没有影响。

       2、新生儿惊跳是什么原因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

      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还有些爸爸或妈妈认为出现“惊跳”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如果轻轻压住肢体,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并不能停止肢体抖动。

      一些老人认为新生儿怕声响,易受惊,于是育儿经验不足的新爸爸妈妈们总是把坐月子里的妈妈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悄悄地,连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了宝宝。这种唯恐声音吓着宝宝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并不利于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3、新生儿惊厥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惊厥病因很多,有时几种因素同时存在,明确病因是进行特殊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关键,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重者可以死亡;分娩时产伤引起颅内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早产儿脑室周围和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脑内此区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感染,新生儿尤以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也可有一些病毒感染引起;这些都可引起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怎么急救

      1、正确放置患儿。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呼吸。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5、尽快送医,并找出引起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怎么预防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能针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