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喝水多有问题吗

时间: 阅读:9051
宝宝喝水多有问题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10-13 16:42:40

宝宝喝水多,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出现喝水多的情况,这可能是外界的环境温度比较高,导致体内的水分流失过快所引起的。

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是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的,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在平时要避免长期憋尿,以免引发尿道炎等方面的疾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17 17:17:24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7 17:17:24

    多喝水有益健康?小心宝宝水中毒!有句广告台词是「多喝水没事、没事多喝水」,但对肾脏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婴儿来说,可不是这么一回事!喂宝宝喝水,除了看年龄,更要控制分量,否则一旦喂宝宝喝太多水,恐怕会让孩子产生水中毒的危机…

    1岁以下孩子的肾脏就像一个设备俱全但操作技术还不纯熟的工厂,虽然该有的配备都有,却无法发挥完整功能,必须经过2、3年「技术成熟」以后才能正常运作。正因如此, 喂宝宝喝水必须特别小心,除了控制水量,也要兼顾水的品质 ,以免对肾脏造成伤害。

    4个月前喂宝宝喝水 恐让孩子水中毒!

    彰化基督教儿童医院儿童肾脏科主治医师吴劭彦表示,喂宝宝喝水,时间点很重要。 4个月以下的宝宝三餐皆以ㄋㄟㄋㄟ为主食,可以从奶水中获得足够的水分,不需要额外喝水 ,如果在宝宝未满4个月之前喂水,或在宝宝仍以奶水为主食,副食品吃得不多的情况下喂太多水,宝宝有可能会水中毒(4个月以下的宝宝只要喝300~500的纯水就可能会水中毒)。水中毒轻则嗜睡、头痛、呕吐,重则抽搐、痉挛、昏迷,宝宝甚至有可能会死亡。喂宝宝喝水前一定要先评估宝宝的饮食状态,以免造成危险。

    水中毒

    人一次喝进太多水会让肾脏来不及将水分排出,使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此时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渗透压低,水分为了平衡往细胞内移动,会让脑细胞肿胀,引发头痛、倦怠、嗜睡、抽筋等症状,这种状况即称为「水中毒」。

    担心宝宝水喝不够?先观察尿液状况

    宝宝开始摄取副食品以后,可以在奶瓶或学习杯中装1、200的水,在宝宝用完餐或外出活动后喂他喝一点 。如果不确定孩子喝的水是否足够, 4个月~1岁可以观察孩子尿液的份量、颜色及气味 ,水分充足的宝宝通常3、4个小时会换一次尿布,尿液颜色为无色、透明或浅黄,并会散发淡淡的尿味。如果宝宝连续3、4个小时都没有排尿,之后尿尿颜色很深、味道浓又臭,代表水喝得不够,需要补充更多水分。

    1~3岁活动量增加,此时要判断孩子喝的水是否足够,除了要观察尿液颜色,也要观察排便状况 。水喝得够多的孩子通常会拉出软条状的便便,如果孩子的便便比较干硬,甚至出现便秘的情形,代表水喝得不够。如果孩子每天喝很多水,便便还是又干又硬,有可能是消化出了问题,最好赶快到儿童肠胃科检查。

    发烧、咳嗽、高温 才需要额外补水

    平常只要根据宝宝排尿排便的状况弹性调整水量,不用额外补充水分,除非宝宝感冒发烧、剧烈运动或在夏天外出游玩,才需要另外替宝宝补水。

    吴劭彦医师分析, 发烧 时无感性水分(insensible water loss)?失的量增加,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才不至于脱水。 感冒咳嗽 时喉咙会红肿疼痛并分泌大量痰液,需要透过水做为介质来缓解痛感、稀释痰液,帮助身体将痰咳出来。 夏天外出 如果不随时替宝宝补充水分,宝宝恐怕会中暑,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发红干燥、食欲降低、活动力变差、烦躁不安、哭闹不休等症状。

    无感性水分流失

    人体流失的水分型态可分为有感性水分(sensible water loss)与无感性水分(insensible water loss),前者主要透过肾脏或大肠以尿液、粪便的形式排出,后者则是经由皮肤或肺脏以汗水、呼吸的形式排出。

    那,喝白开水跟矿泉水,有一样吗?

    多喝水有益健康?小心宝宝水中毒! 白开水vs.矿泉水 哪一种较营养?

