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很敏感一碰他就嚎

时间: 阅读:7578
宝宝很敏感一碰他就嚎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9-18 15:40:00

宝宝很敏感一碰他就嚎,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宝宝正处于触觉敏感期,在婴幼儿期皮肤是很敏感的,由于出生时候的各种状况造成的这种皮肤触觉敏感。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做一些小游戏来锻炼和改善皮肤触觉敏感,比如可以玩互相挠痒痒的游戏,可以刺激皮肤。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手来回揉搓皮肤,用水轻轻泼洒皮肤。可以去游乐场玩沙子,沙子可以和孩子的皮肤直接接触,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改善皮肤触觉敏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5-15 05:05:01

    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

    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每一个宝宝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宝宝的身体健康状态时时刻刻牵动着每个妈妈的心,当宝宝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每个妈妈都会提心吊胆,那么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

    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1

    高敏感儿的四个特征

    比人敏感的人都拥有这四个特征,所以若不符合这四点,应该就不具有这里所说的“比人敏感”特质。而这四个特征如下:

    D(深度处理: Depth of processing)

    O(容易过度接受刺激: being easily Overstimulated)

    E( 情绪反应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强: being both Emotionally reactive generally and having high

    Empathy in particular)

    S(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 being aware of Subtle Stimuli)

    请牢牢记住这DOES。—《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研究长达二十年的艾融博士断言符合这四个特征才是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而这也是她对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的想法及定义。以下便融入我的理解来说明这四项特征。

    特征1/深度处理(D)

    容易过度接受刺激、能敏锐察觉细微变化,上述内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其实高敏感儿会比一般人更“深度”地处理这些信息。最常见的特征如下:

    1、会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锐问题。

    2、会似懂非懂地使用大人们说过的话,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年龄。

    3、有幽默感。

    4、会去思考各种可能性而慎重行事,因此迟迟无法下决定。

    5、会仔细观察后再思考,因此比较花时间实际采取行动。迟迟无法做决定、感觉困惑的表现,常被视为“胆小”、“内向”、“优柔寡断”,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心里深度处理,才会有这种外在表现。最近甚至有研究得知下列资讯。

    关于高敏感族深度处理的特质,有一项最新的资讯。Jagiellowicz

    等人曾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人类大脑的活动情形,并将两张只有些微不同的照片展示给实验对象看,结果发现相对于一般人只会观察表面的特征,高敏感族更会观察复杂的特征与细节部分,而且这时候其大脑的运作更活跃。简单地说,就是高敏感族的大脑比一般人更会“深度”处理精密资讯。—《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我在为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诊察时,也发现他们大脑读取表情等资讯的处理能力很高。

    特征2/容易过度接受刺激(O)

    我常常用地曳网的捕鱼方式来说明敏感的人接受到大量刺激时的状态—网眼愈大,小鱼愈容易溜走。偏偏敏感的人,网眼非常小,不仅会网住小鱼,甚至会网住其他不必要的东西,导致渔网愈来愈重,收网的时候当然会累到不行。这就是过度接受刺激的状态,身体和精神都承受过重的负荷,才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德国学者 Friedrich Gerstenberg

    曾研究有关高敏感族容易过度接受刺激的情形。研究中,要被实验者观看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各种不同方向的L字母,然后判断中间是否有夹杂T字母。这是要让实验对象进行有点难度的认知作业,藉以从中比较。结果发现高敏感族比一般人更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但完成后的疲惫感也比一般人强。—《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即使是为了取悦高敏感族而安排活动或带他们外出,他们也会因为疲惫而逐渐失去精力,最后甚至要求“回家”,这是高敏感族的一大特征—并非不快乐,纯粹是过度接受刺激而疲累不堪。其他还有下列特征:

    1、过度兴奋后,当天晚上会睡不着。

    2、很怕痛。

    3、会过度在意天气的冷热、弄脏的手脚、湿掉的衣服、不合脚的鞋子等。

    4、很怕别人给他的惊喜。

    5、受人瞩目或被检测实力时,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实力。

    特征3/情绪反应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强(E)

