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六个月小儿脑瘫症状有哪些

时间: 阅读:2192
六个月小儿脑瘫症状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1-11 08:19:58

六个月小儿脑瘫症状有四肢僵硬、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落后、情绪异常等。

脑瘫一般就是指脑性瘫痪,可能是由于受孕胚胎的质量差、早产、产伤、缺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遵医嘱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3-15 15:15:02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对于婴儿的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方面的细节都是需要我们了解和注意的,婴儿的各方面都是比较脆弱的,以下了解什么表现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1

     脑瘫的宝宝在早期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有的临床症状,如果没有这些临床表现,就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的情况,如果家长怀疑宝宝是否是脑瘫的情况,就可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由医生给孩子做出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作出评估、检测,来排除孩子这些情况的出现。

     宝宝脑瘫的在早期会有一系列的表现,例如在新生儿期,孩子容易惊醒,啼哭不止,睡眠困难,不爱吃奶;在5、6个月的时候不能够翻身,不会坐,不能够抓握物体;8个月的时候还不会爬,活动迟钝;12个月的时候不能够独立的'站立,不会走路,呈现剪刀步态、颇行,身体僵硬,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或者是肌张力强直,还有就是智力和语言均出现发育落后,这些都是脑瘫宝宝早期的一些症状。

     如果孩子没有这种症状,就基本可排除脑瘫的情况。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脑瘫

     病情分析:我们首先要明确脑瘫的概念,脑瘫是指出生前后到出生后一个月,各种因素导致的脑损伤。主要表现是主动活动减少,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可以有姿势的异常、肌张力改变、反射改变,最终是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一般造成脑瘫的常见原因,是妈妈怀孕的时候有缺氧、高血压、糖尿病、双胎、早产或者宫内感染、生后窒息、生后脑膜炎的情况,这些都是造成脑瘫的高危因素。

     如果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孩子,我们要警惕脑瘫的存在,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排除脑瘫的。

     足月生的孩子一般的很少发生脑瘫,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是脑瘫的主要原因。因为早产儿出生时大脑发育不成熟,生后相对来说比较更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容易诱发大脑损伤造成脑瘫。脑瘫的孩子多数容易出现过度的激惹,容易出现受惊、啼哭不止,而且还会出现入睡的困难、进食的困难、吞咽的困难,以及出现明显的流涎、频繁的吐沫、呼吸的障碍、运动发育迟缓、肌肉松弛、不能翻身等。

     如果宝宝四个月的时候不会翻身,六个月时候还不会独坐,可能患上脑瘫了。尽量到医院就诊,查明孩子脑瘫的原因,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2

      4个月宝宝脑瘫什么表现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

     6、斜视: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什么表现可以排除宝宝是脑瘫3

      会爬就可以排除脑瘫吗

     宝宝会爬不一定能排除脑瘫的可能。

     因为脑瘫关于运动不协调的症状在后期是可以改善的。宝宝会不会爬需要看时间的问题,如果宝宝到了会爬的时间表现异常且身体发育异常,那么可能是脑瘫症状。

      具体分析:

     1、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2、脑性瘫痪的症状在婴儿期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诉。随着脑损伤的修复和发育过程,其临床表现常有改变。

     3、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

     4、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小儿脑瘫常见的症状

     1、身体姿势异常 小儿脑瘫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一般脑瘫的症状会表现为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2、体位异常改变 脑瘫医院指出,体位异常改变,比如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脚触及浴盆边缘,背部即僵硬竖弓形,这是小儿脑瘫的症状。

     3、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4、活动减少、运动发育落后 其表现为不能抬头,后拇指向收,手张不开,不会伸手抓物,不会笑,不认人,面貌异常,这也是小儿脑瘫初期症状。

     5、反射异常 小儿脑瘫症状是什么?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如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15 15:15:02

    你好!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在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

    1、生后喂奶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2、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3、小儿出生不久常少哭、哭声低弱、少动,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怒、易受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

    4、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模式异常。

    5、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空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症状。

    建议: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异常情况,家长要带宝宝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婴儿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发现,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如果早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将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帮助,因此如果能早期发现本病,则脑瘫患儿的康复大有希望。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脑瘫有很多种类型,但是不管哪一种脑瘫都具有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障碍的特点,临床表现大多以运动发育落后、宝宝姿势及运动模式异常、宝宝的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肌张力异常等等为主。换句话说,脑瘫主要以运动发育异常(其中包括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不对和神经反射异常)为主:

