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顺产轻度脑出血

时间: 阅读:3919
新生儿顺产轻度脑出血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8-16 09:31:46

根据描述的情况没有特殊症状,而且是轻微出血,可能是头皮下的血肿,会逐渐自行吸收,家属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不要用手去碰触。对婴儿的智力没有影响,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没有缓解,建议应用维生素K等药物,增加日光照射,观察病情变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14 09:09:30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4 09:09:30

    新生儿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治疗是关键。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脑出血,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警惕呕吐、昏迷等症状
    新生儿脑出血的症状包括呕吐、昏迷等,家长要及时警惕,及时就医。
    ?增加维生素K的摄入
    菠菜、西红柿、鱼类等富含维生素K1的食物,哺乳期的母亲不妨多吃一些。若宝宝需要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药,注射适量维生素K1也很有必要。
    ?避免乱用药
    孕妈咪要特别注意,避免乱用药,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及时治疗
    新生儿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治疗是关键。家长要及时就医,以便及早挽救患儿的生命。

  • 空青
    回复
    2024-05-14 09:09:30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产伤性颅内出血:分娩过程中胎头所受压力过大、局部压力不均或头颅在短时间内变形过速者均可导致大脑镰、小脑幕撕裂而致硬脑膜下出血;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2)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①缺氧和酸中毒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②缺氧和酸中毒损伤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形成压力被动性脑血流,当体循环压力升高时,脑血流量增加而致毛细血管破裂。相反,在血压下降时,脑血流量减少而致缺血性改变,缺血坏死区内可有出血灶。

    (3)小于32周早产儿在大脑侧脑室和第四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以及小脑软脑膜下的外颗粒层均留存有胚胎生发层基质,该组织是一个未成熟的毛细血管网,其血管壁仅有一层内皮细胞,缺乏胶原组织支撑,小毛细血管脆弱,当动脉压突然升高时即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室管膜下血液向内可穿破室管膜引起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纤溶系统活跃,故向外可扩散到白质致脑实质出血。

    (4)其他:不适当地输注高渗液体、频繁吸引和气胸等均可使血压急剧上升引致脑血流变化而造成颅内出血。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也是引起出血的一个原因。此外,一些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

    2.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

    ①意识形态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②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

    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如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等。

    ④呼吸改变出现:呼吸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

    ⑤肌张力改变:早期肌张力增高以后减低。

    ⑥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⑦其他:黄疸和贫血。

    (2)新生儿颅内出血各类型的特点:

    ①硬脑膜下出血:多数为产伤所致,天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所造成的急性大量出血,在数分钟或几小时内神经系统症状恶化、呼吸停止而死亡;亚急性者,在出生24小时后出现症状,以惊厥为主,有局灶性脑征,如偏瘫、眼斜向瘫痪侧等;亦有症状在新生儿期不明显,而在出生数月后产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有惊厥发作、发育迟缓和贫血等。

    ②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起源于蛛网膜下腔内的桥静脉,典型症状是在生后第2天发作惊厥,发作间歇情况良好,大多数预后良好,个别病例可因粘连而出现脑积水后遗症。少量出血者可无症状;大量出血者常于短期内死亡。

    ③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根据头颅CT图像分为4级。I级:脑室管膜下出血;II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IV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大部分在出生3天内发病,最常见症状为拥抱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淡漠及呼吸暂停。小量I、II级出血可无症状,预后较好;Ⅲ、IV级出血则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意识状态从迟钝转为昏迷,瞳孔固定,对光反应消失,惊厥及去大脑强直状态,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停止而死亡。部分患儿在病程中有好转间隙,有的患儿病情不再加重。有的经过稳定期后,出现新的症状,存活者常留有脑积水和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

    ④小脑出血:多发生在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常合并肺透明膜病、肺出血,临床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有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CT和B超检查。

    4.治疗要点:

    (1)止血:可选择使用维生素、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和巴曲酶(立止血)等。

    (2)镇静、止痉: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3)降低颅内压:有颅内高压者可选用呋塞米。如有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整、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等,可使用甘露醇,剂量根据病情决定。

    (4)应用脑代谢激活剂:出血停止后,可给予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脑活素静脉滴注,10~14天为1个疗程。恢复期可给吡拉西坦(脑复康)。

    (5)外科处理:足月儿有症状的硬脑膜下出血,可用腰穿针从前囟边缘进针吸出积血。脑积水。早期有症状者可行侧脑室穿刺引流,进行性加重者行脑室-腹腔分流。

    5.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降低颅内压:

    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变化。密切观察呼吸型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避免外界因素阻碍患儿气道的通畅。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师取得联系。

    ②保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减少反复穿刺,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5%即可,防止氧浓度过高或用氧时间过长导致的氧中毒症状。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呼吸暂停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作好相关护理。

    (3)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

    6.健康教育:向家长解答病情、减轻紧张情绪;如有后遗症,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教会家长给患儿功能训练的技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能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4 08:08:20

    新生儿脑出血是新手儿脑损伤的常见形式-与围产期缺氧窒息、产伤、先天血管畸形或出血性疾病有关。
    ?治疗疗程长
    这个疾病的治疗疗程长,10道14天为一个疗程,宝宝的情况还需继续治疗,恢复期要连续用药治疗三个月。
    ?积极治疗
    你还是要积极治疗,以免孩子成为脑瘫,影响智力发育。
    ?治疗十天后出院
    以上是对新生儿脑出血三度,治疗十天后出院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新生儿溶血三项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愈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