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鼻饲需要注意少量多餐的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因为宝宝目前消化系统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小肠坏死性结肠炎的可能。还需要注意避免发生呛奶导致窒息的可能。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吐奶,腹胀等情况出现。
鼻饲液的温度应在摄氏38—40度。
鼻饲液也就是在特殊的情况,通过人工拔胃管,经过鼻腔插入食道中,然后摄入食物。这种方式需要将食物打磨成糊状,然后通过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的胃里打食物或者水,这样可以维持体内的代谢,也能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鼻饲液主要用于临时或者短期昏迷或者不能自己吞咽进食的患者。
鼻饲喂液注意事项
鼻饲前先抽取胃液,正常情况下<150ml;每次鼻饲不超过200ml,间隔不少于2小时;鼻饲液的温度为39~40℃。
拔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晚上最后一次鼻饲后,拔出胃管,第二天早晨再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以上内容参考??-鼻饲
鼻饲法会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一、鼻饲体位,鼻饲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食物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但是通过调整鼻饲的体位,使之保持于低半卧位,降低鼻饲速度或每次一次的容量,即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二、防止鼻子管的堵塞,预防的方法是喂完营养液后用温水冲洗管道,20至30毫升,采用粘度低的膳食,并调匀,如果是药品,研成细沫。
三、应选用细软的鼻饲管,以减轻鼻及食管内局部黏膜的刺激,减少粘膜溃疡或出血。
鼻饲法作用:
鼻饲法作用对于昏迷或者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能够起到喂食的作用,鼻饲法就是病人不能够正常的通过嘴巴来进食,而采取的一种喂食方法,在使用的时候会通过一根管子插入到胃里面,是针对一些不能张嘴进食或者是有咀嚼功能的人来进行使用的。
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忧郁、烦恼,心理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
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理想的预后等情况,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足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内容参考:-鼻饲
⒈注意预防鼻饲引起的腹泻:①患者对鼻饲要有一段适应过程,开始时膳食宜少量、清淡,逐渐加量,中午食量稍高于早晚,每日5—6次。②灌注的饮料过冷、过热,均可引起腹泻或胃肠反应。因此,灌注前可以手背侧皮肤测试饮料温度,以不感觉烫为宜。③食物、餐具和灌注时应注意卫生,膳食应新鲜配制。④注意膳食的调节,如排便次数多,大便酸臭,可能是进入过多的糖类所致;大便稀臭,呈碱性反应,可能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⒉胃管保留时间:一般7—10天更换1次,在末次灌注后拔出,次晨更换,插入另一侧鼻孔。每日应清洁鼻腔,加强口腔卫生,以预防并发症。
⒊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为病人吸痰时可刺激气管造成剧烈咳嗽,或同时出现呕吐反射,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⒋拔管:动作宜轻柔而迅速,以免引起呕吐或返流液被吸入气管。
鼻饲注食的食物温度一般为39~40°c。
鼻饲,鼻饲即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胃管规格有粗有细,细管损伤小容易堵管。
有聚氨酯或硅胶材质,食道内留置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即留置胃管可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容易发生食管返流,仅临时或短期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已吞咽进食的患者。胃管应固定牢固,防止不慎脱出。
鼻饲的注意事项
1、患者对鼻饲要有一段适应过程,开始时膳食宜少量、清淡,逐渐加量,中午食量稍高于早晚,每日5~6次。
2、灌注的饮料过冷、过热都不可以,因此,灌注前可以手背侧皮肤测试饮料温度,以不感觉烫为宜。
3、食物、餐具和灌注时应注意卫生,膳食应新鲜配制。
4、胃管保留时间一般7~10天更换1次,在末次灌注后拔出,次晨更换,插入另一侧鼻孔。每日应清洁鼻腔,加强口腔卫生。
5、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为病人吸痰时可刺激气管造成剧烈咳嗽,或同时出现呕吐反射,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