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吃梨子腹泻正常吗

时间: 阅读:2749
宝宝吃梨子腹泻正常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14 22:53:05

宝宝吃梨子腹泻是不正常的。梨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体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适当的吃梨子,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腹泻情况。

如果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考虑跟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需要遵医嘱使用具有止泻作用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等。在治疗期间,也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9 22:22:09

    宝宝能吃梨吗?梨有清热解毒,帮助消化的功效,宝宝可适当吃些,不宜过量,以免引起宝宝腹泻等不适。宝宝4个月就可以开始吃梨了,但建议从梨汁开始添加,8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吃蒸熟的梨糊。

    宝宝能吃梨吗

    梨鲜甜可口、香脆多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梨有清热解毒,帮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宝宝可以适当吃的,不过不要过量,以免引起宝宝腹泻等不适。

    宝宝可以吃梨的年龄是:(最早4个月大)或者6-8个月大。对于6个月大的宝宝来说,第一次吃水果,梨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想给还不满6个月大就开始吃固体食物的宝宝吃梨的话,则需要用蒸的方式把梨煮熟。通常建议用这种方式给8个月以下大的宝宝吃梨,因为“蒸”这种方法能帮助降低水果中的糖分和高纤维。然而,由于梨本身在消化系统中就已经是比较温和的,而且最开始梨的水分很充足,所以妈妈要周全的考虑到你宝宝消化系统的承受能力,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

    宝宝吃梨有什么好处

    梨中含有丰富的纤维,钾元素和维生素C。和其他水果一样,丰富的纤维会很好的帮助宝宝从小降低患癌症的机率和得心脏疾病的风险,也能保持身体健康和胆固醇平衡。

    梨是很好的水果,在宝宝的肠胃里会很容易被消化,它能帮助治疗和减缓宝宝的便秘症状。

    梨中不包含钠元素、饱和脂肪或者是胆固醇。它包含两种类型的糖,葡萄糖和果糖。一个梨的营养价值很高,这意味着它每卡路里包含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不是每单位的营养物质包含更多的卡路里。

    寒冷的冬季气候干燥,宝宝易患感冒咳嗽,可以给宝宝经常做些梨粥喝,或是用梨加冰糖炖水喝,因为梨性寒,可润肺生津、清肺热,从而止咳祛痰,但宝宝腹泻时不宜吃梨。

    宝宝消化不良时,可吃加温的熟苹果泥,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等收敛物质,能够止泻通便。

    宝宝吃梨的注意事项

    有些时候,妈妈在喂给宝宝固体食物之前可以要事先咨询一下宝宝的儿科医师,因为有一些食物并不适合宝宝吃。在喂食梨的时候有以下两点是需要妈妈注意的:

    1、喂给小婴儿时一定要削皮。

    平常情况下吃梨不需要削皮,梨皮在人体中是很容易被消化的。但如果喂食对象是不满6个月的婴儿,则一定要削皮,这样可以确保不会给宝宝的肠胃带来负担。而且现在果皮上会有农药残存,削皮是一个好选择。

    2、宝宝是吃生梨还是熟梨?

    做为一种婴儿食物来说,梨非得煮熟了才能给宝宝吃吗?实际上,梨并不是一定需要被煮熟,但是当它们熟透了之后,就会变得非常软而且很容易被做成光滑的果泥。如果进食辅食的宝宝不满六个月,就请用蒸的方式把梨煮熟。

    3、不宜喂食过度

    甜美味的水果深受宝宝们的欢迎,但是,具有丰富营养的水果,但也并非吃得越多才好。如梨是凉性水果,并不宜多吃,所以,妈妈不宜一次性给宝宝喂食过多的梨,否则易导致宝宝腹泻。

    4、种类不宜过多

    有些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可能会一起添加多种水果。水果虽然好,但给宝宝吃也要适度,每天给宝宝吃的水果不要超过三种,并且控制量。建议每次给宝宝的水果量宜为50-100克,并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

    5、在两餐间为宝宝准备水果

    有的家长喜欢从早餐开始,就在餐桌上摆放一些水果,以供宝宝在餐前或餐后食用。还有,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加上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若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以至于引起便秘。因此家长应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后,这样可让宝宝把水果当做点心吃。

    宝宝吃梨的做法

    梨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B、C、D、E和微量元素碘,适量食用,可以清心润肺、生津降火,下面介绍两款给宝宝吃梨的食谱,爸妈赶快来学一学吧!

