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患者可以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氛围能够缓解症状。
比较严重的需要进行语言训练,可以通过纠正发音和呼吸的方式来减轻口吃,还要认知行为,多参加语言表演训练,可提高自信心,并且要采取腹式呼吸法来促进疾病恢复。
其实成人的口吃现象多半是因为心理障碍,因此需要一些方法来治疗结巴。
如何快速治好口吃,这里介绍下口吃矫正中最重要言语训练-发音法
1、矫枉过正 口吃患者说话急、快、猛、重等坏习惯,都超出了正常人讲话的一般准则。要想矫正好口吃,必须要矫枉过正,也就是针对以前坏的习惯反其道而改之,好比是要想跳得远,首先要向后退一样。基于此原理,我们采取矫枉过正(反方向的措施)的方法如下:2、情绪稳定:心平气和,身心松弛,平稳发音。3、缓慢:速度要尽量放慢,说话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说话能力。4、轻柔:第一音要轻一些,低一些。5、拖长:第一音要拖长些(诱导),自然转入第二音。6、均衡:字距尽量拉开,距离基本相等。7、有节奏:一个音节(词、词组、短句)、一个音节有节奏地发出来。上述方法是矫正口发音训练的基本法则,简称“发音法”。
2、从容缓慢地说话 生活当中,亲朋好友也曾劝口吃患者“慢”点儿说话,口吃患者本身也体会到说话“慢”点儿好,可就是慢不下来。这是越急越口吃,越口吃越急造成的。在矫治期间,我们说话必须先慢,慢到能掌握方法讲话的程度,慢到不超过自己讲话能力的程度。小孩子学说话,刚开始学跳舞,开始学骑自行车、刚学武术、刚学外语等,不都是从“慢”开始吗?慢――是学习的方法,是矫治口吃的基础。当然这种慢并不是永远的慢,当发音法熟练掌握后,自然而然也就快起来,但决不是有意识的无原则的加快。
3、要轻柔地说话
有些患者只重视慢,而忽视了轻柔。口吃患者讲起话来象和别人吵架,音调粗重。广播员讲话柔和、动听,因为他们说话从容、平静、温和、有节奏的缘故,讲话轻柔,心情就能放松。但轻柔并不是拿腔做调,要求均匀的呼吸和自然的发音配合协调一致。
4、说话要均衡
口吃患者说话,常由于发音意欲过急,急于表达,出现几个音一起向外冲的现象,这样就会发声语阻。好比是一个小门,如排队(买车票等)一次只能出气一个人,而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挤,可想而知,一定会卡住。象走路,前面的人还没有走,后面的人就抬脚踩住前面人的脚后跟,怎么不跌跤呢?记住:你再饿,吃饭时也要一口一口地吃,你话再多也要一句一句,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发出来,最终是要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发出来。
5、停顿的运用
停顿,在发音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多数口吃患者说话时由于第一个音难发,所以第一个字音好不容易发出来后,怕中间再口吃,就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不肯停下来。这样导致内在言语不稳,说话的速度会更快,呼吸紊乱失调,心慌意乱,口吃就更容易产生。 口吃患者说话时必须注意停顿,控制自己说话时停顿,停顿多长时间,在哪些地方停顿,要根据情况,有理有节,恰到好处。矫正过程中,一般由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词组短句逐渐过渡的。
6、说话要有节奏
矫正口吃,掌握节奏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唱歌、唱戏、背诗词、顺口溜不口吃,是因为它们有节奏(节拍)。正常人讲话也有节奏,口吃患者的节奏被口吃破坏了,要恢复它,就要训练培养语言的节奏。但并不是要求我们象唱歌那样说话。而是出于自然的,合情和理的富有情感的抑扬顿挫。节奏,也叫节奏感,是感觉节奏自由,是培养出来的节奏语感,但节奏的划分决不能破坏句子本身原有的意义。
7、平稳法
平稳,是发音法的基础。指同一个节奏中的字音距离、高低强弱是基本相同的,没有波动。练习时,要平平稳稳地,像小溪流水一样平静,字距拉开而又连贯地发出来。
8、诱导法
诱导,是发音法的关键。什么是诱导呢?也就是节奏的首音要轻轻地、拖长地、不要过急过重地,以悄悄话的形式发出来。在意念上有一种从轻到重之感,没有抵抗力。由于口吃患者发音过急、过猛,常造成第一音口吃,所以要练好诱导也确非易事,不要看得太简单。必须要反复练习,反复琢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掌握了诱导以后,说话就轻松,心情就平稳,胆量就增大。诱导将节奏连起来,就形成了“波浪式”的抑扬顿挫。
口吃治疗方法
口吃治疗方法一:
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障碍。口吃者不仅有异常的言语行为 , 往往还伴有情绪困扰和处世态度、方式的改变。不同的口吃者具体表现又各式各样。由于口吃的复杂特性,口吃的治疗也非常复杂多样。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生物电反馈节拍器、改变发声方法、延迟语音反馈方法、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儿童轻度和中度口吃是有自愈性的,重度口吃需要进行矫治。一般认为,约80%的儿童口吃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但父母或矫治师的早期干预很重要。首先要消除父母的失望和歧视态度,要提醒儿童慢慢地说话,不要批评或惩罚孩子,缓和其紧张情绪,增强儿童的信心,减少对口吃的恐惧,使其不过分注意自己的讲话过程。父母应该慢慢的、放松地与孩子谈话,同时要有较多的停顿,并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节奏说话,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肯定。下面介绍几种口吃矫正的方法:
一、言语反馈治疗
口吃者在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时候,口吃现象比较少,而且讲话自然而流畅。所以,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方面的原理,在60年代推出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 DAF)仪器,模拟这样的效果。当自己的讲话声音被改变后,听起来就象是别人在跟自己说同样的话,帮助口吃者在自己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也达到跟随其他人讲话的效果,从而即时改善口吃。研究认为口吃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暂时流畅说话:一种是内生的(自我产生的)言语发生机制的改变,另一种是在言语发生时接受特定的某些外在的言语反馈。内生的减少口吃的方法,比如用怪异的腔调说话,拖长语音,柔和发音,以及其他基于言语动力的矫正方法。由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通常与言语发生机制相关,一些矫正后的口吃者,其流畅的说话方式被认为听起来不自然,可能需要大量的认知方面的努力来维持这种说话,并且很难在现实生活的说话情境中持续运用。最有效的提高流畅性的改变言语反馈方法,利用了?第二言语信号?,即在说话者产生的第一言语信号同时呈现离散的言语信号,并且包含了与说话者的第一言语信号相近的言语动作。与内生的引发流畅性的方法不同的是,利用改变言语反馈(ASF)的外在的方法,已被证明可以使口吃者立即产生稳定的、自然的流畅言语,基本不需要认知上的努力,尽管有时效果不能持续。
合唱说话(Choral Speech);掩蔽的听觉反馈(masked auditory feedback);延时听觉反馈(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移频听觉反馈(frequency altered feedback);视觉化的合唱说话(visual choral speech)以及延时视觉反馈(delayed visual feedback)等改变言语反馈形式,已被证明可以立即减少部分口吃者高达70-100%的口吃行为。改变的言语反馈也被发现,不管说话速度如何,都可以提高流畅性,即使单耳使用,而非双耳使用,也可以持续提高流畅性。
以前这种改变言语反馈的仪器很大,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对于矫正口吃,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一直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出现了体积小,类似?助听器?般的口吃矫正器,如思比易。由于是被直接放进耳朵,以及应用了微电脑语言处理技术,使声音反馈的灵敏度和清晰度更高,矫正口吃的效果更好。
二、言语流畅性训练
言语流畅性训练,旨在调整说话的方式,以防止发生口吃,或发生口吃时控制口吃以便使言语交际能够进行下去。比如发音法,包括放慢语速、诱导发音、轻柔发音、运用气流以及形成说话的节律和韵律等技术。在掌握好这些发音技术后,口吃者可先以很慢的速度说话,循序渐进最后过渡到接近正常的语速。此外,将长句子分断,改变说话方式,跟读训练等也是言语流畅性训练的重要内容。言语流畅性训练虽不能消除导致口吃的体质因素,也不能完全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但确是一项可行的、治标的辅助疗法。
三、心理治疗
国内外学者都发现口吃患者存在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对这种言语障碍没有明确的理解,表现为逃避与外界的言语交流,严重时与外界隔绝。心理障碍的加重使口吃症状进一步恶化,反过来更加深心理障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口吃病变得根深蒂固。张景晖认为:根治口吃病的着眼点应放在心理障碍的破除上。口吃病的病根在于?一个字也不能口吃?的主观愿望,不彻底摧毁这个错误的强烈的愿望,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欲消除心理障碍,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口吃。日本的森田心理疗法,其基本精神就是不排斥口吃这一既定事实, 带着口吃象正常人一样工作, 表现出?顺应自然?的态度,允许口吃,为所当为。黄逸认为:口吃者恐惧口吃,实际上并不是恐惧口吃本身,而是恐惧口吃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丧失有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口吃病心理治疗的实质和核心应是:减轻或消除对口吃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恐惧。
在心理治疗中,强调行为的、认知的和情绪的治疗。包括:
1. 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疗法,逐步让患者认识到自己错误、偏执的认知观念,自觉地用正确思维观念去取而代之。同时耐心地倾听口吃者的倾诉,对他们表示充分地理解。