    高敏感儿不只对事物很敏感,对情绪反应一样敏感,所以爱哭、容易被吓到、容易害怕,甚至闹别扭。这都是因为他们的情绪起伏比一般人来得激烈所致,而且这种敏感反应不只针对自己,也会对他人产生反应。

    曾有一位妈妈告诉我,三岁大的儿子会把眼镜拿给她,还对她说“妈妈,你在找这个吧?”她吓了一跳,赶紧问儿子“你在哪里找到的?你怎么知道妈妈在找眼镜?”结果儿子回答她“我看到你一边打扫,一边东张西望,就想说妈妈你应该是在找眼镜”。敏感的孩子就是有办法观察他人,察觉到对方在想什么。这种小地方能如此贴心,是非常美好的事,偏偏这样的孩子对悲伤与焦虑等情绪的感受,同样比人强一倍。

    他在旁边看到我骂哥哥,居然就哭了,真是让我莫名其妙,被骂的人没哭,他反而哭了?

    因为爷爷生病,我心想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了,便带着孩子一起去医院探病。之前也去看过爷爷,当时都没事,这次他似乎感觉到紧张的气氛,一靠近病房就全身定住,一直到最后都没走进去。

    家里的宠物过世让孩子很难过,即使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孩子还老是哭。临终关怀的森津纯子医生,将敏感族这种高同理心比喻为“音叉”。不论是谁,每个人心里都有“能对他人情绪感到共鸣的音叉”,只是这种音叉的数量及大小和功能会因人而异,若一般人对“开心、悲伤、快乐、害怕。。。。。。”等情绪的反应为十支小音叉,那么感觉丰富的人就拥有约一千支到一万支大音叉。—《子供の心の悩みと向き合う本》(中译:正视孩子心理的烦恼,KK Bestsellers)

    每个人身体里面能感到共鸣的音叉数量都不一样,把这样的思考模式套在理解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身上,就会非常浅显易懂。

    特征4/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S)

    第四个特征是容易敏锐察觉细微刺激,包含微小的声音、淡淡的气味、隐约的口味差异、人与物的细微变化等一般人不太会发现到的小细节,这种大家视为“没什么了不起”而容易忽略的芝麻小事,高敏感儿都会很在意。

    关于这一点,艾融博士说“有些人的知觉器官特别发达,但他们多数都不是因为知觉器官反应过大,而是思考和情绪的程度太高,才会察觉到细节部分。这也是和处理信息的深度做区别时,很难分辨清楚的地方”。很多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高敏感儿对芝麻小事产生敏锐反应。

    我家小孩对于常吃的食物,口味上非常敏感。前阵子他吃了一口煎蛋就喊“好难吃”。辛苦煮的菜被孩子嫌,真的很让人沮丧。

    洗完澡后,如果不是他惯用的毛巾,他绝对不会用。我想应该是触感的关系啦。但就算给他别条毛巾,他也会全身湿答答地大吵“我要原来那条啦!”

    我换了一个新的沐浴海绵,结果小孩直喊“好痛”,根本不用。可是旧的已经丢掉啦,很想叫他别太夸张。

    我们家的衣服都要把标签剪掉,因为小孩说刺刺的会痛,而且如果没有剪干净,好像会更刺激他的皮肤。所以我只好仔细拆开缝线、拆标签,真的很花时间。再好的名牌衣服,到了我家连牌子都没有。

    我家小孩对气味很敏感,即使在商店或大众交通工具里,照样会大声嚷嚷“好臭、好臭”,还一副快吐了的样子,让我深感困扰。其他还有对食物里的化学成分有反应,或对药物敏感,只要照处方笺上的指示服药,药效就会过强等等,这些都是高敏感儿的特征。照顾高敏感儿真的很辛苦,但有时也会有另一面。

    每次我去弄头发回来,儿子总是比丈夫早一步察觉我的发型变了,还会对我说“妈妈,你这样很好看。”只要看到我们夫妻快吵架,孩子会哭着说“爸爸,你不要欺负妈妈。”多亏了他,我们夫妻都会因此停止争吵,也体会什么叫“孩子是家庭生活的润滑剂”。