    【蒸梨】

    原料:水晶梨1个,川贝母2克, 陈皮2克,冰糖10克,糯米15克。

    制作:

    1、把梨从蒂下1/3处切下、当盖并挖去梨心,川贝母研成细粉,陈皮切丝,糯米蒸熟,冰糖打成屑;

    2、把糯米饭、冰糖、川贝粉、陈皮丝装入水晶梨内,加入清水在蒸杯内(约150毫升水);

    3、把盛梨的蒸杯放在武火上蒸45分钟即成。

    提示: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并伴细菌感染、发热、咯痰时,食用蒸梨效果较好。它可润肺化痰,配合川贝、陈皮功效倍增。加些糯米和冰糖呢,还可补益厌食的宝宝对营养的需要。

    【炸梨】

    原料:熟糯米饭200g,红豆沙50g,鸡蛋1枚,梨1个,面包屑,白砂糖少许。

    做法:

    1、将熟糯米饭中间加上红豆沙馅后团成梨形状。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想像,塑造其他形状。

    2、依次在糯米梨上蘸匀一层鸡蛋液和面包屑。

    3、中火烧热锅中油,将糯米梨放入小火慢慢炸制成金黄色,然后取出沥干油。

    4、在糯米梨的顶部插上牙签做梨的把儿,这样很形象,而且吃的时候还不用手,比较卫生。

    提示:颜色金黄可增加宝宝的食欲。梨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9 22:22:09

    梨中含有丰富的纤维,钾元素和维生素C,在宝宝的肠胃里会很容易被消化,它能帮助治疗和减缓宝宝的便秘症状。因此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喂点梨,如果进食辅食的宝宝不满六个月,一定要把梨煮熟才能给他吃,这样会比较容易消化。
    ?不宜喂食过度
    梨是凉性水果,并不宜多吃,所以,妈妈不宜一次性给宝宝喂食过多的梨,否则易导致宝宝腹泻。
    ?喂给小婴儿时一定要削皮
    平常情况下吃梨不需要削皮,梨皮在人体中是很容易被消化的。但如果喂食对象是不满6个月的婴儿,则一定要削皮,这样可以确保不会给宝宝的肠胃带来负担。而且现在果皮上会有农药残存,削皮是一个好选择。
    ?吃熟不吃生
    做为一种婴儿食物来说,梨并不是一定需要被煮熟,但是当它们煮熟之后,会变得非常软而且很容易被做成光滑的果泥。如果进食辅食的宝宝不满六个月,要用蒸的方式把梨煮熟。
    ?种类不宜过多
    有些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可能会一起添加多种水果。水果虽然好,但给宝宝吃也要适度,每天给宝宝吃的水果不要超过三种,并且控制量。建议每次给宝宝的水果量宜为50-100克,并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
    ??在两餐间为宝宝准备水果
    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加上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若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以至于引起便秘。因此家长应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后,这样可让宝宝把水果当做点心吃。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9 22:22:09

    宝宝吃蒸的梨会不会腹泻?

    ?宝宝,如果便秘的话,你可以给他吃一点的,如果宝宝现在还太小,没有超过五个月以上的话,那就不要给他吃了。

    宝宝吃梨需要注意什么呢?

    1、过量会腹泻

    宝宝都比较喜欢吃甜的东西,所以梨也是宝宝们所喜爱的,虽然梨的营养很丰富,但是梨的寒性比较大,宝宝体质较弱,吃多了会受不了,很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宝宝吃梨一定要适量。

    2、梨最好削皮

    梨皮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比较脆弱,而且也怕梨皮上有残留的农药或者病菌,所以给宝宝吃梨一定要削皮。

    3、最好要煮熟

    生梨比较硬,也比较凉,如果宝宝的消化系统不好的话,吃了就容易拉肚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把梨蒸熟或者煮熟,也可以把梨做成梨泥,这样宝宝吃起来更放心,而且营养美味。

    4、两餐之间吃

    给宝宝吃梨的话,最好是放在两餐饭中间的时间吃,既不影响正常进餐,还能防治宝宝会饿,最重要的是补充营养。

    宝宝吃梨子拉肚子怎么办

    焦米粉也就是炒米粉,是对宝宝腹泻比较有效的食疗偏方,把米粉放在文火炒到米粉变得微黄,每次取用适量的米粉兑水和糖在煮沸后给宝宝喂食,可有效缓解腹泻。

    在宝宝拉肚子的时候要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千万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

  • 龙葵
    回复
    2024-05-19 21:21:59

    宝宝喝梨水会拉肚子。主要是因为梨子水本身是一种性寒凉的饮品,加之宝宝年龄太小,脾胃消化功能较弱,所以喝得太多,就会导致出现腹泻拉肚子的情况。

    所以宝宝喝梨水的时候,最好等到两周岁以后再喝。这样既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而且对宝宝身体健康发育也有好处。

宝宝发烧了都是高烧

猫叫综合征是怎么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