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满月宝宝打疫苗应该打什么疫苗

时间: 阅读:11086
满月宝宝打疫苗应该打什么疫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10-23 14:53:11

满月宝宝打疫苗应该打乙肝疫苗。

宝宝出生之后就需要接种疫苗,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以及卡介苗。等到满月时需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接种疫苗时需要测量体温,判断有没有出现发热现象,同时接种完疫苗之后也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发热。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5 20:20:44

     生孩子是每个妈妈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生一个健健康康可爱的宝宝,那么在怀孕期间妈妈们都会去做产检,好检查宝宝的各项发育情况。很多的宝宝都会有黄疸,那么宝宝得了这个病该如何治疗呢?满月黄疸指数多少不能打预防针?要如何预防和根治呢?

    满月黄疸指数多少不能打预防针

     每一个准妈妈都会为了宝宝的健康操碎了心,不只是要让宝宝身体发育的更强壮,还要及时的给宝宝接种疫苗,来更好的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但是给宝宝打疫苗的话,就要保证宝宝的身体足够健康。那满月黄疸多少能打疫苗?

     在满月后宝宝需要接种的疫苗是乙肝疫苗,虽然出生的时候,就会打一针乙肝,但是乙肝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不能生成抗体,因此需要进行加强。满月的时候接种的那一针疫苗,就还乙肝的加强针。而且还需要在宝宝半岁的时候 ,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才能达到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作用。

     1.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

    满月预防针黄疸值范围

     宝宝的黄疸数值大于12mg/dl的话,就不能打预防针,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宝宝的发育。可以给宝宝充点茵陈颗粒退黄,多喝水,不要把房间弄的太暗,白天自然光线一定要能照进来,能及时发现宝宝的肤色的变化,如伴有精神欠佳,反应低下,不爱喝奶皮肤脓包或色泽发暗,脐部发炎,腹胀,大便发白或呈陶土色等症状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在接种疫苗后,宝宝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比如体温升高、接种部位发生红肿、身体出现皮疹等,这些反应都是可以自行消退的,宝妈不用过分担心。

     黄疸是每一个新生宝宝都会遇到的事情,不过大部分的宝宝在满月的时候,黄疸值都能恢复正常。如果要给宝宝接种疫苗,就要保证宝宝的黄疸值不超过8,如果高于8,那就证明宝宝的黄疸值还有些偏高,需要积极的治疗,等黄疸值恢复到8以下后,才能给宝宝接种疫苗。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15 20:20:44

    众所周知,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段,疫苗接种为无数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护伞”。

    我国实施计划免疫事业以来,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品种已从4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1种,预防疾病也从6种增加到现阶段的12种。但是仍然有一些父母不知道0到6岁的孩子应该根据年龄接种什么疫苗。自己孩子的疫苗接种种类齐全吗?

    今天我们一起看。

    儿童应该注射什么疫苗?

    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初期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世界各国和地区根据当地疾病的流行和经济条件,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规划战略。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种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国民提供的,市民应按照政府规定种植的疫苗,即免费疫苗(官方名称也称为“免疫计划疫苗”)。外来儿童和当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就要及时给孩子接种。不接种这种疫苗会影响孩子住院、住院和入学。

    适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的一种疫苗:

    Bcg、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白癜风疫苗,白癜风疫苗,麻风病疫苗

    鳃疫苗,油脑疫苗组

    C组脑膜炎疫苗、je疫苗、甲型肝炎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市民自费知道并自愿种植的其他疫苗,官方名称为“免疫计划疫苗”。第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但对保护孩子的健康同样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最喜欢给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两种: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疫苗(Hib疫苗)。

    建议接种的两种类型的疫苗:

    流感疫苗,水痘疫苗,

    脚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儿童疫苗免疫计划有了新的调整

    疫苗没有小事,孩子要及时按足剂,打好疫苗,才能形成强有力的保护。

    变化1

    未完成国家免疫计划规定第二次接种的保种年龄由“<14岁”调整为“<18岁”。

    变化2

    明确左右大腿为选择性接种部位。需要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时,可以分别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接种。

