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低血糖症有什么影响?

时间: 阅读:2363
新生儿低血糖症有什么影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9-18 09:12:01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对大脑的神经发生损害的,所以,如果有这样的病症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以免其血糖过低而引起脑部或是全身性的病症,这样的病症应该是去医院住院治疗为宜,通过补充葡萄糖或是通过特殊的治疗办法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使本症得到治愈,不再发作。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7 04:04:27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7 04:04:27

    “宝宝刚刚睡着时突然抽搐1次,出生3天,吃奶差,医生帮我看看宝宝怎么了?”一名妈妈焦急地询问医生。

    清远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潘燕霞介绍,宝宝长时间嗜睡、不喝奶、多汗……很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由于大多数的新生儿低血糖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常常会被家长忽视,最终引发脑损伤等严重后果。

    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损害

    潘燕霞介绍,新生儿低血糖是由于机体葡萄糖的摄入和消耗不平衡所致,与年龄较大的婴儿、儿童、成人相比,新生儿出生后发生低血糖现象较为常见。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动员肝脏储存的葡萄糖,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但部分新生儿由于不能适应宫外生活,对血糖不能适当调节,可发生暂时性或严重性低血糖。

    目前,我国较为公认的新生儿低血糖标准:不论胎龄和日龄,低于2.2mmol/L,诊断为低血糖;而低于2.6mmol/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

    暂时性低血糖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不超过新生儿期,多数病例为出生后暂时性低血糖,主要与糖摄入过少、糖消耗过多、胎儿期糖原储存不足等有关。而持续性低血糖时间较长,可能至婴儿或儿童期,主要病因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内分泌疾病、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

    “大多数新生儿低血糖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潘燕霞说,新生儿低血糖还分为无症状型和症状型,无症状型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症状型患儿会出现嗜睡、食欲差、喂养困难、发绀、呼吸暂停、面色苍白、低体温,甚至烦躁、抽搐等。

    “葡萄糖是大脑代谢的主要能源来源。”潘燕霞说,婴儿的大脑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当葡萄糖供应缺乏时,大脑极易受到伤害。她提醒,新生儿低血糖不论患儿有无症状均应及时治疗,因为血糖越低、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

    需要住院监测治疗

    相关资料显示, 健康 足月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5%,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5%—25%。潘燕霞解释,这与早产儿在母亲子宫内时糖原贮存不足有关,肝糖原的贮存主要发生于孕后期,并与宫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而早产儿出生的早,相对足月儿体内肝糖原的贮存量就少,如果出生后开奶延迟或摄入不足就易发生低血糖。

    此外,新生儿低血糖还常见于新生儿感染,感染时机体的糖代谢率增加,平均葡萄糖消耗率比正常儿增加,而感染时患儿的摄入、消化、吸收能力均减弱,则容易导致低血糖症。潘燕霞还提到,足月低体重儿、巨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患先天性疾病婴儿也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

    “如果进食后效果欠佳,都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潘燕霞说,无症状性低血糖能进食者可先进食配方奶10ml/kg,不能进食者再静脉输注葡萄糖,动态监测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先给予一次剂量的10%葡萄糖2ml/kg静注,葡萄糖持续静脉维持,动态监测血糖;持续性低血糖则需要药物治疗,帮助血糖水平的恢复。

    如果是顽固性或反复性低血糖,可进行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查明病因,从而针对性治疗。

    潘燕霞表示,其实大部分新生儿低血糖预后良好,但持续反复的低血糖可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的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低血糖应早期预防、尽早发现及治疗。

    链接

    日常预防要点

    1.孕产妇在产前及产程中最好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既可以补充体能,又可以给婴儿输送更多的营养成分。如果产妇在怀前或孕程中发现血糖高,要及时就诊。

    2.对于可能发生低血糖高风险的婴儿,要尽早开奶,新生儿在生后30分钟即可开奶,建议母乳优先。如果婴儿一直沉睡不醒,每隔2—3小时要把婴儿叫醒及时喂奶,因为婴儿低血糖状态时往往表现为嗜睡,若延误喂养,容易引起低血糖。

    3.注意保暖,寒冷可能会加重新生儿低血糖。

    4.有高危因素或曾因低血糖症住院的婴儿,要谨慎留意婴儿状态,合理间隔哺乳,当发现婴儿有精神反应不好、嗜睡、拒乳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低血糖没有典型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家长应该多注意观察,有低血糖发生时,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文/图:陈之瑜 彭可明 何京鸿 清医宣 刘秋宜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7 03:03:17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疾病分类4疾病概述 4.1临床表现4.2诊断 5疾病描述6症状体征7疾病病因8诊断检查9治疗方案10预后及预防11特别提示附:1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穴位 1拼音

    xīn shēng ér dī xuè táng

    2英文参考

    hypoglycemia of newborn

    Neonatal hypoglycemia

    3疾病分类

    儿科

    4疾病概述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等。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病变,临床上出现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低血糖原因?:1.一过性低血糖?? 2.持续或反复发作低血糖? 3.医源性低血糖

    4.1临床表现

    :表现为反应低下,哭声弱、拒奶且吸吮并,肌张力低下,苍白、低体温、呼吸不整、暂停、青紫等,严重者出现震颤、惊厥、昏迷等,发病在生后1~2天内居多,结合血糖监测可作诊断。

    4.2诊断

    :母亲糖尿病史、妊娠高血压史、新生儿窒息、早产、足月小样儿、严重感染、硬肿症、溶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史;有胃肠外营养或用氨茶堿史等应定时监测血糖。

