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是可以针灸的。针灸的作用有很多,比如疏通经络,通过针灸可以很好的改善新生儿惊厥等现象,一般不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
除了可以针灸之外,也可以通过相关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惊厥是由于大脑受到了外伤引起的,建议通过脑电图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并对症治疗。
婴儿脑部损伤怎么康复训练
婴儿脑部损伤怎么康复训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但很多情况之下是不如人意的,有许多婴儿出生之后,发现有脑部损伤的情况。那么婴儿脑部损伤怎么康复训练?
婴儿脑部损伤怎么康复训练1婴儿脑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婴儿脑损伤的康复训练方法较多,包括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运动锻炼、被动模式训练、手工作业疗法、水疗,及针灸、按摩、推拿、理疗等多种方式,能有效刺激婴儿的神经发育,并促进婴儿各项功能的完善。如通过颜色对比强烈的物体吸引患儿注意,训练其对事物的追踪能力,加强其视觉功能;或通过悦耳的音乐、铃铛等,在耳边训练其听力,以刺激患儿的听觉神经发育。
婴儿脑损伤能治愈吗
婴儿脑损伤是否可以治愈,依据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等因素而定。早期脑损伤时,婴儿大脑处于发育期,可塑性与修复性较强,经早期治疗和干预后,大多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由于家庭经济因素或社会、个人等因素,未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可能出现视听障碍、认知障碍、癫痫、运动发育迟缓、智力落后,甚至脑瘫等后遗症。需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虽然对于婴儿脑损伤康复训练的方法特别多,但是每一个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还是需要重视起来的,因为在孩子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是非常困难的,家长还需要坚持,孩子也会承受很大的痛苦。所以妈妈最好在怀孕的时候经常做检查,这样能够有效的看出孩子发育的情况,能够及时预防。
婴儿脑部损伤怎么康复训练2新生儿脑损伤康复训练需要多久
康复训练和治疗一般需要按疗程和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具体需要多久,这个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已合并并发症等各个因需要尽快开始做康复训练。否则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训练效果会事倍功半。您可以到儿童医院的康复科住院治疗估计需要治疗1到2年。素均有关。
新生儿脑损伤都有哪些表现
1、脑损伤早期表现简单的讲有新生儿期难以喂养,孩子异常烦躁哭闹,有的有惊厥发作,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运动发育迟缓,如3个月不能抬头等等。
2、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否有异常的生产史,医生考虑脑损伤是否通过查体和颅脑CT或MRI等检查后确定。
3、如果孩子诊断脑损伤的话,需要早期干预治疗,进行营养神经细胞药物应用,配合综合的康复训练等等。
对于新生儿脑损伤康复训练需要多久这个问题的并没有准确的答复,一般来说,训练的时间越久,恢复的可能性就越高,孩子以后的自理能力也就越强,但是还是要看导致脑损伤的病因和脑损伤的程度的,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孩子感冒发烧,作为家长是最为着急的。当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出现地各种不适症状,容易影响孩子地饮食和生活。于是很多家长都希望通过各种药物控制,尽快让孩子恢复身体 健康 。而这些药物当中不乏出现一些家长口中的消炎药,其实也就是抗生素。
然而滥用抗生素对宝宝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体中细菌耐药性逐渐变强,长久以往抗生素对这些细菌毫无抗击能力。并且,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造成免疫力下降。此外,宝宝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大量使用抗生素很可能会对孩子器官造成伤害,而最常见的就是肝脏受损。
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4种:
01、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形成耐药病菌
如葡萄球菌在长期接受青霉素后,产生抗青霉素的水解霉,破坏青霉素,从而形成一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在发生这种疾病时,这种药物对这种疾病的疗效就会大大降低。
02、破坏正常菌群
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使正常菌群遭到破坏,影响动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而病原菌则乘机大量繁殖,造成疾病的发生。
03、引起双重感染
正常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生殖泌尿系统内寄生着多种细菌,这些细菌之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共生状态。如果长期或大量乱用抗生素,会使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衍,产生新的感染,即双重感染。这种感染多是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药而引起的,而且治疗比较困难。
04、产生毒性反应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经常会造成药物中毒。抗生素应用剂量过大可引起神经肌肉冲动传导阻滞,诱发呼吸肌肉麻痹,呼吸抑制,肢体瘫痪,甚至死亡。
