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身心发展有哪两个高速发展期

时间: 阅读:12344
儿童身心发展有哪两个高速发展期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0-19 12:25:01

一个是在婴儿时期长得是比较快的,另一个发育的高峰期,就是现在12~14岁之间就会进入到青春期的时候,到了青春期不止身体方面出现改变,心理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的比较叛逆,这时候家长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及时的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朋友的形式不要命令孩子。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14 13:13:13

  • 半夏
    回复
    2024-03-14 13:13:13

    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高速不均衡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儿童从出生到一周岁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心理发展的速度最快,而其他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一些。

    (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比如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一岁半以后有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比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都要快。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年龄阶段的不同速度和心理过程的不同发展的速度。

    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1、阶段性和连续性:某个阶段孩子显现出新特征后,到了另一个阶段就会取代旧的特征。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开始具有具体形象思维,但是仍然保留着幼儿阶段的感觉和知觉思维,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当下这个阶段,也要考虑如何为下个阶段的发展做准备。

    2、定向性和顺序性:发展的方向和顺序不可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等顺序,所以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可揠苗助长,在平时教学或者成长过程中不可超前超纲学习,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3、不平衡性:个体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速度,起讫时间和达到成熟的时期不同;个体同一心理机能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所以要抓住孩子的关键期并给与适当的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这方面的能力。

    例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速度,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他自己优势的地方,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文学,有的孩子喜欢摄影,有些不擅长英语,有些不擅长数学,这些都是孩子存在着差异。

    就文化课,有些孩子擅长数学但不擅长英语等,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对孩子多增加一份理解和包容。

  • 紫苏
    回复
    2024-03-14 12:12:03

    【 #亲子教育#导语】生活中,孩子的成长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儿童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发育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下为大家分享了儿童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分享一文,欢迎大家的关注。

    1.婴儿期(0-1.5岁)


      第一个阶段,0-1.5岁,婴儿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需求是,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简单来讲,也就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

      在孩子0-1.5岁这个阶段,是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的重心放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上,让孩子充满基本信任感。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因素是妈妈的有效陪伴。

      安全感好的孩子,会有爱的归属感,知道自己是有人爱的,是值得被爱的。孩子自尊、自信水平相对高、愿意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往往较好。

    2.婴儿后期(1.5~3岁)


      1.5-3岁阶段主要特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明确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自己和其他人也是分离的,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孩子会产生探索的需求。

      这个阶段对孩子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志力、专注力,培养好的习惯模式等很重要。

      比如:孩子在探索水瓶装水和倒水,家长却担心搞湿衣服等阻止孩子探索,或虽允许孩子玩,却隔一会过去喂一口水、给一个水果,或擦手、加衣服等打扰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停被打断,孩子好的专注力能形成吗?到孩子上小学或长大,又去抱怨孩子专注力不好影响上课和学习?

      关健时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事半功倍!

    3.幼儿园期(3~6岁)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绝大多数的能力雏形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为关键的心理发展任务是探究。

      1.5-3岁是探索期,探索是认识事物的表相而进行的行为,而3-6岁的探究期则是为了深入的认识事物而进行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而是会在了解事物表相之后,继续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有目的的探索,也就是探究,探究事物内在究竟是什么。

      孩子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内在能力,都会逐渐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比如孩子的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责任感、勇气、挫折抵抗、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等。

      “3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期!

      其次,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发展需求,人际交往。

      3-6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的阶段,在幼儿园里,不论孩子是否愿意,都需要主动或被动的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行为受情绪支配

      3~4岁的幼儿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会也受理智支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爱模仿

      3-4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可能也想玩这个;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这个。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要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心理,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由于3-4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对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同时教育要多使用正面教育,讲反话很可能是无效的,孩子听不懂或不会联系。

      (二):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泼好动。

      1: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玩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分散关注,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游戏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合作或商量,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有时还需要成人帮助和解决。

      2:活泼好动

      4、5岁的中班儿童介于小班大班之间,既不像3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岁那样“懂事“,这阶段孩子主要特征更“活泼好动”,或被大人冠以“太淘太皮”。不少研究发现,4、5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3: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或往往是这样理解事物;比如:“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吃不了”。

      (三):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好学、好问、好探究

      5、6岁儿童不光问“是什么”,还会问“为什么”?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也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些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多多耐心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也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对探究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多采取接纳、宽容的态度,并在他们需要时可以适当提供帮助。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属性分类;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参观科谱知识类,多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显得比较有“主见”,有了相对稳定的人格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好动,有的安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温和,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等等。

    4.儿童期(6~12岁)


      3-6岁阶段是孩子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6-12岁阶段是孩子能力凝固成型的阶段,所以3-6岁如果已经错过了,6-12岁阶段尽量要把握好,这是孩子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了,部分能力接近成人的水平了。

      这个阶段心理成长的关键任务是能力,通过竞争形成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进入竞争状态,也对竞争特别感兴趣,一个普通的行为,引入竞争概念,孩子更多愿意积极参与,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竞争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同时也通过竞争去优化和调整自己。

      这个阶段发展如何影响孩子许多优秀内在品质,比如坚毅、自控力、同理心、进取心、自尊心,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多方面能力,比如表达能力、抗挫能力、面对挑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如果发展不太好,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状态,不愿意尝试、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不愿意对外表达等等。

    5.青春期(12~18岁)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育成熟的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

      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青春期会出现质的变化,追求人格独立和自主,独立性增强。

      青春期更容易成为叛逆期,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骨子里认为孩子还小还带有控制孩子的思想,可是孩子却常常以激烈的反抗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愿意接受被成人控制了。

      青春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完全独立,形成了真正的我。这个阶段发展出来的心理特征大多是人生方向、内在动力、社会性、自我定位、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等。

      这个阶段和孩子相处建议:完全当大人对待。尊重、民主、自由、引导为主旋律。

      青春期最关键的教育点是亲子关系的处理,亲密而又不越界的亲子关系。

儿童春季补什么

儿童生长痛怎么缓解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