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以及性生活传播,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疾病的,但是家人中有乙肝患者,宝宝出生之后还是建议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另外定期复查明确产生足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这样才能够更加安全,避免被传染,另外建议婆婆及时医院检查,明确目前乙肝状态,必要时抗病毒治疗,会降低传染性。
谣言:
乙肝妈妈非常矛盾,她们深知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母乳中含有乙肝病毒,母乳喂养会导致宝宝感染。还有一些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妈妈,虽然不担心传染,但是认为乳汁中含有药物成分,会对宝宝产生毒副作用。甚至,不少医务人员也认为:大多乙肝患者不适合母乳喂养、尽量不要母乳喂养。
辟谣:
曾经有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咨询我。她顺产了一名宝宝,母乳喂养几天了,但是她非常焦虑,担心母乳中含有乙肝病毒会传染给宝宝,如果宝宝像她一样感染乙肝病毒,将抱憾终身。甚至,她还托关系找人帮她检测乳汁的乙肝病毒DNA(医院不开展此检测项目),虽然在她乳汁中未检测到乙肝病毒,但她依然焦虑万分,又不舍得放弃母乳喂养。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咨询我类似的问题。我告诉她们,只要宝宝出生时接种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是可以放心母乳喂养的。
事实上,每位产妇在产前医院都会常规检查HBsAg(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只要查出阳性,就会在宝宝出生后12~24小时内免费为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免疫接种后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是安全的。因此,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推荐: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另一种情况,乙肝妈妈怀孕前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在门诊长期随访,她们都会提出同一个问题:“怀孕后和产后抗病毒是不能停,那抗病毒药物会不会对宝宝产生毒副作用?”目前治疗乙肝的一线抗病毒药有替诺福韦、恩替卡韦、丙酚替诺福韦等,怀孕期间使用替诺福韦是安全的,这是定论。但口服替诺福韦期间哺乳对婴儿是否安全,这个问题近年来在业内存在争议。不过,欧美近两年发表的慢乙肝指南均倾向于哺乳期间口服替诺服韦对宝宝是安全的。直至今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征求意见稿)终于明确推荐:替诺福韦在乳汁中浓度极低,母乳喂养不是禁忌证。换句话说:乙肝妈妈口服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期间,不用担心乳汁中的药物对宝宝有毒副作用。
那么,HBsAg阳性的乙肝妈妈,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只要没有禁忌证,在产后12小时内,宝宝要按规定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二、可以给宝宝哺乳,哺乳前检测乳汁的乙肝病毒DNA并非必要。
三、因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替诺福韦治疗期间怀孕的,可继续用药和怀孕,母乳喂养前不需要停药。口服其他抗病毒药物的,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改为替诺福韦,可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乙肝妈妈担心传染而不给宝宝哺乳或为了哺乳停用抗病毒药物,就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都是不科学的。
辟谣专家:韩焕钦,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内科主治医师
复核专家:王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征求意见稿),2019.
[3]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2019年,37(7):388-396
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妈妈很容易将自身的疾病传染给宝宝,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生活习惯不要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要吃药,防止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那么, 乙肝妈妈可以喂宝宝母乳吗 ?
乙肝妈妈可以喂宝宝母乳吗专家表示,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乳中的病毒含量远低于血中的病毒含量。目前,我国对乙肝妈妈娩出的新生儿都会常规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在双重免疫的情况下,乙肝妈妈也是可以实施母乳喂养的。
不过,专家提醒,由于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乙肝妈妈在喂养过程中,要防止乳头皲裂,如果皮肤有损伤,病毒和细菌就容易通过血液进入婴儿口腔。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几乎所有妈妈也都会选择母乳喂养,但很多妈妈担心孩子吃不饱,很早便添加奶粉或辅食。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0-6个月孩子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农村30.3%,城市仅为15.8%。
?正常情况下,只要方法得当,90%的母亲都有足够的奶水,母乳可满足6个月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而即使6个月后,母乳也比奶粉的营养价值高。?宝宝前6个月最好纯母乳喂养,甚至天热时也不需额外补充水分。
从营养成分来说,母亲的乳汁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其蛋白质和乳糖等成分的比例也最适合孩子需求。不同阶段的母乳会不断变化,以适应孩子生长发育需要。初乳里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2-3周后的成熟乳蛋白质含量逐渐提高,10个月后的晚乳脂肪含量高。
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2、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性传播:乙肝患者可以通过性传染,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6、父婴传播:乙肝的父婴传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过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感染方式,我们称之为水平传播。这种生活密切接触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应该引起注意。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早产儿婴儿吐奶乙肝疫苗婴儿湿疹母乳放冰箱能保存多久宝宝吐奶带粘液怎么办香蕉宝宝牙胶怎么样宝宝第一次吃米粉吃多少
如果妈妈患有乙肝的话,新生儿也是可以去吃母乳的,但是要在12个小时之内去注射乙肝疫苗,新生儿再注射了疫苗之后再喝奶水会更好一些,这样也能够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定期去进行产检,在半年之内打完三针乙肝疫苗就能够获得免疫保护,在接种疫苗期间也是可以控制住的。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妈妈应该暂停母乳喂养,可以选择服药治疗,把病情稳定之后也要停止,不要再进行母乳喂养,因为药物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好这些注意事项。
乙肝的传播方式是有很多种的,最常见的就是母婴传播,所以很多人才会认为如果妈妈患有乙肝的话,是不能母乳喂养宝宝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母乳喂养也是可以继续的,但是要提前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也要带宝宝去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样也能够知道宝宝的肝功能是否良好。
像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是乙肝病毒的话是不能够去喂母乳的,因为这个时候宝妈身上的血清病毒量是非常高的,会很容易传播到宝宝的身上。而且也会破坏宝宝的肠胃,黏膜,食道,喉咙以及口腔。在喂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宝宝的身体变化。
乙肝患者的宝妈,如果胸部出现了剧烈的情况,最好停止母乳喂养了,因为这个时候宝宝有可能会吸吮到宝妈的血液,宝宝也有可能会患上乙肝,采取隔断措施。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宝宝是非常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宝妈应该及时给宝宝注射疫苗。
乙肝是传染病当然不能让她带孩子,本身孩子的免疫力就差,你应该好好和你家人谈谈了,并拿相关的医学资料给他们看
小孩出生12小时内打乙肝丙种球蛋白一针加乙肝疫苗.一个月再打疫苗.6个月再打疫苗.可以降低婴儿感染率92%.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