与抗生素相比, 临床证明,许多儿科疾病应用 小儿推拿 治疗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无论是对于小儿常 见病,比如发热、腹泻、感冒,还是小儿慢性病,比如便秘、咳嗽、营养不良、厌食、遗尿等,小儿推拿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的优势】
在中国,小儿推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方式。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1、提高小儿机体的各项机能。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当小儿生病时,可以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咳嗽、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疾病,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通过按摩,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正气充足,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功效;二是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容易发生危急状态,而推拿可以起到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下面分享一下关于小儿 风寒感冒 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 100次。
调理: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拿肩井穴部位肌肉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 10次。
调理: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 10次,揉100 300次。
调理: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作者简介: 张世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针灸、推拿、中药和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眩晕、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小儿腹泻、小儿脑瘫等疾病。
脐风又称嘬口、噤口,为邪毒由脐部创口侵入而得的新生儿急性恶候。临床以唇青口嘬、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多见于出生后4~7日内婴儿,发病愈早,邪毒愈甚,危险性也愈大。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新生儿破伤风。
一、病因病机脐风主要由于断脐之时处理不当,或由于接触不洁之物引起。
如脐带剪得太短,结缚不紧,或用带有污垢的铁器断脐,或牵动脐带过甚等,均可使风冷水湿之邪、秽浊污垢之毒从脐带创口侵入,郁结脐中,传入经络,继入脏腑,致使气血壅滞,运行不畅,经脉为邪毒所用,肝脾为邪毒所伤,遂成脐风。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初起时病情徐缓,肌肉紧张逐渐增加,患儿于48小时内出现典型症状。先烦躁不宁,继见吮乳困难或咀嚼、吞咽困难,终至牙关紧闭,身体其他部分亦发生强直性肌痉挛。发作时全身肌肉痉挛,头仰缩,腹肌强直如板,下肢及足伸直,两手握拳,身体向后弯,呈角弓反张状态。面肌痉挛,眉蹙,口角缩向下外方,上唇紧贴,邪齿呈苦笑状。
患儿神志清楚,但露惊恐状态。痉挛初起时是间歇性,发作之间有明显松弛期。病程进展中,发作次数渐多,时间亦加长,松弛期就渐减短。
痉挛时,病人表情十分痛苦,经常大汗淋漓,口角往往溢出白沫,是由于口腔肌痉挛,不能吞咽唾液所致。当肌肉猛烈收缩时,呼吸肌与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发绀甚或窒息,可导致肺炎及肺不张。膀胱及直肠括约肌痉挛,可产生尿潴留及便秘。
痉挛常可由微小的刺激如噪声、饮水及针刺痛觉等激发。
2.诊断
(1)须详询病历,如新生儿旧法接生;或最近是否受刺伤或其他创伤。常在生后第6~7天发病。
(2)新生儿破伤风临床以唇青口嘬,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则四肢抽搐为主要特征。
(3)实验室诊断:患儿脐部常有感染,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及厌氧菌培养阳性。
(4)鉴别诊断: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其他新生儿惊厥性疾病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
1.风邪犯表型
【辨证】喷嚏多啼,烦躁不安,张口不利,吮乳口松。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红。
【施治】祛风散邪,疏经活络。
【方药】玉真散加减:白附子、胆南星、白芷、天麻、防风、羌活各3g。水煎,2次分服,每日服1~2剂。
2.邪犯肝脾型
【辨证】抽搐频作,牙关紧急,呈苦笑面容,口嘬不乳,时吐白沫,啼声不出,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痉挛,发热或无热,痰壅屏息,面目青紫,或见汗出淋漓,指纹青紫。
【施治】息风定搐。
【方药】嘬风散加减:钩藤、蝉蜕各6g,蜈蚣、全蝎、僵蚕各3g,朱砂0.3g(冲),竹沥5ml(冲)。水煎服,每日1~2剂。
【加减】高热者,加黄芩6g,黄连3g,生石膏15g(先煎);便秘者,加生大黄3g(后下),玄明粉3g(冲);汗出伤阴者,加沙参10g,麦冬6g,石斛6g;汗出淋漓,四肢不温者,加人参6g,熟附子3g(久煎),龙骨15g,牡蛎15g。
3.气阴两虚型
【辨证】抽搐渐减,口嘬渐松,可张口吮乳,四肢柔和,形体消瘦,神疲少动,动则汗出。舌淡红,苔薄。
【施治】养阴益气,健脾和胃。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10g,黄芪、白术、茯苓、麦冬、五味子、白芍、当归、熟地黄各6g,陈皮、炙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若仍见轻微抽搐者,可加蝉蜕6g,全蝎3g,地龙6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玉真散、小儿脐风散(适用于风邪犯表型)。
(2)小儿抽风散、小儿定风散、牛黄镇惊散(适用于邪犯肝脾型)。
(3)人参养荣丸(适用于气阴两虚型)。
2.验方
(1)蝉蜕、僵蚕、天麻、防风各6g,胆南星(姜汁炒)、白附子各2g,甘草、艾叶各3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风邪犯表型)。
