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脐带疝气怎么治

时间: 阅读:11926
新生儿脐带疝气怎么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10-28 18:15:13

新生儿脐带疝气,可以通过脐疝修补术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缓解。如果伴随着局部发炎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消炎的药物进行辅助改善,例如头孢咪唑片,达到一定的改善病情效果。

新生儿出现脐带疝气后,可能会伴随着局部皮肤发红、腹部胀气等现象。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3-14 04:04:20

  • 龙葵
    回复
    2024-03-14 04:04:20

    目录1拼音2概述3治疗措施4病因学5临床表现附:1治疗婴儿脐疝的穴位 1拼音

    yīng ér qí shàn

    2概述

    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

    3治疗措施

    较小的脐疝,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用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1次,如有胶布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

    如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无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于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4病因学

    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5临床表现

    脐部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婴儿啼哭时更为明显,一般无其他症状。由于婴儿腹壁及疝环均较柔软,嵌顿甚为罕见。

    治疗婴儿脐疝的穴位 疝气灸

    效方》。位于腹中部,以患者两口角的长度为底边,以脐中穴为顶点,作一底边水平的三角形,两下角是穴。主...

    疝气穴

    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

    脐旁穴

    《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世医得效方》原名疝气灸。《世医得效方》:“治疝气偏坠,量患人口角,两...

    三角灸

    两角为一折断,如此则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尽处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

    气合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4 03:03:10

    1新生儿脐疝可自愈

    新生儿发生脐疝主要是由于小儿脐周特殊的生理构造所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儿腹肌逐渐发达,疝空逐渐缩小而闭合,大多数脐疝患儿可在2岁以内自愈。当然,如果能够配合有针对性的体位治疗和运动训练等外界干预手段,则效果更好。

    2局部固定固定

    当小儿平卧,脐疝回纳腹中的时候,取一块稍大于脐疝的小木片或者硬物,外用纱布包裹好,放在宝宝肚脐上,将脐疝处抵住,然后用胶布或者绷带加以固定,使其不能随意移动,则治疗效果很好。此法适用于新生儿急6个月以内的月龄较小的宝宝,通过物理抵挡,阻止脐疝发生。

    3体位治疗

    将小儿仰卧在床上,宝宝手舞足蹈的运动,可以帮助拉紧躯干肌肉,有利于肌肉的介结实。在每次喂奶前,先让孩子平卧3-30分钟,这样有利于改善宝宝吃奶腹压增高而导致的脐疝症状。

    4按摩治疗

    宝宝出生3周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先用手轻柔的将脐疝还纳入腹腔中,用一只手的手指轻轻按压它;用另外一只手做腹部按摩,帮助宝宝改善脐疝症状。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1、用手掌推摩其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2、用指尖轻轻的划线刺激腹部皮肤,从外侧划向中线,严重肋缘、平脐和腹股沟划三条线,引起所划侧的腹直肌收缩(1岁内小儿该反射可能看不出来)。

新生儿脐带流血怎么办

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护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