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轻微抽动症患儿是否可以接种麻疹疫苗

时间: 阅读:4555
轻微抽动症患儿是否可以接种麻疹疫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11-04 02:31:53

轻微抽动症是可以接种麻疹疫苗的,对疫苗不会起到副作用,但是需要注意,打疫苗前一周孩子不能有感冒,流鼻涕,发热,咳嗽等状态,这样会影响疫苗效果,而且少数宝宝还会出现发烧等反应,接种疫苗后注意避免宝宝剧烈活动,观察三十分钟后没有出现不适的感觉在离开。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5 11:11:14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5 11:11:14

    1. 机体变化:长期的抽动导致抽动症患儿眼睛、口唇、脖颈、肢体等部位肌肉畸形或僵化,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以恢复正常;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并且失去矫正的机会。
    2. 心理问题:抽动症发病症状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久而久之孩子变的性格孤辟,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部分患儿在成年后甚至发展为精神分裂。
    3.继发学习困难: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课堂秩序,遭到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逐渐厌学、逃学。
    4.品行障碍: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5.感知退缩:抽动症患儿正处于认知成长阶段,一个简单细微的刺激,都可能形成影响一生的体验。长期的抽动加上外界的歧视,往往使患儿形成错位感知和感知功能退缩,逐渐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6.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孩子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7.行为问题:大约四分之一的儿童抽动症病人有猥亵行为,如裸露癖、淫秽言语。调查显示,抽动症患者不同程度上存在说谎、逃学、偷窃、伤害动物、放火、破坏财物、行凶伤害他人等现象。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5 10:10:04

    接种对象1. 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2. 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儿童消化不良吃什么有效

什么情况下不能打麻疹疫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