(2)白附子、全蝎各2g,蜈蚣、防风、钩藤各3g,僵蚕5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邪犯肝脾型)。
(3)党参15g,麦冬9g,五味子5g,炙黄芪15g,肉桂2g(煽),炙甘草9g,浮小麦30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小儿药量酌减(适用于气阴两虚型)。
(4)僵蚕10个,蝉蜕10个,蜈蚣1条,朱砂1.5g,牛黄0.15g。前三药先炒黄,诸药共研末,每服1/4量,乳汁送服(适用于新生儿破伤风痉挛期)。
(5)赤脚蜈蚣(炙)半条,钩藤、朱砂、直僵蚕(焙)、全蝎尾各3g,麝香0.3g。共研为细末,每服1.5g,以竹沥水调服,日服2~3次(适用于新生儿破伤风抽搐发作时)。
3.针灸疗方
(1)发作时针人中、百会、合谷、行间穴。用泻法,不留针,以息风醒神。
(2)发作后针肝俞,心俞、督俞、中脘、丰隆、涌泉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20分钟,以息风化痰,柔肝益肾,防止复发。
(3)选取八鱼穴:趾鱼穴、跟鱼穴、眉三鱼穴、眉间鱼穴、人中鱼穴、口周鱼穴、百会鱼穴、指鱼穴,以上穴位均以三棱针点刺为主,部分穴位可留针。每24小时刺1~2次,连续施术3日为1个疗程。
4.外治方
(1)取枯矾、硼砂各8g,朱砂2g,冰片0.2g,麝香0.2g,混合研为细末。每次取药末2g,撒布于神阙穴内,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2)取土鳖虫2个(去头足),捣烂,敷于脐部,外盖以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五、调护
(1)室内宜清洁,注意空气流通,并须调节室温,严防感冒。
(2)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3)痉挛发作时禁止喂药、喂水,防止窒息。
(4)当出现窒息时,应及时吸痰,进行人工呼吸、吸氧等。
(5)注意口腔护理,可用杜贝氏液或生理盐水洗口腔。
(6)每日用过氧化氢洗脐部1次,脐带敷料应及时烧毁。
(7)施行接触隔离,用具需用2%来苏水儿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灭菌。
惊风又称“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临床以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意识障碍为特征。在一年四季中,很多疾病中都可发生,一般以1-5岁小儿多见。由于发病危机,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故被列为儿科四大病症之一。
我推拿室采用祖传膏药并配以推拿手法对小儿因发烧,腹泻,惊吓等引起的小儿惊厥(癫痫)进行治疗,不打针不吃药,安全无痛苦,孩子易于接受,达到治愈后永不再犯的独特效果。
一.小儿抽风的病因:不外乎热,痰,惊,风四症
1.急惊风多因外感时邪,热极生风,或乳食积滞、化热生痰,痰热内闭引动肝火,蒙蔽清窍而成之。或已内
蕴风痰,外遇大惊卒恐,神散气乱,风火相搏发为急惊。慢惊风多由急惊误治转变而成;或因吐泻、久
痢损伤脾胃;热病后期津亏阴伤,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一病即成慢惊
2.小儿惊证是新生儿和乳幼儿的常见病。多因惊吓和调护失宜而发病。临床以惊悸啼哭不宁,睡眠易惊醒为
主证。治疗应以安神镇惊为主。
二.小儿抽风的主要症状及家庭救护方法
1.急惊风的主要症状:暴发壮热,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
张,痰壅气促,大便秘结,小便涩难,面红唇赤,口中气热。脉浮数或滑数,指纹青紫,透关射甲。
急惊风虽起病急剧,但在发病之前,多有先兆症状,如发热呕吐、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或摇头弄
舌、 咬牙切齿、眼珠斜视、时发惊啼、撕发打头等。
2.慢惊风的主要症状:面色萎黄或青白,形赢神疲,昏睡露晴,抽搐缓而无力,时作时止,或肢冷便溏等。
舌淡苔白,脉沉弱。
3.小儿惊怔的主要症状:惊悸不宁,烦躁哭闹不安,睡眠不沉易惊醒。兼有纳减或吐乳,大便色绿,口鼻周
围发青,苔白厚舌尖红,指纹青。出生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尚有时时摇头,吐舌弄舌,口吐蟹沫等证。日久
可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转成惊风。
4.急惊风发作时的家庭紧急处理:抽风发作时,切勿惊慌,先将患儿平放,头侧卧,解松衣领,用纱布包压
舌板或用手绢包筷子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随时吸出咽喉分泌物及痰涎,以
防窒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密切观察呼吸脉搏,体温、面色、瞳孔、等变化。
5.在送医院之前可以做一下简单处理:拿列缺(手腕两侧的凹陷处,非针灸之列缺),掐人中(鼻柱下,人
中沟上1/3),掐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拿精宁(在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与小指掌
骨之间,外劳宫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威灵(在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
三.小儿抽风的治疗原则
1.急惊风:清热豁痰,平肝熄风,开窍震惊。
2.慢惊风:扶元固本,培补中气,平肝熄风。
3.小儿惊证:安神镇惊。
四.癫痫和惊厥症状区别的几点总结
1.癫痫发作前大多没有体温的变化,惊厥会有发热呕吐。
2.癫痫发作大多没有先兆,比较突然,惊厥发作前会有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摇头弄舌,咬牙啮
齿,时发惊啼。
3..癫痫发作时大多全身肌肉先抽搐,随即跌倒,倒后则全身(四肢较重)抽搐一阵。惊厥是两
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手足抽搐
4..癫痫发作时会有叫声,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惊厥一般没有叫声,也不吐泡沫。大便秘
结,小便涩难。
5.癫痫病因有以下几点:(1)先天脑部神经发育不全,(2)后天脑部受伤。(3)有遗传因素
6.惊厥的病因有以下几点:(1)外感时邪。(2)乳食积滞.(3)大惊猝恐。 (4)脾肾阳虚
(5) 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一病即成慢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