    1.所谓的运动发育落后,指的是在运动方面,脑瘫宝宝发育的很迟缓,比如常见的“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他们都比正常的小孩迟一些,所以孩子运动发育很慢的家长需要注意下哦。

    2.肌张力异常。这个指的是大多数脑瘫患儿肌张力很高,高到肢体僵直,全身僵硬紧绷;当然也有小部分患儿肌张力很低,低到肌肉软弱无力。总之,就是劲儿不对。

    3.姿势异常。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患儿经常摆出一些不正常的姿势,且脑瘫患儿的姿势异常非常突出。当然,脑瘫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脑瘫姿势异常还不太相同,比如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肌肉张力较高,腕关节手指关节都是弯曲的。走路的时候呈剪刀样步态,而站立的时候足尖着地。当然手足徐动的脑瘫患儿表现为不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

    4.神经反射异常。初中生物学过人体很多正常的神经反射,比如膝跳反射等等,然而脑瘫儿的这种神经反射很多都是异常的。

    这就是脑瘫的症状。zj

    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因此主要特点是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关节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异常姿势。由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收、内旋模式。上肢表现为手指关节掌屈,手握拳,拇指内收,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下肢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巴宾斯基征仍阳性。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儿易患本型,本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

    手足徐动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颜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也受累。因此常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非对称性姿势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安静时不随意运动失。运动时肌张力变化,安静时变化消失。不随意运动尤以上肢为重,亦可见皱眉、眨眼、张口、颈部肌肉收缩,脸歪向一侧。由于上肢的动摇不定,可使躯干和下肢失去平衡,容易摔倒。病变早期部分婴儿表现为松软,而多数患儿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确定病型较难。也有将此型称为舞蹈——手足徐动型,即快速不自主运动与慢速不自主运动同时存在。

    较为少见,锥体外系损伤所致。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智力低下,情绪、语言障碍、癫痫、斜视、流涎等。

    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因此表现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步态不稳,不

    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容易跌倒,基底宽,不敢迈大步。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度震颤,眼球震颤极为常见。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胫膝试验都难以完成,肌张力低下,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徐缓。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合。

    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典型的震颤症状多为四肢的静止震颤,在脑瘫患儿中极少单独出现。

    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

    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上时称为混合型,以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为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时,可能以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也可以大致相同。

    有少数患儿表现复杂,难以用上述分型进行分类。

    长期从事脑瘫防治研究的学者注意到、脑瘫患儿的病型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初诊与最终诊断的病型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应能正确区别脑瘫各型的主要特点。

    生后喂奶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2、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3、小儿出生不久常少哭、哭声低弱、少动,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怒、易受惊吓或反复出现肉跳。

    4、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模式异常。

    5、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空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症状。

    脑瘫具有的8个典型症状

    1、足尖着地

    具体症状:站立时一般是足尖着地并向内翻,脚跟不着地,下肢肌张力高,脚从脚趾开始肿到整只脚形状如萝卜,宝宝站立会很痛且无法长时间站立,站立不稳。

    2、剪刀步

    具体表现:关节弯曲,行走时双膝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态,无法像正常宝宝那样行走。

    3、不能自主下蹲

    表现为:不能独立自己蹲下来,必须靠人搀扶,会走但是姿态不稳难以控制,宝宝通常伴有肌张力增高、异常姿势、肌力弱、平衡能力差等情况。

    4、马蹄足内翻

    前足宽而厚,伴有内收畸形,宝宝的脚趾短缩,跟骨内翻,足跟窄小,足下垂或伴有空凹畸形。宝宝足部由外向内有明显的显弧形改变,站立的时候,足背中外部为受力负重点。

    5、垂腕畸形

    宝宝垂腕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样,不能拿东西,也不能用力,伸指头比较的困难,手部基本不能用了,有很多宝宝先天有此症状。

    6、躯干和四肢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主要是躯干和四肢的不自主的扭转和痉挛,出现这样的动作很怪异,而且每次发病症状又不一。一般是先是一只脚或双脚有痉挛性跖屈。发展到四肢后,近端肌肉重于远端肌肉,颈肌受侵出现痉挛性斜颈。