    变化3

    A.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b? .单纯热性惊厥的历史;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少、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

    变化4

    调整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颌角疫苗免疫程序。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对象及药剂从原来的“2帐龄接种1第一灭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3帐龄、4帐龄、4岁分别接种1第脊髓灰质炎疫苗”改为“2帐龄、3帐龄分别接种1第灭脊髓灰质炎疫苗、4帐龄、4岁分别接种1第脊髓灰质炎疫苗”。

    根据免疫程序完成了4次IPV成分疫苗接种(如5联疫苗),4岁时可以不接种bOPV。下巴风疫苗接种程序由以前8个月大的麻风疫苗(MR)调整为接种下巴风疫苗。也就是说,燕尾服疫苗共接种两次,8帐龄和18月龄各接种一次。

    变化5

    2021年版免疫程序建议,表面抗原阳性或不明母亲所生新生儿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到“出生后12小时内”。建议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定义为出生时体重低于2000克,出生后尽快接种1剂乙型肝炎疫苗,并按照1个月、2个月、7个月以上的程序再接种3次。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5 20:20:44

    宝宝刚出生,就开始了免疫之路。乙肝疫苗,作为守护宝贝未来健康的坚实屏障,是每个新生儿不可或缺的疫苗。通过接种,宝贝能够大大降低未来患上乙肝的风险。
    ?三针接种
    乙肝疫苗共需接种三针,第一针在宝贝出生时接种,为免疫系统打下基础。
    ?第二针接种时间
    第二针乙肝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在宝贝满月时,即第一针接种后的一个月。
    ?是否可以推迟接种
    正常情况下,不建议推迟乙肝疫苗的接种。但若宝贝出现低热等不适症状,可以适当延迟第二针的接种。
    ?接种的重要性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宝贝的健康至关重要。作为新手爸妈,我们一定要重视每一次的接种,为宝贝的未来保驾护航。

  • 半夏
    回复
    2024-03-15 19:19:34

    刚出生2天左右的婴儿基本在医院都要打卡介苗疫苗,这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采取皮内注射,接种到左上臂三角肌中部。

    接种之后在4周左右局部会出现小溃疡,应保护创口不受感染,然后溃疡好了后就会留下疤痕。

    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的,现在大了也是有疤痕的,当时在医院注射接种卡介苗疫苗后并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二十天左右时间洗澡时才发现孩子左手臂有个红肿的硬疙瘩,于是每天我都观察到,孩子也没有其他不良症状,之后过了一周左右时间,红肿的疙瘩开始化脓破溃,我就用棉签把脓液擦掉,保护好创口不受感染,最后再过了一周后伤口就结痂,最后形成一个白色圆形疤痕。

    接种卡介苗时出现一个白色6~8mm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清晰,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8~1~2周破溃处结痂自行脱落,留下一个小疤痕,这是卡介苗正常反应,不影响新生儿 健康 。

    如接种处出现溃疡,可用消毒干棉签轻轻擦去脓液,当破溃处不易愈合经常有脓液渗出或左侧腋下发现肿块,可能发生疫苗异常反应,应立即通知其就诊处理。即使按照护理操作常规进行皮内注射,由于新生儿皮肤薄,接种技巧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接种处皮丘不明显或注射不慎易使针头进入皮下等情况,注射过深会导致局部强反应,过浅可能导致接种失败;为提高卡介苗接种效果,注射时右手从进针到最后一直持针不换手,减少来回换手,增加针头活动度而影响注射药量的准确性,接种后,要保持针眼部位清洁,每天洗澡时避免将洗澡水打湿注射部。不要用紫药水、碘酒等消毒溃疡处,否则容易造成脓液外流不畅而影响结痂形成。

