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吸氧,对宝宝发育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吸氧时间长,或者吸氧的浓度高的话,容易引起眼底血管增殖性病变,最好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合理治疗,如果孩子早产,容易引起脑神经受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可以预防留下后遗症。
1至2周脱氧。
具体需要按照婴儿身体的状况决定,早产儿吸氧是肺部发育不成熟和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减少会形成呼吸不畅,倘若早产儿的面色红润,生命体征是平稳的,可以自主呼吸,而且血氧的饱和度也正常,所以1至2周就可脱氧。
婴儿出生的前1、2个月,是视力生长最快的阶段。
吸氧过多使视网膜血管超快速发育,已经超过了眼内其他组织的生长速度,最后导致失明。
一般正规医院给婴儿吸氧(一般是早产儿),都有定期检查。如果发现这个症状,马上用激光手术(把快速生长的血管用激光封闭掉),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早产儿的身体或多或少有一点问题,有些早产儿是肺部有问题,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做吸氧治疗,吸氧治疗的副作用虽然没那么高,但也不能长期做吸氧治疗,因为早产儿的身体可能承受不住,那么长期吸氧对早产儿的危害是什么呢?
长期吸氧对早产儿的危害适当的吸氧,对宝宝发育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吸氧时间长,或者吸氧的浓度高的话,容易引起眼底血管增殖性病变,最好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合理治疗,如果孩子早产,容易引起脑神经受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可以预防留下后遗症。
本身氧是没毒的,它是抢救早产儿不可以缺少的东西。早产的新生儿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必须吸入人工氧气。但是,即使氧可以将早产宝宝从危急状态中解救出来,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给早产的宝宝吸入高浓度的氧,或者长期吸氧,会导致他们出现视网膜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氧气会干扰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导致其发生病变。它通常在吸氧后出现。因此,医生在给早产儿进行氧疗时,一般会将氧浓度控制在40%以下,吸的时间也要注意。此外,家长应定期带早产儿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发现婴儿有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应该及时治疗。如果错过了治疗机会,婴儿可能会失明。
早产儿长期吸氧时可引起肺功能及肺实质的损害,抑制细胞内代谢,去氧核糖核酸和ATP的合成,使很多酶失活,从而影响肺脏的正常呼吸功能,进一步对早产儿的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而且长期吸氧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具有携带氧的功能,因此一旦血栓形成对早产儿的生命有严重的影响。
早产儿如何护理比较好宝宝出生后的几天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左右,即除哺乳时间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白天睡眠时可使用窗帘、晚上可使用小夜灯等,不要让灯光直射宝宝的眼睛,避免持续直接的光线照射影响宝宝的视网膜发育、生物钟节律和睡眠习惯。早产宝宝体内的铁储备低,非常容易发生贫血,而贫血直接影响到体格和神经系统发育。目前建议,早产儿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毫克~4毫克/(每千克/每天),直至矫正年龄1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早产儿比较虚弱,最好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为了保证宝宝可以有个舒适的环境,室内阳光一定要充足。如果担心温度调控不好偏差太大,可以将宝宝放置在辐射台上,来进行温控,或者是给宝宝盖上保暖的毛毯、穿上舒适的衣服,在给宝宝做这些的同时不要太过于频繁,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打开包裹的次数,可以平均每4-6个小时给宝宝测量一次体温。
在医院,我们都看到早产的宝宝会被放进一个氧气箱,维持生存。但是让早产宝宝吸氧果度,反而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引发失明。
我们都知道早产儿要吸氧,但是如果吸氧过度,就会造成婴儿视网膜病变。此病变的发病率,欧美国家为10%~34%,中国约为20%。它一旦发展到晚期,致盲率几乎达到100%。
早产儿脆弱的双眼
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化在胚胎16周时就开始发育,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仍在继续发育,直至其完全血管化。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更脆弱,且对氧极为敏感,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视网膜血管会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
随着宝宝的成长,虽然大部分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会自然停止,并逐渐恢复至正常,但仍有约20%-25%的病情会继续发展至晚期,即出现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导致失明。
早产儿可以不吸氧吗?
对于人来说,氧气是不可缺少的。若早产儿在不吸氧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那么吸氧就是在抢救生命。但是避免过量吸氧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宝宝是否需要吸氧,父母一定要严格听医生的建议。
注意事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