    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2

    宝宝开始适应明视觉与暗视觉

    光感的敏感期(0 - 3 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光线十分敏感,宝宝会自己适应明视觉与暗视觉的差异。这时候妈妈们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孩子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给宝宝看一些有趣的黑白卡,每次 10 - 15 秒,每次 2 次,距离 30 厘米左右、左右缓慢移动,让宝宝开心之余又适应光的变化。

    宝宝开始通过味道认识世界

    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 - 7 个月)

    味觉发育的敏感期是指宝宝通过味道来认识这个世界,并构建和发育自己的心理和大脑,总结来说就是了解外在,建构自我的过程。

    这个时候宝宝的口腔对甜、咸、酸等有了一定味觉。这时候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并且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度。

    宝宝喜欢啃东西

    口腔的敏感期(4 - 12 个月)

    这个时期宝宝们开始通过口来认识和感知世界,爱吃手、爱咬人、爱咬东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塞到嘴里或者把嘴里塞满东西,在尝过之后又吐出来。

    这个时期妈妈们千万不要干涉宝宝吃手,只要保证入口的.东西是干净的就可以了,而且最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各种玩具和用品,宝宝想咬就咬,妈妈们不要阻拦。只要确保材质安全,经常用水冲洗保持卫生即可。

    如果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延长孩子吃手的时间。但只要过了这个探索口腔世界的时期,后面就不会用嘴去啃食物之外的东西了。

    宝宝爱“乱扔东西甚至打人”

    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 - 12 个月)

    爱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这是宝宝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妈妈们不要管制宝宝们的这个行为,让他们扔个够。妈妈们可以和宝宝做一些关于扔东西的亲子游戏,如准备一个玩具投篮筐等等,促进宝宝的手臂肌肉发展。

    宝宝开始咿咿呀呀学语

    语言敏感期(1.5 岁 - 2.5 岁)

    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这个时期分为前语言期(0 - 1 岁)和语言期(1 - 3 岁)。

    在婴儿时期,4 个月时孩子对语言的学习兴趣被唤起;6 个月能简单发出一些单音,1 岁以后能简单说几个词;7 - 12

    个月这段时间是宝宝语言飞速发展的阶段,如果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则会错过语言敏感期,导致说话会比较晚。所以在这段时间,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

    3 - 18 个月,宝宝习惯通过手势和简单的口语进行交流。19 - 24 个月,则能通过简单音节和大人对话了。

    宝宝经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1 岁 6 个月 - 3 岁)

    2 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产生私有意识,“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他们还会表现出咬人、打人等家长不愿意看到的行为,这是“自我意识敏感期”,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

    妈妈们千万别认为孩子自私,其实这是孩子在进行无权归属的练习。妈妈们只要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候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就行。

    宝宝开始有强迫症

    秩序敏感期(2 岁半 - 4 岁)

    有妈妈说自己的娃动不动就强迫症附体:

    桌上的玩具一定要放在原来的位置;

    零食一定要按照娃的意思从这头打开,如果从另一头打开,立马崩溃;

    洗完衣服必须他从洗衣机拿出来堆在衣架上,重点是不让晾,动一下咧开嘴就哭;

    这些都是秩序期的小孩正常的表现,两岁半开始娃们逐渐什么事都我说的算,在心里有一套不容破坏的固定秩序。

    他们开始形成一种内在的秩序感,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孩子就会哭闹、焦虑。同时他们还会要求食物、工具必须完整,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这时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顺着娃来!接纳他、尽量满足需求并且尊重娃对秩序的执着,同时创造有秩序的环境,帮助其日后能够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宝宝开始喜欢爬山爬下、翻箱倒柜

    空间的敏感期(3 - 4 岁)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喜欢探索空间,他们喜欢爬、抓、把抽屉里的东西都翻出来,稍大一点后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

    建议妈妈们多提供类似玩具,同时可以借这个机会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对日后学习几何奠定基础。

    宝宝经常说“讨厌死了”

    诅咒的敏感期(3 岁 - 5 岁)

    有的妈妈表示为什么孩子近期变得特别“暴力”,常常对家人和小朋友说“讨厌死了”“你个大臭屁”。

    “孩子以前很乖很懂事的,怎么会突然变这样的?”

