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本身呼吸和免疫功能与成人不一样,所以在症状上不会呈现出成人的咳嗽以及咳痰现象,大多表现为精神障碍或者萎靡不振,有时吃饭会出现哭闹,并且伴有便秘,小便不畅等。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出现,就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因为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肺炎:看发热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
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
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肺炎:看咳嗽和呼吸判断还是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肺炎:看精神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
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肺炎:听胸部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
听儿童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
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肺炎:看食欲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小儿得了肺炎,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
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症状一、发热情况。儿童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儿童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症状二、咳嗽和呼吸。判断还是是否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症状三、精神状态。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患了肺癌的孩子食欲会明显的下降的,特别是吃不了几口奶后就会有哭闹的现象。
早期发现儿童肺炎,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发生一例或多例肺炎时,要高度警惕肺炎,及时体检体温、发热,大部分发热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观察是否呼吸困难和咳嗽,咳嗽或气喘,且程度较重,甚至引起呼吸困难,嘴唇紫见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不好,容易烦躁、哭闹或嗜睡,惊厥是高烧状态,惊厥见饮食,如果孩子吃得明显少,不爱吃或不喝牛奶看睡觉,睡觉容易醒来,哭闹不安。这五个病例的发生,一个或多个合并的发生,要及时就医,高度警惕肺炎。
当婴儿患肺炎时,大多数都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持续两三天。使用解热药只会使体温暂时下降一段时间,效果后体温会再次升高。2-3天后,咳嗽变得更严重,呼吸迅速而浅,最高可达每分钟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息、窒息和呼气,喘息声有时不需要使用听诊器,只要靠近孩子就能听到,孩子们都很痛苦。
注意:有些婴儿可能发烧两天并已患肺炎,但有些婴儿可能发烧一周而未患肺炎。所以你不能仅仅通过发烧就知道孩子得了肺炎。咳嗽也是儿童肺炎的症状之一,如果婴儿咳嗽并伴有呼吸急促,则为轻度肺炎;如果出现咳嗽、呼吸急促、胸闷、严重肺炎;如果你患有中度肺炎,并伴有不能喝水和发绀,则病情非常严重。当然,这取决于医生根据症状和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和安排治疗。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