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早产儿该如何精心喂养

时间: 阅读:5085
早产儿该如何精心喂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10-25 14:53:59

早产儿的精心喂养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若宝妈母乳充足尽量给宝宝母乳喂养,实在母乳不够吃也要选择高品质的奶粉。二、如果是喝奶粉,这种情况则需要按照婴儿实际的胃容量和体重增减奶粉量,避免出现积食或者吃不饱的情况。三、由于早产儿的胃肠消化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建议每天定时有规律性的喂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5 07:07:53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15 07:07:53

    留意卫生消毒:早产儿因身体每个人体器官生长发育不成熟,身体抵抗能力较低,医护层面一定要重视卫生消毒,保持干净。若亲人在跟小宝宝较深接触时必须佩戴口罩,妈妈喂奶以前必须洗手消毒。注意保暖:早产儿身体各类功能生长发育尚未健全,不可以很好地自我调整人体体温,因而需注意保暖,避免新生婴儿低温症;但与此同时也需要防止穿衣服、盖被及室内温度太高,以防产生新生婴儿捂热综合征。室内温度一般维持在26℃为适合。

    喂奶方法:应尽量挑选母乳饲养,有些早产儿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与此同时相互配合母乳增强剂。母乳之中有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母乳中的免疫因子,能够提升早产儿的抵抗能力。加强营养成分:选用加强母乳、早产儿配方奶粉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饲养的方式。按纠正年纪的重量未超过第 25 百分位数的适合胎龄早产儿及未超过第 10 百分位数的低于胎龄早产儿,出院后均需再次加强营养成分。

    做到以上体能生长发育标准时,应慢慢降低加强营养成分的比能量,期内紧密检测生长速度及血生化指标,直到停止使用。非加强营养成分:不需加强营养成分的早产儿优选纯母乳饲养,留意填补多种营养元素、铁、钙、磷等营养元素及具体指导乳妈平衡饮食。

    母乳不够时填补宝宝配方奶粉。食材变换在确保一定量母乳和 / 或宝宝配方奶粉等奶类饲养的前提下,依据生长发育和生理学完善水准及追逐生长发育状况,一般在纠正 4~6 月龄逐渐慢慢引进泥煳状及固体食物。依据你形容的情况分析,小孩是早产儿,重量低,给与母乳饲养好。实施意见:小孩是早产儿,重量低,给与母乳饲养好,早产儿抵抗力差,要注意保暖,少量多歺,搞好肌肤护理。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15 07:07:53

    早产儿出生后一般都需要更多的营养来帮助其生长和发育,以下是一些帮助早产儿补充营养的方法:
    1. 频繁喂食:对于早产儿,由于肠胃未发育完全,需要频繁喂食。一般情况下,早产儿每天需要进食8-12次。
    2. 给予高营养食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给予高营养食物,例如在母乳中加入多种营养补充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3. 适量添加奶粉:如果母乳不够或者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可以适量添加配方奶粉。
    4. 给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早产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全,需要额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帮助其健康成长。
    5. 定期检查:对于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头围测量等,以确保其生长和发育有良好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方法只是提供参考,对于早产儿的营养补充,应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来进行,请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并严格遵循医嘱。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5 06:06:43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护理,因为他们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本文将为家长们介绍早产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1?? 维持温暖环境
    早产儿对温度很敏感,需要维持温暖的环境。在医院,他们通常会被放在保温箱中。在家时,您可以使用特制的保温设备,如保温毯或保温箱,确保宝宝体温稳定。
    2?? 精心喂养
    由于消化系统未成熟,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体,有助于早产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如需人工喂养,医生可能会推荐特殊配方奶粉。
    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早产儿的心率和呼吸可能不太稳定,需要专业设备进行监测。如有需要,医生会给予氧气或呼吸机支持。
    4?? 防止交叉感染
    小宝宝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中,因此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确保勤洗手,避免将传染性疾病带入婴儿所在的区域。
    5?? 刺激与互动
    适当的刺激有助于早产儿的感官和运动发展,例如亲密接触、轻柔按摩和听觉刺激等。
    6?? 定期随访
    为了确保宝宝健康成长,定期检查是必要的。医生会评估宝宝的体重、头围、身高等指标,以及运动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早产儿肺出血严重吗

早产儿跟足月儿一样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