2. 放松训练,教会患者亲身体验自身肌肉收缩及放松的效果,通过自我反复训练,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即心身松弛的作用。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逐步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平稳心态。
3.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在治疗的实践中,采取自我系统阅读训练,关爱性交心对话疗法;系统社会交往训练等。让患者接触各种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人群,在交谈和阅读中解除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逐步培养患者平稳、镇定自若的心态。
4. 暴露疗法:对于年青的患者,特别是学生患者,当他们经过上述等有关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时。应激励患者采取大胆的冲破性的暴露疗法,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朗诵等各种竞赛,让他们在各种场合中锻炼自己,建立起自立、自信、自强的决心。
四、其它治疗方法
呼吸训练:口吃者的呼吸器官、发音器官一般正常,但口吃者说话时常常呼吸紊乱,呼吸方式不当,或呼吸和发音不协调。采用符合发音规律的呼吸疗法,如练习呼吸操,进行呼吸和发音的协调训练,结合其它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改善口吃。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生物反馈,如呼吸,肌电反馈,进行放松训练;可以减少口吃,提高言语的流畅性。
药物疗法:氟哌啶醇被认为是治疗口吃的有效药物,但副作用较大。氯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较强的5-羟色胺回收阻滞作用)口服,可使口吃严重程度明显下降。还有学者提出可试用钙通道阻滞剂和胆碱能阻滞剂治疗口吃。
口吃治疗方法二:
对于口吃问题的原因和症状,人们取得了很大的共识。但是,对于口吃矫正方法,人们却没有统一的共识,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矫正口吃的方法。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诱导发音法):二十世纪上海著名口吃矫正专家、?中国口吃矫正之父?张景晖先生首先提出,所有的口吃发音关键都在于第一个字,在发第一个字的时候,要轻声吐气,稍微拖长一点尾音,只要能发出第一个字,后面的句子就可以有节奏的连贯发出来!
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大胆说话,许多名人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通过大胆说话战胜了口吃。有兴趣的网友可看看一位口吃患者当上记者的成功故事《磨81》,被誉为中国版《国王的演讲》。可看看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优酷网:为了当记者,口吃猛人在公交车上演讲300多次
森田疗法 :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方法:
每天或需要说话之前,服一定当量的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预言流利。在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有一定影响力的有Xanax,Celexa, prozac, Paxil ,zyprexa等药物。注意:药物治疗方法必须要在医生监督下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沉默疗法:
用英语表达就是:silence therapy。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口吃的矫正方法还有很多,除了对身体有损害的疗法之外,口吃患者都可以勇于尝试。许多口吃患者通过上面的一些方法,获得了语言新生。
;
口吃通过使用心理治疗、自我调整、演讲训练等方法治疗,效果都比较好,具体如下:
1、心理治疗:当自己的口吃是由于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引起时,可以考虑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以及人本主义疗法等。这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可以让自己改善紧张、焦虑的情绪,正视自己口吃或结巴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自信。
2、自我调整:可以使用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比如提高自信、加强运动,平时多和朋友聊天,还有寻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等。只有建立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以有效缓解口吃的问题。
3、演讲训练:可以使用一些训练,尤其是演讲的训练,可以参加演讲训练的培训班,或自己进行演讲训练技巧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掌握演讲或表达的技巧,从而缓解说话紧张、说话时声音颤抖以及口吃的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