    如果注射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红肿直径超过1厘米、且经处理不见好转则应及时到所辖区、县结核病防治所就诊,不可擅自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出生时接种的疫苗为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说明,

    乙肝疫苗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一般医疗机构会选择在大腿肌肉注射接种。

    卡介苗: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所以,胳膊上的硬块,应该就是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

    那么我们来重点说一下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

    疫苗不良反应按性质可分为一般不良反应与异常反应。

    卡介苗 一般不良反应 有发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 异常反应 包括淋巴结炎、局部脓肿、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一般不良反应,可以理解为正常的反应, WHO关于卡介苗的立场文件 :“正确的 BCG 皮内接种几乎都会产生 轻微的局部反应(红斑、局部硬结、压痛),继而在注射部位出现小溃疡。 受接种者的年龄和免疫状况、接种者的技能、以及 BCG 的菌株和剂量都可影响不良反应的程度。 几个月后,局部反应可结痂形成微小瘢痕。 典型瘢痕的形成被视为既往 BCG 接种的标记,但并不意味着对TB具备保护能力”

    《我国皮内注射用卡介苗使用说明书修订意见》关于不良反应的描述:

    一般不良反应

    局部红肿 :接种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出现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龙胆紫,使其干燥后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局部硬结: 皮内卡介苗接种后2~3天内,接种处皮肤略有红肿,可隆起一凸痕,约30分钟后可消失,为非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要在接种后2~3周才出现,局部发生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成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直径3~5mm,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整个过程持续8~12周。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异常反应:

    局部脓肿: 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及长期不愈(>12周),应及时看医生诊治。

    淋巴结炎: 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即在腋窝下能够摸到一个小肿块)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 mm,1~2个月后消退,为卡介苗接种后正常反应。 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10 mm)、软化形成脓疱、破溃、化脓 ,临床表现为干酪性、脓肿型、窦道型等异常反应,为卡介苗淋巴结炎,应及时看医生。

    另外还有少见的异常反应为:全身播散性卡介菌病,过敏性皮疹甚至休克等

    所以,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小于10mm的小硬块是正常的疫苗反应,如果出现一些异常的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您好!

    通常小儿打预防针后,很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1.皮肤接种处红肿、发痒、疼痛;

    2.打完预防针后,某些儿童可能会出现头晕、发热、呕吐等症状。

    一般,以上不良症状会在打完预防针的48小时内自动退去。

    婴儿刚出生打针满月了胳膊有一小块硬的属于正常现象,是疫苗没有完全吸收导致局部硬结,不必担心。

    这种情况可以用毛巾热敷,密切留意体温的变化,期间避免给宝宝沾水,避免挤压。过些日子会好的。

    具体方法如下:

    热敷法: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入60℃左右的热水中,取出拧干后覆盖在硬结部位,温度低就更换,一天2次,每次半小时,持续7~10天。也可用热水袋热敷)。

    其次,食物清淡一点,不要去触摸硬块的地方,防止发生感染。

    如孩子情况不见转好,建议立即就医确诊。

    首先,这个问题比较模糊。如果是接种疫苗出现小硬块的话,那是由疫苗接种后,刺激肌肉所致。会出现硬币大小的疤痕。如果是婴儿注射了其他药物出现皮下硬块,那是由于注射次数多了导致的,应该不会留下疤痕,只要用热毛巾敷敷,或者用其它方法敷敷,硬块会消失的。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对婴儿的 健康 状况没有副作用,不必担心。

    您好!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 免疫程序,正常足月出生的婴儿,无接种禁忌者,从出生到满月已经进行过 1次卡介苗 和 2次乙肝疫苗的接种。

    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8~12周后结痂。若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 以防感染扩散,但不可切开引流。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发热或局部轻痛,不必处理。

    综上所述,接种后宝宝胳膊上的小块硬结应该是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的卡疤,属正常现象,如无其它不适可不作特殊处理。如果出现化脓溃疡,建议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

满月宝宝从鼻子吐奶怎么回事

满月宝宝对眼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