    其实当宝宝进入 3岁会开始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从而进入“诅咒敏感期”,这时如果大人的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狠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去引导,不要觉得宝宝的行为很不好,而去斥责他们。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05:05:01

    敏感小孩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敏感小孩动不动就哭怎么办?现在的小孩普遍都是很脆弱的,这可能是因为家长的宠溺,所以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子动不动就哭,下面我分享敏感小孩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敏感小孩动不动就哭怎么办1

     1、努力去寻找是什么触发了孩子的不知所措。一个敏感的孩子周围的一个小东西都会让他们敏感和紧张。比如新去游乐场、一次朋友的聚会中出现的新朋友、日常生活中家里摆设的改变都会让你的孩子感到不安。知道你的孩子容易敏感,在带着孩子参加一些新聚会或者去新的游乐园玩耍时,提前做好准备,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前去描述可能发生和存在的内容,就会减少他们的紧张感。

     2、当孩子开始闹情绪时,承认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开始因为新环境的改变而闹情绪时,告诉你的孩子他们很容易克服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冷静下来,承认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一定的关注,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宝贝,我知道你有点紧张/害怕/生气,但是今天在新朋友的聚会上,我们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要做。”

     同时,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找到一些能够让孩子安静的/帮他们分心的内容,帮助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当孩子能够分散注意力时,他们就能逐渐的摆脱很多的困扰。

     3、 聚焦孩子的优势。你的孩子在一群踢球的男孩中可能不是最闪烁的那个,他们喜欢靠后站、喜欢去观察、他们看起来很害羞。但是你知道你的孩子也是运动天才,在足球这项运动上他们不太擅长,但是在爬树、乒乓球、游泳或者其他运动上他们真的很厉害,真的是天才。所以更多的去聚焦孩子的优势,在孩子的优势项目上他们就更容易获得信心。

     有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敏感和害羞,而忽视了孩子擅长的项目,甚至有的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擅长的项目,又怎么去帮助孩子改变和提高。

     4、接受一个敏感的小孩,在家里给他们一块平静的区域。敏感的小孩在生活中需要自己的区域,比如家里的客厅的某个角落、他们的房间、或者书房或者任何一个地方,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区域他们能够很快的平静下来,如果你的孩子容易敏感,在家里就要有这样的一块区域。

     同时对父母而言,虽然我们在网上、生活中、孩子的学校看到很多才华横溢的孩子,家长也要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请接受你的孩子、一个敏感的孩子,改变起来真的不容易,接受他们、爱他们!

      敏感小孩动不动就哭怎么办2

      小孩子哭怎么办

     1、不要助长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奖励,也不要惩罚,要以中性态度去对待。不过,在孩子情绪过分激动时,玩一些游戏,分散注意力,或者给予一点亲切的安慰。但是,不要给太过分的同情,要不然孩子会哭的更厉害。

     2、帮助(或引导)孩子把嚎哭变成语言。让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家长也能通过也解宝宝的困难,更有针对性地替他解决。

     3、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自尊心低了,哭得更多。所以促进孩子的自我评价,经常表扬孩子的好行为。你不应该对他要求太多,或者做他能力达不到的事。

     4、不要给他贴上一个“好哭的孩子”的标签,不要当他的面和别人谈论他的哭,以保护他的自尊心。

      小孩子哭是有原因的

     1、天生的性格,比较敏感,很小的事他看得很大。比如摔了一跤,他会嚎啕大哭,而且没完没了;

     2、父母下意识地鼓励哭。比如在哪些碰了一下,家长们总是去关心他,表示过多的担心;又比如孩子为什么事不满意而哭,父母就想尽办法让他不哭,把他想要的东西全给他。虽然孩子常哭,但他并不是不快活。敏感的孩子哭得自由,笑得自由,尽情发泄,哭过了会好过些。研究人员相信,眼泪可以帮助人减少由大脑在压抑时所产生的有害的化学物质(chemicals)。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爱哭的人在情绪上、身体上不比不爱哭的人差。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5 05:05:01

