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腹胀第四天未好转

时间: 阅读:2743
宝宝腹胀第四天未好转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9-21 13:35:11

宝宝腹胀第四天未好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1、如果症状相对不是很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复方乳酸菌素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对应治疗。2、如果症状相对比较严重,已经出现了肠梗阻的情况,就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小儿科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3 00:00:54

    1 孩子腹胀的原因1、吞食过多的空气

    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2、消化不良

    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肠胃蠕动障碍

    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观察,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2 孩子腹胀不消化怎么办

    第一,首先作为家长的要时刻知道宝宝的身体状况,知道孩子吃过什么东西,当出现肚子胀的时候及早发现病因,对症下药,不能乱吃药,乱施招,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第二,既然宝宝消化不良,那么家长就可以给宝宝吃帮助消化食食物,当宝宝出现肚子胀了,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给宝宝吃些助消化的食品,或宜消化的食品,且尽量少量多餐饮食,直至宝宝肚子胀的症状消失,另外,忌辛辣饮食。山楂片等带酸的食物可以助消化,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红枣,山药,南瓜,土豆。

    第三,如果家长未能及时找出宝宝腹胀的原因,也无从下手,那么最好向医生求助。如果宝宝腹胀症状长时间未缓解,或者精神萎靡、脱水等现象,建议家长及时送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宝宝的病情。

    3 孩子腹胀的快速解决办法

    首先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再将我们的双手搓热,以肚脐为中心,掌心或者四指并拢贴合孩子腹部,先逆时针按摩,再顺时针按摩。

    摩腹的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孩子不适可能引发呕吐等现象,摩腹宜慢约2秒一圈,一般摩腹时间可以在5~10分钟左右。

    逆时针摩腹圈数与顺时针摩腹圈数要相同,比如逆时针摩腹200次,那么顺时针再转回来200次。

    功效:健脾益气,理气消食。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3 00:00:54

    宝宝腹胀怎么办

    总是会遇到照看宝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新手妈妈,缺少育儿经验,经常会被搞的焦头烂额。

    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室内温度: 24-26°C室内湿度: 40%-60%

    采用正确的姿势喂养宝宝调整喂奶姿势鼻尖对乳头,胸贴胸腹贴腹,身体呈一条直线宝宝呈头高脚低位。

    给宝宝按摩肚子掌心搓热按于宝宝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轻轻顺时针按摩。

    做排气操宝妈也可以给宝宝做做排气操,帮助缓解腹胀 !

    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宝妈门如果发现宝宝腹胀同时,还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如吃奶差、明显呕吐、大便异常、异常哭闹、体温异常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 紫苏
    回复
    2024-05-23 00:00:54

    胀气的一些主要诱因

    食物原因

    如果小宝宝肚子胀气得厉害,那么,父母们首先应检查一下他的饮食。

    如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进食。是不是你今天午饭吃了玉米或者是辛辣的凉面?也许它们正是下午让你宝宝肚子难受的罪魁祸首!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正是罪魁祸首的话,那么,哺乳的妈妈们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你日常的饮食中剔除掉,然后随时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的儿童肠胃病学专家、医学博士约瑟夫·莱维指出:“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是时好时坏的状况,便说明母乳不是孩子胀气的原因。”然而,如果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么,妈妈就应该远离那些有嫌疑食品一段时间,然后再进食。另外,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还包括大便稀、次数多、多泡沫、酸味重等现象),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

    如果你的孩子是用配方奶粉喂养的,那么,你可以调换其他牌子的配方奶粉试试。在选择奶粉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包装袋上印制的营养配方,那种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孩子的肚子胀痛。当然,即便是调换了奶粉,也至少得要两个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此外,某些固体食物也可能导致嗝气、腹胀。比如谷物粗粮(你是不是为了给宝宝增加营养,在他的辅食中添加了玉米羹、栗子泥等等?)、蔬菜(如豌豆泥、黄豆泥)等都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而再如苹果、梨、杏儿等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大多数纯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

