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喝茵陈五苓糖浆有什么注意事项

时间: 阅读:5485
新生儿喝茵陈五苓糖浆有什么注意事项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9-18 20:03:45

茵陈五苓糖浆是不能够给孩子多喝的,需要按医嘱给孩子按时服用给孩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时,要注意给孩子多喝白开水,增加孩子尿液的排泄量。茵陈五苓糖浆,主要是治疗湿热黄疸,是重于热,脘腹饱胀,恶心呕吐,小便不利,舌苔黄厚的中成类。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5-15 15:15:38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5 15:15:38

    关于中成药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问题,可简单遵循一条原则:如果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中药最佳服用时间具体参考如下:
    一、按疾病部位确定给药时间
    《神农本草经》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即按疾病所在部位,分饭前、饭后、清晨或睡前服药。
    如果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如治湿热黄疸的“茵陈五苓散”,饭前服用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补益药也宜饭前服用,以利吸收;润肠通便药空腹服用,利于清除肠胃积滞。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其时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峻下逐水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用。这是因为,早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而升发,在阳气的推荡下,可使药力速行至病所,发挥逐水、驱虫的作用,如治疗悬饮的“十枣汤”等。
    治疗风湿流注、足痛筋脉浮肿的“鸡鸣散”也宜清晨空腹用冷开水缓缓服下。
    镇静安眠药、涩精止遗药、缓下药等宜睡前服用。
    二、特定时间服药
    一些疾病急性或定时发作,要及时给药。《千金方》载:“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时日吉凶,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危急重症者应及时给药,为保证药力持续发挥,应将所需药量酌情分次给予。
    平喘药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给药,才能使药物起效制喘;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疟疾寒热日再三发,恒山甘草汤相去如人行五里一服(《千金方》)。”
    三、辨时给药
    用以发汗解表者,可上午用药,利用人体阳气上午升发之势,发挥药物的解表作用;
    攻下逐里者,利用人体午后阳气内敛、阴气沉降之势,可在下午用药,以发挥药物的攻下作用;
    滋阴养血药可在黄昏、夜晚服用,此时阴气渐生而旺,药可乘人体阴气欲盛之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阳、益气、健脾药宜清晨或上午服用,上午人体阳气渐生而旺,这类药可借人体阳气欲盛之势而发挥作用。
    中药服用时间如无特殊规定,一般可于早、晚或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不管是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都应保证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当然,具体服药时间还应根据病情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喝中药注意事项
    1、在喝中药之前最好别吃萝卜
    当然如果是吃一些理气化痰的中药除外,这是因为萝卜具有帮助消化以及破气的效果,特别是在服用人参这些滋补的重要之后最好别吃萝卜,因为萝卜会降低药效,最终失去补益的作用。
    2、消化道疾病别吃大蒜
    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时候,例如肝炎以及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在服用健脾养胃中医的时候,应该别吃大蒜。这是因为大蒜中含有的物质会刺激我们的肠胃黏膜,然后我们的肠胃黏膜就会变成充血的状态,这个时候服用中药就不能够很好的发挥药效了。
    3、不吃辣椒
    喝中药的时候不能够吃辣椒,特别是中药的效果是治疗热性疾病的,例如一些清热凉血的重要的时候更是别吃辣椒。因为辣椒会降低药效,甚至会导致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
    4、喝药前后半小时不要吃东西
    人在喝中药之前的半个小时以及之后的一个小时之内不要吃东西,特别是少吃一些蔬菜以及水果。这是因为有一些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能够和中药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样就会令中药的一些药效发生改变。特别是一些寒凉性的水果,例如雪梨、山楂、香蕉以及柿子等等。
    5、不喝茶不喝奶
    喝中药的时候出了不能够喝茶以及一些寒凉的食物之外,牛奶也最好别喝,特别是一些高血压患者。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胺,这种物质会在我们的体内大量的蓄积,最终容易导致血压上升以及心率不稳的情况。如果是高血压患者用牛奶送服重要,那么不仅不能够令身体获得更好的保健,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深圳政府在线-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 芍药
    回复
    2024-05-15 14:14:28

    五苓散 
     
     
     

    成:猪苓12g、
    泽泻20g、
    白术
    12g、茯苓12g、桂枝8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6g,日三服,多饮暖水,有汗出即可 
     

    功能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注意事项:
      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附方一
    茵陈五苓散
    (《金匮要略》)
      组成:茵陈蒿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药和匀,每次服6g,日三次。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等证。
    附方二
    四苓散(《明医指掌》)
      组成: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附方三
    胃苓汤(《丹溪心法》)
      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用法:上合和,姜枣汤,空心服。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以上三方均为五苓散加减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的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倍量之茵陈,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作用,适用于黄疸病,属于湿多热少,小便不利者。

染色体异常婴儿症状

新生儿有马牙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