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对酒精分解能力不同,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酒后驾车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100毫升20毫克,并小于100毫升80毫克为酒后驾车,如大于100毫升80毫克为醉酒驾车。通常情况下,喝1-2瓶啤酒、或一两左右的12度红酒、半两左右的白酒,就能达到酒驾标准。
科学描述:人饮酒后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2个多小时后酒精会被人体全部吸收。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在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含量会逐渐降低。 通俗的说: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小时可以代谢10-15克的酒精,有的人稍快,有的稍慢。 以饮酒量1斤(500克)来计算,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在200克,以每小时代谢10克计算,大概需要20个小时才能将1斤白酒完全代谢完。而喝一瓶啤酒或二两白酒,最好等到6个小时后再开车。晚上饮酒后,第二天起床后体内酒精含量依然较高,对于一些代谢较慢的司机,即使24小时候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驾。
在这里给出一个通俗的判断标准1斤白酒24小不驾车,半斤白酒12小时不驾车,二两白酒6小时不驾车。但是每个人代谢情况不一样,所以此判断标准因人而异。
一、酒精是如何代谢的?
酒精学称乙醇,喝酒以后5分钟左右,即可出现在血液中,30到60分钟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酒精的代谢主要经过一下三个程序:
1、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乙醛是对人体有害的,也是导致醉酒的主要原因)。
2、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
3、依靠乙醛脱氢酶把乙醛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二、是什么在影响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酒精代谢能力的影响
导致不同的人酒量不一样,个人不同时间的酒量也不一样。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人酒量特别好,甚至能“一直喝”;有的人小酌一杯便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属于“一杯倒”;有的人喝酒后曹操变关羽,红红的脸蛋瞬间变得“可交了”;有的人酒量一般,虽然心是激动地,手是颤抖的,可面如平湖,脸色不改。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数量基数不一样。基数大代谢能力强所以导致酒量不一样。
同样,由于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时间不一样,所以个人不同时间酒量也不一样,例如上午喝酒易醉,下午或晚上相对酒量好;年轻人不易醉,年长者易醉。所以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基数是影响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因素之一。
2、饮酒种类、数量的影响
啤酒、白酒、鸡尾酒,清酒、黄酒、葡萄酒,酒的种类千千万,制作工艺不一样酒精含量不一样,喝高度酒必然导致血液内酒精含量高。啤酒度数低但是“踩箱喝”也比喝2两白酒的含量高,更不要提喜欢“深水炸弹”、“三中全会”的。所以饮酒种类、数量是影响体内酒精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3、饮酒、醒酒的环境、方法的影响
“跟帅的喝一杯就倒、跟丑的喝千杯不醉”,“酒前喝牛奶”,“酒后蜂蜜水”“空腹喝酒宿醉,饱腹喝酒陶醉,天天喝酒遭罪”,有的人喝酒就着花生、瓜子、烤鱼片,
谢谢!如是喝白酒一两,相当于啤酒一瓶的酒精量,
一般的啤酒是1斤4两一瓶,
你如是要开车,
一般要等24小时左右!
这要因人而已,有些人肾肝功能好,他就消化酒精更快!酒精在体内快速挥发!…
20-24小时。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喝完酒后,一般在24小时到48小时左右的时间,体内的酒精含量才会完全的消除,在8小时到12小时是酒精下降最明显的阶段。所以通常喝酒后在24小到48小时才可以开车,但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看喝了多少酒、喝什么酒和个人的代谢能力等很多因素决定的。
喝酒开车注意事项
有一个简单的平衡测试法可以帮你自我判断:单腿直立,另一只脚距离地面15厘米以上,脚底跟地面平行。这样持续30秒,如果在30秒内发生左右摇摆,或发生为保持平衡而单脚跳的现象,或维持不了30秒就把提起的脚放下,这说明你暂时没有驾驶能力,不能开车。
酒后开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不管是对他人还是自己都非常危险。为了自己的安全,更为了家人的安全,提醒大家,尽量少喝酒,喝酒之后尽量不开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