    7、行走不稳

    宝宝走路不稳,容易倒,主要是受“剪刀步”等影响,走路时宝宝总一只脚垫着,脚后跟无法着地,足尖向里撇。

    8、下蹲时两脚跟不能同时着地

    脑瘫通常会导致宝宝肌张力高,宝宝足部会成“尖足”状态,下蹲时脚掌脚跟不能完全着地,只有脚趾能着地。

    脑瘫的症状多种多样,有这些症状并不代表一定就是脑瘫,但仍需要注意宝宝肯定是某方面出了问题。如果具有 难产、早产缺氧、病理性黄疸 等脑瘫高危因素,一定要及时排查。

    儿科领域专家为你解答——

    被大家俗称的脑瘫,又被称为 “小儿大脑性瘫痪。” 指由于儿童时期多种原因造成的脑损害而形成相应的脑功能受损,从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脑瘫主要是运动障碍,虽然可以合并为智力低下,但有些孩子某些方面比正常人还聪明。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脑瘫患儿近600万例,其中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4万例,由于家长对疾病认知欠缺,加之延误治疗及回避治疗,导致我国脑瘫患儿致残率达 42%-45% 。


    其实脑瘫的表现有很多,但大致分为语言发育情况、运动发育情况、智力发育情况等。

    宝宝一旦确诊为脑瘫,对孩子本身、家庭、参与 社会 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在这里建议家长在1岁前对宝宝进行合理的随访观察。


    谢谢诚邀!

    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脑瘫有分六种类型: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单瘫,共济失调型,不随意运动型,混合型。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症状是不同的。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临床表现与年龄阶段发育状况学习能力训练及康复治疗等因素相关,运动功能障碍往往是最早出现的异常,通常在18个月之前被发现,以姿势运动发育延迟或异常为主。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脑瘫的核心表现。表现为各种不同模式的异常,同时伴有肌张力的改变。

    其典型表现为:1、运动功能障碍,早期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2、姿势及运动模式异常。3、反射异常主要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发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4、肌张力和肌力异常。5、随年龄增长的继发性损伤。

    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1、身体发软或发硬,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脑瘫或肌肉系统疾病会有身体发软、自发运动减少或身体发硬的表现,这些表现如果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出现,并且持续4个月以上,那么妈妈们就要马上带宝宝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了。

     2、小儿出生1—3个月期间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手握拳拇指内收,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3、脑损伤会导致肌张力异常,婴儿引发新生儿的一些姿势较为固定,如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如果宝宝在出生一个月左右出现这些症状,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

     4、小儿出生4—5个月期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5、如果宝宝吃奶显得无力吃力,体重不怎么增加,并且出现斜视等症状时,也暗示宝宝有可能存在脑损伤的疾病。

  • 空青
    回复
    2024-03-15 15:15:02

    ? ?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症状:

      1.运动障碍——自我运动控制能力差,不会抓东西.不会说话.不会行走.不会翻身.不会做起.不会站力.不会正常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和姿势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手握拳不易掰开.;腿不易伸直。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约1/4 ??智力轻中度低下约站1/2 ????重度智力低下约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严重则不会说话。

      5.视听觉障碍——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

      8.情绪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40%—50%脑瘫患儿会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患儿.

  • 空青
    回复
    2024-03-15 14:14:52

      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

      1、智力低下:

      约有2/3以上患儿智能落后,约1/4为重度智能落后,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脑瘫者智能更差.手足徐动型患儿智能严重低下者少见.

      2、视力障碍:

      约25~50%的.患儿伴视力障碍,最常见者为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斜视等.少数有眼震,偶为全盲.偏瘫患儿可有同侧偏盲.视觉缺陷可影响眼、手协调功能.

      3、感觉和认知异常:

      脑瘫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患儿多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突出.患儿对复杂的图形辨认力差,分不清物体形状与其所处空间背景的关系,对颜色的辨认力也很差.

      4、语言障碍:

      约1/3至2/3患儿有不同程度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困难,构音不清,不能说成句的话,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患儿完全失语.手足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患儿常伴语言障碍.痉挛性四肢瘫,双侧瘫患儿也常伴语言障碍.

      5、口面牙功能障碍:

      约有25%的脑瘫患儿伴有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涎,有些患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多见.

      6、情绪、行为障碍:

      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常.患儿常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手足徐动型患儿较为常见.此外,多数脑瘫患儿表现有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行为散乱等.偶见患儿用手猛击头部、下颌等自身伤害的"强迫"行为.

      7、骨与关节发育畸形:

      最常见的上肢畸形有: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或可伴有内收以及手指屈曲等,常见的下肢畸形有:骨盆倾斜,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髋内收,髋屈曲内旋等,膝关节屈曲,膝内翻,膝外翻,髌骨脱位或半脱位,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马蹄足畸形,爪形趾畸形以及脊柱侧凸和椎体形态异常等.以上就是关于脑瘫症状的介绍,脑瘫治疗的越早,康复的越快.

六个月的婴儿可以添加哪些辅食

六个月婴儿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