    市售矿泉水种类相当多元,有的标榜可以让身体酸碱平衡、形成碱性体质,有的提供纯水缺乏的矿物质,有的则声称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这些水是否比白开水更能带给宝宝营养?吴劭彦医师表示, 人体本来就具备酸碱平衡的机制,会自动将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 ,不会因为喝了碱性水就让体质偏向碱性,不必特别让宝宝喝碱性水。

    至于矿物质水,因为水的矿物质含量并没有比食物高,平常只要让宝宝均衡饮食、固定增加副食品的摄取量,宝宝就能获得身体所需的矿物质。虽然气泡水的确有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但婴幼儿肠胃功能尚未成熟,喝气泡水很容易胀气,相较之下,白开水最安全也最健康,平常给孩子喝的水最好还是以白开水为主。

    如何制作适合宝宝喝的好水呢?平常在家选用合格的饮水机或滤水器,定期更换滤心,将过滤后的干净纯水煮沸、冷却,就可以让宝宝饮用。外出使用公共饮水机前,参考饮水机两侧贴的检附表格,确认机器有定期更换滤心,也可以放心给宝宝饮用。

    养成宝贝喝水习惯 先从转换副食品做起

    说了这么多,如果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吴劭彦医师表示,人类是陆生动物,本来就不爱喝水, 要让孩子养成喝水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逐步将主食从ㄋㄟㄋㄟ转换到副食品,当孩子降低奶量、增加副食品的摄取,身体自然会对水分产生需求 。此外,避免让孩子接触果汁、蜂蜜水等含糖饮料。

    让孩子只能透过白开水补充水分,也可以有效让孩子养成喝水的习惯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可以用形象化的字眼向孩子具体说明喝水的好处,比方「喝完水水,肠子会清洁溜溜,便便也不会卡在肠子里出不来,身体会很舒服喔!」引导孩子观察身体的状况,体会喝水带来的舒服感觉,孩子自然会爱上喝水。

    预防慢性病、儿童肥胖症 喝水就对了!

    水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维持生化平衡、保护关节,并清洁肠道、泌尿道的菌丛,从小让宝宝养成喝水的习惯,可以有效降低便秘及泌尿道感染的风险。

    此外,许多国内外的研究报告都指出,现代许多文明病都与过度摄取含糖饮料有关,如果能让孩子从小远离含糖饮料,以白开水做为主要水分来源,孩子未来成人以后罹患慢性病、肥胖的机率会大幅降低,生理机能也能维持在相对健康的状态。

    Q1尿液颜色偏红,一定是血尿?

    A:不一定。有些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会因为肾脏浓缩尿液的功能尚未成熟、奶量不足而排出淡粉红色的尿酸结晶尿;吃樱桃、甜菜、红色火龙果、石榴等水果也会排出淡红色的尿液,这些尿液虽然看起来红红的,但并不是血尿。

    Q2 尿液出现泡泡,就是蛋白尿?

    A:虽然蛋白尿会让尿液产生泡泡,但尿液出现泡泡不一定是蛋白尿,如果发现宝宝的尿液含有泡泡,应该到医院做尿液检查,不要自行揣测。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7 16:16:14

    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需要量约为2500毫升,而儿童生长代谢旺盛,加之组织细胞增生时蓄积水分多,故需水量比成人多,一般每公斤体重需水约50~160毫升。然而儿童的各水代谢器官功能还未完善,调节和代偿功能差,容易出现水代谢障碍,若让孩子喝水过多则会影响其健康。
    造成水中毒:儿童若1次或多次饮用过多的水,而肾脏对过多的水分又未能及时排出,便会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先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继而水分进人细胞内,导致细胞内、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轻者可出现头昏脑胀、疲乏懒动;重则出现神志恍惚、意识障碍。
    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儿童剧烈活动后立即喝水易引起胃肠损伤或功能紊乱。因剧烈活动后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大部分血液集中到肌肉中去,大量喝水后水分在胃肠道积聚,会使人产生闷胀感。由于水分过多,冲淡了胃内消化液,使消化功能减退,食欲降低,久而久之,还会引起胃粘膜病变。
    增加心、肾脏负荷:喝水过多,使血容量急剧增加,正在工作的心脏负担加重,须进行强有力收缩才能代偿。而肾脏在短时间内排泄出较多水分,亦会消耗能量。反复如此工作,心、肾也会"疲劳",使其功能减退。
    引起尿频和遗尿症: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排尿的调节功能还不稳定,若喝水太多,可使排尿"开关"失灵,导致尿频或遗尿。儿童在欲排尿时受到惩罚不能及时排尿,还可出现神经性排尿困难。家长对儿童饮水量应适当控制,根据儿童心理需要量,一般每日饮水量应为:1岁以下约700毫升左右;2-3岁780毫升左右;4-7岁约950毫升左右;8-9岁约1050毫升左右;10-14岁约1100毫升左右,其余可从食品中获得。此外应根据气候、季节、活动强度等情况酌情调整。

宝宝脸颊有疹子红色的

孩子偏食是不是坏习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