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孩子偏食要做检查吗

时间: 阅读:12284
孩子偏食要做检查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9-18 14:59:39

孩子出现偏食的情况后,需要进行检查的。会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体内缺乏锌钙等元素导致的现象。这时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体内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及时了解病人体内营养物质成分含量,可以更好的对上述病情进行正确的治疗。

出现孩子偏食等情况,建议保持按时体育活动的好习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6 08:08:40

  • 龙葵
    回复
    2024-05-16 08:08:40

    首先要找到孩子不吃饭的原因,其次允许孩子争辩但是要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正确引导孩子吃饭和表达。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总会给家长出一些难题。像爱挑食,爱顶嘴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多孩子身上会有的,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有这种问题,家长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

    一找到孩子挑食,不吃饭的原因。

    有些孩子是因为身体不舒服的原因,所以会选择不吃饭。家长要引起注意,不要认为孩子不吃饭是调皮的表现,所以当孩子突然不爱吃饭或者是很挑食,必须要带到医院去检查。如果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仍然挑食,那么就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

    二允许孩子在合理范围内争辩。

    ?孩子的思维没有那么成熟,所以有时候在言语上会出现顶撞父母的情况。父母不要一味的表现出很凶狠的态度,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在正确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争辩,这样有利于孩子在日后进行沟通,但是如果孩子表现的处处闻很针对,然后语言上也表现的非常不合理,那么父母就要及时阻止,并做出相应的惩罚,让孩子理解到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三正确引导孩子吃饭和表达。

    当和孩子唇枪舌剑过后,父母一定要再次进行教育,要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自己挑食是不正确的,这样对身体不健康。而且总是顶撞父母,这样的说话方式对以后的发展是不好的,会交不到朋友,然后对别人太凶,会被别人嫌弃。最后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综上所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一定要有理有据,而且要软硬磨合,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16 08:08:40

    家里再带三岁宝宝的时候,发现孩子不太爱吃饭,就连零食也不是特别的喜欢吃,家长应该考虑带孩子去医院里面做一个全方面的检查。看孩子究竟是因为消化不良的原因,还是因为孩子的食欲需要有所调整,三岁多的宝宝在吃饭的时候,都完完全全能够自主地完成吃饭的事情。但如果家长在家里边总是习惯性地喂孩子吃饭,发现孩子吃饭非常费劲时,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里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孩子不好好吃饭

    家长在家里边给孩子做饭的时候,发现各种花样的做给孩子吃,却还很难达到孩子的喜欢。孩子不仅不爱吃饭,连零食也不是特别的喜欢吃,家长就非常的着急,害怕孩子的身体发育营养缺失。不得不考虑给孩子带去医院里面检查,家长可以在家里边进行观察,看孩子的食欲究竟如何。如果孩子面对喜欢吃的东西时有明显的食欲,这证明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孩子可能是挑食

    有一些孩子从小因为吃好东西吃的比较多,所以间接的会直接影响孩子出现挑食的症状。家长在对待孩子挑食的问题时,就应该考虑给孩子做一些孩子比较喜欢吃的东西。经常做孩子喜欢吃的东西,等到日后孩子会明显地减少挑食的症状。在家里边可以多给孩子做一些青菜类的食物让孩子吃,让孩子多吃蔬菜,能够有效的吸收蔬菜中的营养物质。

    孩子的肠道消化问题

    家长在给孩子带去医院里面进行检查时,医生一定会先了解一下孩子的肠道消化问题,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出现肠道消化困难的原因。因为孩子经常性地待在家里边儿,吃东西不运动导致孩子消化会存在着积食的问题。只要把孩子积食的事情解决以后,孩子的食欲也会慢慢的上升,再给孩子做任何好吃的,孩子都不会出现挑食。

  • 紫苏
    回复
    2024-05-16 07:07:30

    作为父母,你有经历过突如其来的沮丧吗?


    比如:辛辛苦苦做好饭,孩子却不爱吃,或者吃几口就不吃了……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沮丧,不妨认真的看看这篇文章。



    儿童青少年挑食、偏食是一个让父母很头疼的问题,除了正视这个问题外,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是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平衡饮食这项技能。


    首先,正视问题。孩子挑食、偏食,原因很多:营养素缺乏,个人习惯、爱好,对食物的认知不到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了解、正视的。


    常见的由于营养素缺乏,如缺锌,会导致孩子食欲不振,这时,我们可以在医院的 健康 管理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去做专业的检查,排除原因。如果确实跟营养素缺乏有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就行。


    如果是个人习惯、爱好,对食物认知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挑食、偏食,我们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平衡饮食的技能。


    01

    平衡膳食到底是什么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平衡膳食主要包含以下6条:


    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推荐二:吃动平衡, 健康 体重

    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推荐五: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推荐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由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增补。各位父母也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看相应的膳食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 5岁)


    1.规律进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3.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保障 健康 生长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6 17岁)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 健康 饮食行为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在了解了平衡膳食的具体内容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动,培养平衡膳食技能。


    02

    培养孩子平衡膳食技能


    这里以学龄儿童为例,讲一下如何培养孩子平衡膳食的技能。在孩子2 5岁时,正是好奇、多动的时候,他们对外界的感知与关系也在飞速的建立。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选择和制作中,有利于建立孩子与食物的良好关系,增进孩子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为了培养孩子平衡饮食的技能,父母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打开他们对食物感知的大门。同时,通过长期、连续不断的、多角度的 健康 教育,告诉孩子,食物的特性有哪些,食物是如何成长的,如何从田间到餐桌……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好奇,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观念。


    在培养平衡饮食的过程中,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丰富有趣的小 游戏 ,目标激励,让孩子的技能,变得长远而持续,最终成为让他受益一生的 健康 生活方式。


    另外,有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早期的营养越全面,后期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会越低。所以,培养平衡饮食的技能,不仅仅关系到孩子挑食、偏食的单一问题,还关系到孩子的生命 健康 。


    以上,我们提到的都是通过引导孩子发现、 探索 食物之美,事实上,在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路上,我们父母还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的内容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言传身教。


    03

    不仅是引导,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


    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比如,看了动画片,会不自觉的模仿里面的动作。所以,在这里,我们的父母就要引起注意和重视了。当孩子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是不是我们曾经的某些话语、某个动作引起了孩子的误解,让孩子对食物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知。另外,如果父母也存在挑食、偏食的行为,那么,不妨和孩子一起培养平衡膳食这个技能。


    其次,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餐桌氛围和饮食环境。在餐桌上,我们提倡愉悦进食,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把美好的餐桌时光拿来批评教育孩子。就餐中,如果我们想和孩子交流,可以问一下孩子,最近有没有什么高兴的事儿,可以和我们分享呀,去聊喜悦轻松的话题,而不是严肃沉重的话题。


    每个人都是视觉动物,孩子也不例外。想让孩子培养平衡膳食的技能,食物的摆盘和配色也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改善食物的感官来刺激孩子的视觉、味觉、嗅觉很重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相比于青椒炒肉丝,彩椒炒肉丝,在视觉上给人的感受就会更加丰富,也更容易激发孩子的食欲。


    简单总结一下

    纠正孩子挑食、偏食,主要从这2个方面入手:


    1.在排除由营养素缺乏或者相关疾病因素引起的挑食偏食原因外,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平衡膳食技能。


    2.如何培养,建立孩子对食物的正确认知、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育儿 ,是一个长期而又伟大的过程,很庆幸,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多一个童年,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不断的成长,精进。

宝宝身上起小米粒疙瘩

宝宝挑食了得咋办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