    小孩爱哭,这完全是正常的。他们的哭有的是表示疼痛、不适,有的却只是一种往方式,想要什么,说不清楚,就哭。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增强了,哭就会少得多。

    有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哭得多,有几个原因:

    1、天生的性格,比较敏感,很小的事他看得很大。比如膝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他会嚎啕大哭,而且没完没了;

    2、父母下意识地鼓励哭。比如孩子膝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父母亲就老是去“关心”他,一会儿就来问一问、摸一摸,表示过多的担心;又比如孩子为什么事不满意而哭,父母就想尽办法让他不哭,把他想要的东西全给他。

    虽然孩子常哭,但他并不是不快活。敏感的孩子哭得自由,笑得自由,尽情发泄,哭过了会好过些。研究人员相信,眼泪可以帮助人减少由大脑在压抑时所产生的有害的化学物质(chemicals)。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爱哭的人在情绪上、身体上不比不爱哭的人差。 所以不要看见孩子一哭就紧张、就想办法制止。

    为了适当减少孩子的哭,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对孩子的敏感要重视。敏感的孩子,对疼痛、对“重大事件”(如心爱的娃娃胳膊掉了、搭好的积木高楼被别的儿童推倒了等等)的感受比别的孩子厉害。因此,嘲笑这种敏感或否定其合法性,甚至批评这种敏感是错误的。一定要用理解和同情来反应,帮他从困境中走出来。但是,切不要做过头,否则会做过头,也不好。承受力是锻炼出来的。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低的自尊心会使他敏感的程度增高,哭得更多。所以促进孩子的自我评价,并时时表扬好行为很有作用。你不应该对他要求太多,或者做他能力达不到的事。

    3、不要助长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奖励,也不要惩罚,要以中性态度去对待。不过,在孩子情绪过分激动时,可以和他玩一些消遣性的游戏,分散注意力,或者给予一点亲切的安慰。但是,不要给太过分的同情,否则会给孩子哭的“动力”。

    4、帮助(或引导)孩子把嚎哭变成语言。教他在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更有针对性地替他解决。

    5、不要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表现出来,否则他也会模仿,大人流眼泪,他马上也会哭,如你真有动情的事,应避免在他面前表露,不让他模仿。

    6、不要批评孩子想学习、想做一些事的愿望和努力。甚至在结果并不太理想时,也不要批评,而要鼓励和帮助。比如:他想画画,在纸上用彩色笔画花朵和青草,这很好,但他画着画着就到墙上去画了。这时,你的任务是表扬他的画画能力,教育他不要往墙上画。这样,他会愿意改正,以做得更好来获得更多的表扬。这时,如果你只批评他在墙上画的事,他会感到委曲、会哭。

    7、对孩子的哭不要极严厉地禁止,也不要过份地同情。往往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皱一皱眉、摇一摇头,表示你的态度即可。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15 04:04:51

    孩子敏感、容易哭闹,其实代表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简单的来讲,就是他没有得到足够让他满足的爱。

    回顾下自己,是否忙于工作或别的事情,忽略了自己的亲生娃?

    如果有的话,一定要立马改正过来,给孩子足够多的温暖和关怀。

    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或几段叛逆期,这也是孩子个性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不要去压制孩子个性的成长,经过这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慢慢的进入到平稳期。

    对孩子那些看似过度的情绪反应不要过多的计较,这是孩子内心情绪的释放。

    相信我们自己在成长期也会经常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满腔情绪得不到发泄,如果家长禁止孩子发泄出来,孩子极有可能就会生病。

    我们自己首先做一个心理成熟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情绪,用正常的眼光去看,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打上敏感、爱哭闹、发脾气这样的标签。

    当孩子情绪比较良好的时候,别忘了鼓励他,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他高高兴兴的生活。

    但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去批评和制止他,让他的情绪自由的释放出来,他就会得到平静。

    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支持,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怀。

    对回答满意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铮妈说职场(ID:jzwz100218)更多的职场干货让你迅速充能升值,成为职场小红人哦。

宝宝怕光特别是灯光

十个多月宝宝夜晚咳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