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早产儿瘦小该怎么补?

时间: 阅读:2958
早产儿瘦小该怎么补?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9-18 07:38:16

当早产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建议父母可以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明确孩子身体中具体缺乏的因素,进行具体的补充,才能达到孩子恢复的目的。而且在平时的饮食生活中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多添加一些富含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来帮助孩子缓解身体瘦弱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5-17 03:03:48

    宝宝可以出院,说明你的宝宝一切都很健康。你不要太担心,宝宝毕竟早产,要精心呵护,相比较足月出生的宝宝,早产的宝宝吸收和消化能力都比较差,母乳是对早产的宝宝最好的。其实,只要宝妈的营养足够就行,这样宝宝也能慢慢的吸收营养。你不要过于担心,要慢慢来,宝宝还太小,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不行,一切不能过于着急,要慢慢等宝宝适应。如果你没有母乳,只能喝奶粉的话,一次不能冲泡过多奶粉,要少量多次喂养,这样有利于宝宝吸收的。

  • 紫苏
    回复
    2024-05-17 03:03:48

    爸妈一定要看!早产儿体质调理的中医解方早产宝宝身体许多器官还未成熟就出生了,容易有各种合并症,照顾与复健之路漫长又艰辛,中医能怎么帮忙早产儿呢? 早产儿常见问题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公克称为低体重,出生体重低于1500公克者称为极低体重,体重越轻代表身体各器官越不成熟,存活率相对减低,因许多器官还未发育完全,常见有以下问题:

    呼吸系统

    早产儿因肺部发育不成熟,出生时无足够的表面张力素,肺扩张不完全,容易有呼吸窘迫症候群,出现呼吸急促、甚至无法呼吸的情形。也可能因脑部中枢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而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形。

    因上述呼吸问题,有时需要使用到呼吸器,长时间使用呼吸器与氧气,会对肺部造成的伤害,出现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即使出院回家宝宝仍容易有痰多、反复喘鸣咻咻声,或出现缺氧,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问题,只要感冒,家长就要进入备战状况,需要经常拍痰、抽痰,并随时注意宝宝呼吸状况。

    心血管系统

    最常见是动脉导管未闭合,目前药物帮助导管关闭的治疗效果不错,如果药物无效,病情不佳,则需要心导管手术治疗,后续也需追踪检查。

    肠胃道系统

    早产儿的肠道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功能差,也比一般宝宝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问题,肠道黏膜未成熟、肠胃蠕动差,容易并发坏死性肠炎,出现肠穿孔或是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早产儿大脑脑室周围的血管脆弱,容易出现脑室内出血,也可能有脑部缺氧而出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若损伤严重,后续可能有发展迟缓或脑性麻痹的问题。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眼底视网膜血管发育未成熟,血管容易扭曲、变形,出现不正常的血管新生,甚至视网膜剥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日后也容易让宝宝有青光眼、斜视、高度近视、弱视等问题,一定要定期做视力检查与追踪。

    中医对早产儿的看法

    中医古籍中并无「早产儿」名词的记载,但从症状表现来看,属于中医「胎弱」、「胎怯」的范畴,为胎儿一出生即出现体重低下、体质虚弱的状况。古书上有详细记载胎怯,《小儿药证直诀》:「生下面色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此处的形容与早产儿出生时的情形类似。

    生命的原始物质是「精」,胎儿是由父母之精而成,父母身体强壮,肾精充足,胚胎则健康。造成胎怯的原因与父母精气不足或怀孕过程失于照护有关,如果父母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嗜好饮酒、房事过度、情志失调,都有可能使得胚胎的元阳不足,容易出现早产。

    早产儿五脏容易不足,而出现各种问题,「肝」与眼睛、指甲、肌腱韧带的形成有关,肝气不足则有视力问题、指甲容易脆裂无光泽、四肢容易抽筋。「心」与我们的心血管、神志有关,心气不足则容易面色紫黑发绀,意识不清、四肢冰冷。「脾」与吸吮喝奶、消化吸收、肌肉生成有关,脾气虚则不欲吮乳、肌肉瘦弱无力、体重低下,「肺」与呼吸、哭声、皮肤的生成、免疫力有关,肺气虚则呼吸短浅、哭声细弱、皮肤薄松弛、反复呼吸道或皮肤感染。

    「肾」和脑与中枢神经、骨头、牙齿与头发的生成有关,肾气不足则容易脑水肿、头颅开解、骨折、牙齿生长缓慢、毛发稀疏。

    治疗上会依据早产儿不同脏腑亏虚的情形来治疗,临床又以脾、肾两虚最为常见,故治疗会着重「肾」、「脾」的调补,「肾」储藏精气,是生命根本的来源,为先天之本,早产儿先天之本不足,身体各部分尚未成熟就出生,治疗以补肾益精,温补元阳,常用熟地、枸杞、山药、山茱萸、杜仲…等药物,「脾」是运化人体营养物质、水谷精微的重要器官,是后天之本,早产儿消化吸收差,使得后天所需的能量来源不足,应健脾补脾,常用黄耆、人参、白术、茯苓、干姜…等。要请家长注意的是,不要听信民间的偏方,如:红婴水、八宝粉,反而有害无益,有些家长会自行购买西洋参粉、鹿茸粉…等为宝宝进补,有些中药,特别如人参、附子、紫河车、鹿茸,在孩子身上使用的时间与剂量均需拿捏准确,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反而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建议咨询中医师后再给孩子服用。

    有哪些问题也能寻求中医帮忙?

