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中毒窒息的表现有胎儿分娩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者皮肤苍白,口唇暗紫。会出现呼吸浅表,不规律,或者不呼不畅。像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给孩子抢救,以免耽误抢救的最佳时间。平时要比较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有不舒服的一定要尽快叫医生。
新生儿窒息是指小儿出生后在1 分钟内没有呼吸而仅有心脏跳动,或没有正常呼吸运动。窒息现象对小儿将来的智力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窒息时间越长,程度越重,对小儿智力影响越大。
新生儿窒息由于长期严重缺氧损害了胎儿的呼吸中枢所引起。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环境、生产过程有密切关系。
凡能影响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血液及气体交换的因素都会造成新生儿窒息。
窒息的本质问题是缺氧。胎儿在母亲体内缺氧时,孕母可感觉胎动次数增加,医生检查可发现胎儿心跳次数增加,每分钟可超过160 次。如果缺氧时间长,胎儿心跳可逐渐减慢到每分钟100 次以下。
此均表示小儿出生后会窒息。
窒息的婴儿可根据皮肤颜色判断轻重程度:皮肤青紫称为轻度窒息,此时小儿心音可正常,肌肉张力正常,皮肤苍白称为重度窒息,此时小儿心音减弱,肌肉张力极低。如果做心电图或X 线检查可发现异常变化。
因为新生儿窒息对小儿智力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孕妇应定时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若发现胎儿心跳增快或减慢,可以先给孕妇吸氧,必要时应住院观察,避免早产。另外,孕妇行剖宫产手术时尽量少用麻醉药及止痛药;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应密切合作,对窒息小儿及时抢救,尽快改善缺氧状况。
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呼吸微弱及不规则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如出生时无窒息,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凡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包括母体、胎盘、脐带及胎儿自身因素。
症状表现:
孕妇临产后有以下情况存在时应警惕新生儿发生窒息:
(1)产程进展中的胎儿,胎心减慢或加快(16O次/分),或心率不规则,胎动频繁。
(2)头先露时,羊水重度粪染呈黄绿色,粘稠,提示胎儿严重缺氧。
新生儿窒息分为青紫窒息和苍白窒息,新生儿口周甚至全身皮肤青紫或灰暗、苍白;肌张力增强或松弛、消失;对刺激无反应;心跳慢而有力或弱而不规则;呼吸浅而不规则或微弱甚至无呼吸。
救治措施:
(1)新生儿发生窒息,首先要使呼吸道通畅,可用细导尿管或塑料管吸出呼吸道内阻塞物,无吸管可直接口对口吸出,然后用酒精棉球擦其胸部,或用针尖刺人中穴。
(2)上法如无效,要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将纱布两层盖在患儿口上,左手捏住鼻孔,右手放在患儿胸部,用口轻轻吹气,右手轻轻按压患儿胸部,吹气次数与胸部按压次数比例为1:2。
(3)有条件者可给尼可刹米1/3支(O.125克)心前区皮内注射,心跳微弱、减慢可用肾上腺素1毫克以生理盐水5毫升稀释后滴鼻2滴,并继续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4)有呼吸后,吸氧,转送医院以纠正酸中毒。
预防措施:
注意改善、纠正孕期及产时可致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不利因素,消除病因。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将深入解析新生儿窒息的轻度和重度表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轻度窒息(青紫型)
轻度窒息(青紫型)时,宝宝面部和全身皮肤呈现青紫色,呼吸浅而不规律。心率正常或稍快,每分钟80~120次。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略低。
?重度窒息(苍白型)
重度窒息(苍白型)则全身苍白,几乎无自主呼吸,心跳不规则,每分钟<80次。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张力消失,喉反射消失。答案选A。
?易错点
部分考生可能会误选E。关键在于区分轻度窒息(青紫型)和重度窒息(苍白型)的不同表现。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的一种疾病。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下面将分别介绍。
?轻度
轻度新生儿窒息症状包括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抖动、震颤),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无惊厥。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中度
中度新生儿窒息症状包括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呼吸暂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足月儿上肢肌张力降低比下肢严重,提示病变累及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如表现为下肢肌张力降低比上肢重,则提示病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如症状持续7~10天以上,可能有后遗症。
?重度
重度新生儿窒息症状包括患儿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腱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差,前囟隆起,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