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飞机上用嘴帮老人吸尿# 航空公司不能成为看客
19日在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名老年旅客突然无法排尿,烦躁,冷汗。
听到机上广播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赶来,诊断后认为:老人急性尿潴留,如不尽快排出,则会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但机上救治条件十分有限...
危急时刻,肖医生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了穿刺吸尿装置,并由张医生亲自用嘴吸出尿液。
整整37分钟,张医生不间断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肖医生也不停根据膀胱积尿情况调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确保最大限度排出积存尿液,最终顺利帮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使老人转危为安!
有网友说,这是医德高尚。
夜鹰认为,这已经超出了医德范畴。
这种高尚的情操在世间少有。 正如有些网友说的,“这就算是老人的亲儿子也很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向我们广州医生张红老师致敬!
但夜鹰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在飞机上,旅客难免遭遇突发急症。此时我们需要航空服务人员具备一定处置能力,同时配置相应的紧急医疗装备也非常必要。
目前国内航空急救包估计可以吸氧装置、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有止血包扎辅料,有止痛退热药以及硝酸甘油类,有输液液体,其他估计就是空白了。
真正紧急事件发生,例如心脏骤停(需要除颤器AED)、急产(需要产包)、急性尿潴留(需要导尿管),这些国内航空公司都是没有的。而这些都是真要命的。
有人说,这些专业的设备,乘务员也不会用啊!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配置,可以提供给旅客中的医护人员使用。甚至也可以在地面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使用。
说说使我深为感动的一位好医生的故事。
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机上的医生不管平时有多的大牌子、多高的职务、多大的脾气,但在一个空中封闭的集体环境中,发生老年人尿潴留这种事相信绝大部份医生或护士会动脑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救解救患者的痛苦。
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深层次的矛盾和原因太多;就目前情况下既要从行政管理上、经济资源和政策上、在医疗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晋升等激励制度上的改革,能使他们无工作和生活的后顧之忧,才能教育并激发他们不忘学医的初心,全部心思放在治疗病人身上,才会在业务上精益求精造福于患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一个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在做自已应该的事,而且也会受到一部分病人称赞为好医生的人,其实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却往往会打动了患者一颗怀有感恩的心。可能同一天中他却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会被另一些患者责駡,可能是他自身的原因导致的,更多情况下却是谁也不愿意发生无奈的结果。
说说使我深为感动的一个好医生,曾经为了抢救一个垂死的老年人她所做过的无数件好事中的一件事,但我认为那是一种精神和素质!
我的一位同事她对一个老年人在床上因无力咳嗽被咔在咽喉部的一口脓痰窒息了,那时床头上根本没有吸引口和氧气口,病房的移动吸引器又坏了。看到老人脸色发青变紫、四肢抽搐、心电图只有难得几个心室逸搏波形,尽管做了胸外按摩(挤压)谁都知道这口痰吸不出来患者馬上会死亡。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年轻的她用嘴对嘴猛吸咔在患者咽喉部那口要命的脓痰,一次、二次、三次后终于这口要夺人命的脓痰吸了出来;最终病人意识恢复了。
遇到尿潴留的老年人确实万分痛苦。方法一:一般先在少腹部热敷、按摩或稍加一点压力、宽慰病人放松情绪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往往能起到排尿作用。方法二:实在无法自行排尿只能导尿(插入橡胶、硅胶导尿管)是最效唯一有数的措施。飞机上没有导尿管好在有飞行中发生紧急危险事件时会自动落下的氧气面罩,上面有通到面罩上的塑料之类管子,粗细与导尿出管相似完全可以利用作为导尿管。关键是头端要稍加处理变得圆纯一些,如小火烧热还未化时用手捏,或吹风机加热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是七天内更换,以后可以留置体内15天至20天,特殊情况不能超过一个月,你可以看导尿管的说明,如果你买的是好一点的,包装上说明是14天以上,如果买的是一次性的,包装说明是7天,导尿管属蛙胶管,早一天晚一天并无明显影响,但要注意不能时间太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