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生理性黄疸,需要多喂白开水,病理性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加重的。建议你带宝贝去医院检查清楚,排出是否有胆汁排泄障碍。胆管结石或胆管畸形容易影响胆汁正常排出。宝宝皮肤太黄可能会影响正常饮食。宝宝吃不多,发育慢,适当吃点茵栀黄颗粒也是可以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于生后2~5天出现,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胆红素足月儿<221?mol/L,早产儿<257?mol/L或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mol/L、一般情况良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病理因素存在而引起的黄疸,其特点是:黄疸24小时内出现、胆红素足月儿>221?mol/L,早产儿>257?mol/L或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mol/L、黄疸持续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mol/L。符合以上任何一项者,均属于病理性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期较其他任何年龄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在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
【真题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1999)?
A?颅内出血?
B?颅内感染?
C?核黄疸?(胆红素脑病)
D?败血症?
E?支气管肺炎?
答案:C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为8.8mg/kg,约为成人的2倍多,原因如下:
1.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出生后血氧含量升高,过多的红细胞即被破坏。
2.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的短,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比成人快。
3.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 来自肝及组织内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的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真题库】?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2004,2005)? B?2.5 mg/kg? D?6.5 mg/kg? 答案:E
(二)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1.摄取胆红素功能差 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生后5~15天才达成人水平。
2.形成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此酶在出生后l周左右开始增多,2周后可达成人水平,但早产儿较晚。
3.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易致胆汁淤积。
(三)肠肝循环特殊
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胆素原(尿胆原、粪胆原等);且新生儿肠内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而达肝脏,因此加重了肝的负担。
当饥饿、便秘、缺氧、酸中毒及颅内出血时,常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真题库】 不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2001)
A.红细胞的寿命短?
B.红细胞数量多?
C.红细胞内酶发育不成熟?
D.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E.肝功能不成熟?
答案:C?(2001)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一)生理性黄疸 由于上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
(1) 一般情况良好;
(2)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峰,5-7天内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最长可延迟至4周消退;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12.9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
但需注意有些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0umol/L(10mg/dl)时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病理性黄疽 下列任一情况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出生24h内出现黄疸;
(2)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3)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umol/l(12mg/dl),早产儿>257umol/l(15mg/dl),或每日升高超过85umol/l(5mg/dl);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5umol/L(1.5mg/dl)。
【真题库】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2003)?
A?发生于所有的足月儿?
B?生后即出现黄疸?
C?4周后黄疸消退?
D?一般情况差?
E?血清胆红素<205.2 μmol/L(12 mg/d1)?
答案:E
【真题库】2.?下列何项不是足月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A黄疸于生后24小时后出现
B黄疸持续超过2周
C黄疸消退后又再出现
D血清胆红素>205 μmol/L
E结合胆红素>25 μmol/L
答案:A
【真题库】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足月儿2周内消退
C.早产儿3~4周内消退
D.血清胆红素8~10mg/dl
E.血清结合胆红素lmg/dl左右
答案:A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不同类型的黄疸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为您介绍黄疸的类型及其特点。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宝宝在出生之后两三天左右皮肤会呈现浅黄色,巩膜也带有一定的黄色,到四五天的时候达到最高值,以后会逐渐的消退,两周可能就正常了。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新生儿吃母乳所造成的黄疸,属于特殊类型的病例性黄疸,通常情况下会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继续加重,继续哺乳,黄疸的高水平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停掉母乳,48小时之后黄疸值会明显下降,再次哺乳又会上升。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为常见的就是ABO溶血,是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所造成的,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之后24小时内就发生,而且逐渐加重,需要早期进行换血治疗或光照治疗。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所造成的,通常在宫腔内感染的比较多一些,宝宝在生理性黄疸之后持续不退,或者是生理性黄疸消退之后,又出现持续性的黄疸。
?阻塞型黄疸
阻塞型黄疸是在出生之后一两周或三四周之后,又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大便的颜色会变成浅黄色,甚至白陶土的颜色。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将介绍生理性黄疸的特点,以及如何判断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程度逐渐加深
生理性黄疸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黄疸有一定限度
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
?消退时间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过早;2.黄疸程度较重;3.黄疸进展快;4.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5.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