    辨别让小宝宝腹胀难受的罪魁祸首,最好办法就是:每次用几天的时间将一种食物从宝宝的进食中减掉,观察婴儿如果反应,然后再慢慢重新引入这种食物。

    进食方式

    有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宝宝吃了什么,而是在于宝宝如何吃。

    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嘴与母亲乳房的位置摆放不适当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嗝气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而不是呈某种角度),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使用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吸入过量的空气。美国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的苏珊娜·纳尔森博士说:“孩子喝奶的时候,如果你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么明显的,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就不是很严密。”应试着将宝宝的头摆放成45度,并相应地使奶瓶保持倾斜,从而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如果宝宝的吞咽能力比较好,你也可以把奶嘴的孔不要扎得过大,以减少他喝奶的同时吸入大量的空气。

    哭闹的恶性循环

    宝宝情绪的萎顿往往会使他肚子的胀痛更形恶化。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儿科教授斯蒂芬·保罗韦奇就指出:“孩子在哭泣的时候会吞进大量的空气。”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宝宝开始哭闹,他往往会因嗝气而腹胀,而腹胀又会进而导致他身体的不舒服,以至于令宝宝更加哭闹不停。

    消解腹胀的简单方法

    帮助孩子打嗝

    试着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还有一些拍嗝的姿势,不是很常用,不过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将宝宝略微倾斜地搁置在你的前臂上,让宝宝的脸背着你,从而使他的的双腿骑跨在你的胳膊肘的同时,下巴被托放在你的手上。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是:让孩子仰卧在床,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之后至少一个半小时,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给宝宝按摩腹部

    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为了尽量避免我们上面说过的恶性循环,你可以试着把宝宝平放,将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有的国家和地区,父母们会使用一些专门用来缓解宝宝胀气的精油来辅助按摩。)

    简单的药物

    宝宝腹胀、腹痛,也是因为他们太小,胃肠的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妈咪爱”或者“乳酶生”,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消化。另外,在国外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在被使用,例如:有些国家的父母会使用自己的草药茶为一个月以上的宝宝缓解腹胀,调制一杯淡茴香茶,让它自然冷却,然后将20~50克的茶倒进奶瓶,给宝宝喝下去。虽然这种方法尚没有得到医学的证明,但在那里茴香茶被认为是具有缓解肚腹紧张的效用的,而且几个世纪来一直被他们用来帮助缓解孩子肚子的不舒服。

    宝宝肚子难受,不仅仅只是胀气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的腹痛,妈妈们要注意观察。下面是两种腹痛通常的表现。

    肠绞痛

    有25%的婴儿出现肠绞痛的状况。如果你的宝宝每次烦躁、哭闹至少持续3小时,一周出现的次数多于3次(甚至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出现),并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有3周,那么很有可能他的这种腹痛就是肠绞痛。这种腹痛会随着他的长大逐渐消失,一般的用来缓解胀气的方法也能帮他缓解这种腹痛。

    胃回流

    如果你的宝宝的吃饱之后不止一次地喷吐,并且显得没有什么胃口,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患有胃食管回流的疾病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22 23:23:44

    宝宝腹胀的时候,可以看到腹部鼓鼓的,孩子这时候往往食欲不佳,或者出现吐奶,打嗝,腹痛,便秘或者腹泻症状。小月龄的宝宝由于不会说话表达,因此往往出现哭闹或者睡眠不安,烦躁等现象。
    ?适当减少喂奶量
    这时候要注意适当减少孩子的喂奶量。
    ?轻柔按摩
    可以轻柔顺时针按摩孩子的小腹。
    ?服用益生菌
    也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缓解腹胀。
    ?就医检查
    如果宝宝持续腹胀没有缓解,且哭闹严重,精神状态不好,建议带宝宝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其他病症。

宝宝小嘴起水泡白色的

孩子不吃肉是偏食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