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原因如下:
1.感染原因:早发感染和晚发感染。出生后4~8天内的感染属于早发感染,主要与宫内感染有关。出生后8~11天的感染是与传染源接触的晚期感染。2.吸入原因:新生儿出生时吸入羊水和胎粪;或者新生儿吸入牛奶后呛咳。还有可能是护理不当引起的。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病因
1.细菌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所引起。
2.病毒性肺炎
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
3.支原体肺炎
4.衣原体肺炎
5.真菌性肺炎
由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所引起。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有发热、拒食、烦躁、喘憋等症状,早期体温为38~39℃,亦可高达40℃。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等全身症状。小婴儿常见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
2.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2)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呼吸表浅增快,鼻翼煽动,部分患儿口周、指甲可有轻度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以后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合并胸腔积液时可有叩诊实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3.其他系统的症状与体征
(1)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儿心率增至160~20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增大或明显增大、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四肢水肿、尿少,应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症状①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翻。②昏睡,甚至昏迷、惊厥。③球结膜水肿。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⑥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
(3)消化系统症状肺炎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及中毒性肝炎。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细菌性肺炎时,白细胞计数通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杆菌肺炎,有时白细胞总数反而减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常为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增高。
2.C反应蛋白试验
在细菌性感染、败血症等时C反应蛋白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时通常不增高,但也并非完全如此。
3.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的检测包括直接涂片镜检及细菌分离鉴定。标本可为痰、咽拭子、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等。病原的分离为最可靠的方法。亦可做细菌或是病毒抗原的检测、核酸的检测以及抗体的检测。
4.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早期可见肺纹理增强,以后可见到双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浸润,或融合成片状阴影,常并发肺气肿、肺不张。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但仍需要依靠病原学检测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
鉴别诊断
小儿肺炎须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应采取综合疗法,以改善通气功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一般治疗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维持于20℃,湿度60%左右,供给易于消化食物,经常翻身、拍背。
2.给予抗生素
根据以下原则选用抗生素:①临床与实验室的资料针对可能的病原。②选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③疾病的严重程度。
若为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等。
3.对症治疗
若有缺氧表现,可予吸氧。可口服祛痰药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使用雾化疗法。
预防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时,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儿童接触。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
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引起肺部化学性炎症反应,继发感染。
感染性肺炎
产前及产时感染,由羊水或血性传播,以革兰阴性杆菌较多见,B组链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CMV也可引起。
关于新生儿肺炎,一般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羊水吸入或者是感染等等问题所致。
?常见疾病
新生儿肺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出现,是需要进行正规的治疗的。
?需要住院治疗
一般是需要住院的。
?注意防止心衰
需要注意防止心衰等等问题的。
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早产儿更容易得此病。新生儿肺部感染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
?产前感染
如果胎儿在宫内缺氧,吸入羊水,一般生后1~2天内发病。
?产时感染
如果早期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婴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亦可使胎儿感染肺炎。
?产后感染
孩子出生后,如果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很容易受到传染。另外,也可能由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