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命门灸多久

时间: 阅读:11827
命门灸多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4-03 12:46:44

命门天天艾灸容易上火。很多穴位具有补阳气的效果,例如命门便是补肾阳非常关键的穴位,艾灸也是补阳气的一种治疗手段,命门穴艾灸补肾阳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天天艾灸会引起肾阳气过于亢奋,导致出现上火。
所以一般艾灸具有疗程,需要灸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开始可以天天艾灸,但灸完一段时间后,需要停用,否则阳气过于亢盛,尤其是短时间内过于亢盛,便会容易引起上火,表现为便秘、头痛、头晕、嗓子痛、口干等。所以在以上症状出现前,需要停一段时间艾灸,待气血逐渐平和后,再进行艾灸,或在灸命门的同时,可以服用一些滋阴清热的药物,比如石斛、麦冬、沙参、生地、玄参,制约亢盛的阳气,也不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02-18 18:18:55

    关于大学生去农村发展是否屈才,我个人认为只要个人特长专业和兴趣都合适,这不叫屈才,应该称其为英雄有用武之地。否则,应慎之又填l?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2-18 18:18:55

    进行艾灸时的时间和灸量有什么讲究?

    俗语说冬病夏治,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的时间就是夏季。首先是因为夏季大家穿衣都比较少,即使不去专业的地方,自己在家施灸也是非常的方便,不像冬季,脱衣容易着凉。其次是夏天天气比较热,人体对温度是比较敏感的,不容易给烫伤。


    艾灸的时候如何把控灸量呢?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决定灸量,比如说冬天的时候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天气干燥,适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

    另外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必须坚持日久。


    艾灸的时候灸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呢?

    施灸以后应该感觉到温暖舒畅,直达深部。停止施灸一段时间了,尚且感觉到余温,才算到家。不管我们灸哪个穴位,都要“足量”,热力要能够深入体内,直达病灶所在。依据自身的情况,可以隔日灸。

    贴心小提示:没有用完的艾条最好不要截断,这样比较浪费。可以找一个空瓶子,把艾条燃烧部分直接放入瓶口,很快就会熄灭。下次使用的时候也很好点燃。燃烧后的艾灰也有用处,不要扔掉。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2-18 18:18:55

    可以啊。我就曾坚持灸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天天灸,当然,还配合着其它穴位,比如太椎、肚脐穴、命门等。

  • 泠青沼
    回复
    2023-02-18 17:17:45

    艾灸是一种和针灸很相似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中国古代治病的主要方法。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艾灸,因为针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艾灸,会有很多不同的且无副作用的疗效,这是和西医相比很大的优势。

    艾灸是什么?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条调养人体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利用燃烧后的艾条,将其悬灸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从而达到不同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手段。

    艾灸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可以说自人类慢慢学会了使用火,艾灸就慢慢的出现了。艾灸的原理是通过利用艾热来刺激人体的穴位或者特定的某些部位以此来激发人体的经气,来调理人体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为什么艾灸不同穴位会有不同的效果?

    艾灸不同的穴位,对人体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和针灸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体的不同穴位代表的是人体不同的器官和组织,艾灸不同的穴位,也就是对不同的器官和组织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理,所以艾灸不同的穴位自然就有不同的效果了。

    另外就要从艾灸的基本原理要解释了,艾灸本身就是通过艾热来刺激不同穴位来治疗对应疾病的一种方法,如果艾灸不同的穴位是一样的效果,艾灸似乎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艾灸什么穴位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呢?

    艾灸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还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手段。预防疾病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人体自身免疫力提高了,生病的几率自然也就少了。那么在艾灸里,艾灸命门穴就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艾灸命门穴需要两人配合,对命门穴施灸最好是采用温和灸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接受艾灸的人趴在床上,进行艾灸的人坐好,拿着被点燃的艾条,对准命门穴,在相隔皮肤二到三厘米的位置进行艾灸。每次艾灸的时间在三到十五分钟之间最好。

烙饼多久熟

艾叶煲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