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可能存在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等情况,女性还要排除妇科疾病因素
指导建议:
建议进行尿相差显微镜及泌尿系超声的检查明确有无肾脏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考虑泌尿系感染建议多饮水,进行抗感染治疗
能引起血尿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外科情况,内科的病也很多。你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不好一下诊断是什么原因,建议到大一点的医院详细查一下。
(石冰冰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北京协和医院石冰冰 http://shibb.haodf.com/
尿隐血2+是指尿液里面有中等量的血液,正常人尿隐血呈阴性。
一般尿隐血增加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尿路结石,当结石卡在输尿管或者尿道中的时候,结石容易划破管壁,从而导致破裂出血,患者就会表现为尿隐血增加,一般结石卡在输尿管中还会出现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由于炎性物质损伤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黏膜小血管破裂出血,也会引起尿隐血增加,膀胱炎患者还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小腹疼痛不适,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拓展资料
尿隐血(BLD)是反映尿液中存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尿液中如混合有0.1%以上血液时,肉眼可观察到血尿,血液量在0.1%以下时,仅能通过潜血反应发现。正常人尿液中不能测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与珠蛋白结合,分子量大,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而无血红蛋白尿。临床上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内溶血,即血管内大量红细胞被破坏,释出游离血红蛋白,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从肾脏排出发生血红蛋白尿,严重时尿呈酱色。
其次为尿路中的溶血,即当尿储存在膀胱中时有红细胞,但因尿比重过低或呈碱性受到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而呈尿隐血阳性。肌红蛋白尿是由各种原因(变性、炎症、广泛创伤和代谢紊乱)的肌肉组织破坏而从尿液中排出引起的。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可从肾小球滤过膜滤过。
临床意义
1.尿血红蛋白阳性
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经肾由尿液排出。
创伤性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肌肉和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症、肾皮质坏死。
应用阿司匹林、磺胺类药、伯氨喹、硝基呋喃类、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吲哚美辛、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秋水仙碱、吡罗昔康等药物。
2.尿肌红蛋白阳性
创伤挤压综合征、电击伤、烧伤、手术创伤及痉挛。
原发性肌肉疾病如肌肉萎缩、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
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如心肌梗死、动脉阻塞。
代谢性疾病如肌糖原累积病、糖尿病酸中毒。
酒精、药物(两性霉素B、海洛因、巴比妥类)中毒。
如果经过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的红细胞,就称的上是血尿。在高倍镜下,发现10个红细胞就计为“+、1+或+1”,20个计为“++、2+或+2”30个计为“+++、3+或+3”40个计为“++++、4+或+4”也就是说加号越多,说明肾脏固有细胞损伤的越厉害。比如隐血+2的意思是尿液经离心沉淀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了20个血红细胞。
出现“+”表明肾脏的固有细胞已经开始被损害,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开始受到免疫介质复合物的损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损害、增生的肾小球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肾脏的破坏程度会逐渐增大。此时就我们应该接受系统正规的治疗,从而有效抑制肾脏纤维化的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