    治疗补糖,持续或反复严重低血糖加用氢化可的松,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使用氨茶堿及皮质激素时要监测血糖。

    5疾病描述

    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浓度有一段自然下降继而上升的过程,并且许多低血糖的新生儿并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长期以来低血糖的定义一直未完全统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血血糖<2.2mmol/L应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而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

    6症状体征

    大多数低血糖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颤抖、震颤、甚至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经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上述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称“症状性低血糖”。

    7疾病病因

    1、暂时性低血糖? 指低血糖持续时间较短,不超过新生儿期

    (1)葡萄糖储存不足:主要见于①早产儿:肝糖原储存主要发生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因此,胎龄越小,糖原储存越少,②围生期应激:低氧、酸中毒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 肝糖原分解增加,加之无氧酵解使葡萄糖利用增多,③小于胎龄儿:除糖原储存少外,糖异生途径中的酶活力也低,④其他:如低体温,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常由于热卡摄入不足,葡萄糖利用增加所致。

    (2)葡萄糖利用增加(即高胰岛素血症)主要见于①糖尿病母亲婴儿:由于宫内高胰岛素血症,而出生后母亲血糖供给突然中断所致;②Rh溶血病:红细胞破坏致谷胱甘肽释放, *** 胰岛素浓度增加。

    2、持续性低血糖,指低血糖持续至婴儿或儿童期

    (1)高胰岛血症:主要见于胰岛细胞增生症,Beckwith综合征、胰岛细胞腺瘤。

    (2)内分泌缺陷:如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皮质醇缺乏,胰高糖素缺乏,生长激素缺乏等。

    (3)遗传代谢性疾病:①碳水化合物病:如糖原累计病Ⅰ型、Ⅲ型,②脂肪酸代谢性疾病:如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③氨基酸代谢缺陷:如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亮氨酸代谢缺陷等。

    8诊断检查

    1、血糖测定? 高危儿应在生后4小时内反复监测血糖,以后每隔4小时复查,直至血糖浓度稳定。由于纸片法检测简便、快速、无创、可作为高危儿的筛查,但确诊需依据化学法(如葡萄糖氧化酶)测定的血清葡萄糖值。须注意:①取标本后应及时测定,因室温下红细胞糖酵解增加,血糖值每小时可下降15—20mg/dl,②由于新生儿红细胞多,且其中还原型谷膀甘肽含量高,红细胞糖酵解增加,故全血糖值较血清糖低10—15%,当血糖值<30mg/dl时,这种差异更大。

    2、持续性低血糖者应酌情选测血胰岛素、胰高糖素、T4、TSH、生长激素、皮质醇、血、尿氨基酸及有机酸等。

    3、高胰岛素血症时可作胰腺B超或CT检查,疑有糖原累积病时可行肝活检测定肝糖原和酵活力。

    9治疗方案

    由于并不能确定引起脑损伤的低血糖阈值,因此不管有无症状,低血糖者均应及时治疗。

    1、无症状性低血糖并能进食者可先进食,并密切监测血糖、低血糖不能纠正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按6—8mg/(kg.min)速率输注,4—6小时候根据血糖测定结果调节输糖速率,稳定24小时候逐渐停用。

    2、症状性低血糖:可先给予一次剂量的10%葡萄糖100mg/kg(1.0ml/kg)按每分钟1.0ml静注,以后改为6—8mg/(kg.min)维持,以防低血糖反跳。每4—6小时监测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值调节输糖速率,正常24小时候逐渐减慢输注速率,48—72小时停用;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或泼尼松(强的松)1—2mg/(kg.d)口服,共3—5天,可诱导糖异生酶活性增高,极低体重早产儿对糖耐受性差,输糖速率>6—8mg/kg/min易致高血糖症。

    3、持续性低血糖:葡萄糖输注速率常需提高至12—16mg/(kg.min)以上才能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还可①静脉注射高血糖素0.02/kg,间断给药,或10μg/kg/h静脉维持,②高胰岛素血症可用二氮嗪,每日10mg/kg最大剂量<25mg/kg,分3次口服,胰岛素细胞增生症则须作胰腺次全切除,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给予特殊饮食疗法。

    10预后及预防

    1、避免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如寒冷损伤),高危儿定期监测血糖。

    2、生后能进食者宜早期喂养。

    3、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可给10%葡萄糖静脉滴注,足月适于胎龄儿按3—5mg/(kg.min),早产适于胎龄儿以4—6mg/(kg.min),小于胎龄儿以6—8mg/(kg.min)速率输注,可达到近似内源性肝糖原产生率。

    11特别提示

    孕妇合理进食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程前后应适当进食,少食多餐,以富含热量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果汁、藕粉、稀面条、稀饭等。当产妇因情绪紧张、焦虑而缺乏食欲或畏惧进食时,可给予5%~10%葡萄糖静脉注射。剖宫产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与孕妇禁食时间长和术中补盐多于补糖有关。对此,术前给孕妇注射5%~10%葡萄糖,可提高其产时血糖浓度,有利于改善宝宝对糖的需求。此外,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应及早开奶,尽可能在产后30分钟就给孩子喂奶,同时产妇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尽早进食,以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穴位 胃脘下俞

    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在胃脘下俞埋线,可以降低血糖,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

    胃管下俞

    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在胃脘下俞埋线,可以降低血糖,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

    胃下俞

    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在胃脘下俞埋线,可以降低血糖,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

    胰俞

    善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在胃脘下俞埋线,可以降低血糖,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

    准头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是有用的?

新生儿肺炎的表现是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