    早产儿出生之后治疗,往往需要多方的协助,有哪些问题是可以寻求中医一起帮忙的呢?

    肠胃问题、消化不良、身材瘦小

    肠胃消化吸收差,身高体重自然很难上升,这些问题常与中医脏腑的脾胃、肾有关,治疗除了温补脾肾,还可以搭配开胃消食、行气和胃的中药,促进食欲、增加肠胃的蠕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显示中药对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是有帮助的。

    反复呼吸道感染

    特别在一些有早产儿慢性肺疾病的宝宝身上,反复感冒是很常见的问题,只要感冒就容易出现喘鸣声或痰多的情形,容易感冒与肺气不足有关,肺主卫外,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肺气虚则对外的免疫力则不足;痰多则与肺、脾不足有关,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气不足则痰容易存在肺中不易排出,脾气不足则无法将痰代谢出去,加强正气与补肺、脾之气,在这类的宝宝身上很重要。

    脑部缺氧受损,合并脑性麻痹

    研究显示对于脑性麻痹的孩子,复健加上针灸比单纯复健,在整体发展和肢体肌张力更有帮助。早产宝宝若合并有脑性麻痹的问题,可以及早接受针灸一起治疗,宝宝的针灸会以浅刺、快速进针出针,不留针的原则来治疗,头皮针会在宝宝囟门完全密合后开始,越早接受治疗,对宝宝的帮助越大。

    爸妈一定要看!早产儿体质调理的中医解方 揉揉小手、捏捏背,帮助早产宝宝健康成长

    以下推拿 *** 手法,是以补脾肾为主,爸妈每日可以帮宝宝做 *** , *** 除了能调补气血、疏通经络外,也能增进彼此的亲子关系,是很好的保健方法。

    补脾经:健脾补气

    脾经: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方法:由拇指远端往近端推100下。

    揉四横纹:行气、开胃除胀。

    四横纹:手掌第二至四手指,靠近手掌端的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使用大拇指按揉第二到四指的四横纹处,约100下。

    揉肾俞:补益肾气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摸到髂嵴延伸到中央脊椎处为第四腰椎,往上数两节,为第二腰椎)旁开1.5寸。(1.5寸:由肩胛骨内侧缘至脊椎一半的距离)

    操作方法:使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按揉肾俞,50~100下。

    捏脊:调阴阳、理气血、通经络,培补元气

    操作方法:使用双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沿着脊椎骨两旁,轻轻捏起皮肤,沿着背脊骨自下而上,连续5~10遍。

    赖琬郁

    学历:中国医药学院中医学系中西医双学士,中西医师

    经历:长庚纪念医院中医部住院医师、总医师、林口长庚儿童医院西医儿科部训练、长庚纪念医院中医内儿科主治医师

    现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儿科主治医师、台湾中医儿童暨青少年科医学会常务理事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7 03:03:48

    在营养方面,胎龄小、体重轻的早产儿,母乳喂养时还应加入母乳强化剂来增加蛋白质和热量及微量元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喂食早产儿奶粉。母乳营养丰富,是宝宝们最佳的食物。一些早产儿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添加早产儿奶粉,只有足够的营养和热卡才能满足早产宝宝快速的生长。

    早产儿体重增长过快,营养供给要及时,能母乳尽量母乳,住院时,可以坚持妈妈挤出奶由护士去喂。坚持母乳对孩子是个更好的选择。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如何有效的帮助早产儿实现追赶型生长发育的同时又降低高风险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率,早产儿的出院后科学合理喂养尤为重要。早产哺乳母亲的乳汁营养成分与足月基本一样,完全适合早产儿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他们的营养储备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他们的胃肠道还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产的宝宝需要特别对待。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胃排空慢,容易出现哺乳困难,容易发生呕吐腹胀腹泻。早产儿也应酌情尽早母乳喂养,目前主张早期,从微量逐渐增加到足量的喂养方法。

    有的早产儿刚开始时不喜欢使用奶嘴吃奶,会吐奶,吃奶时会出现呼吸暂停、打嗝或哭闹,甚至吃奶吃到一半就睡着了。然后在下一次喂养时,他又可以吃得很好。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较,早产儿处于一个绝对弱势群体,首先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全,比如心肺功能差,全身皮下脂肪菲薄,肌肉少,全身毳毛多等等,这一系列因素。

  • 空青
    回复
    2024-05-17 02:02:38

    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轻,生长发育可能会比足月儿慢一些。但是在1岁后,如果孩子仍然很瘦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营养是否充足:早产儿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发育,因此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是否充足。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制定适合孩子的饮食计划。


    2.运动量是否足够: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等,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3.是否有慢性疾病:有些慢性疾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孩子长期瘦小,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慢性疾病的可能。


    4.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或者环境因素导致心理问题,影响食欲和生长发育。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对于早产儿1岁后仍然瘦小的情况,家长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新生儿黄疸高用什么药?

新生儿注射卡介苗有什么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