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报告都是正常的,没有看出心肌缺血和心肌炎,对于心绞痛估计检测不到需要通过临床症状诊断!
如何上传:您可以将检查报告用数码相机拍成照片,在发表回复的对话框下方点击“上传影像化验单照片”上传。李臣文医生 答 2011-06-14 17:48:29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亦可由于严重贫血、休克等引起。心肌炎则为心肌的炎症病变,可以是病毒性、细菌性、放射性、药物性、中毒性等原因引起。治疗和预后也不同。 需要明确诊断。医生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医生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心肌缺血有很多原因,原因不同其症状也不同,如:冠心病的心肌缺血,以心绞痛,或隐约痛,……。血溶量不足引起的,以头晕为主,血压下降,……。心肌炎也有很多原因,如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他们症状也有所不同,建议您到医院检查病因
人体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因为它保证了人体的血液提供和氧气输送,能维持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但是,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肌缺氧,心脏功能就会减弱,还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那么,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心绞痛
心绞痛是供血不足的典型症状,其主要的原因为心肌的急性缺血,通常心绞痛发作与活动或晨起相关,多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并可向左肩及牙齿放散,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2、胸部外疼痛
心脏功血不足时,心绞痛部位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表现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引起的不适相鉴别。
3、上腹疼痛
心脏功血不足的患者会由于血液供应不足放射至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可能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
4、活动后胸闷气短
心脏功血不足的患者在日常平稳的休息中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但在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脏功血不足的症状。
5、夜间胸闷
心脏功血不足的患者在夜晚睡眠枕头低时,会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温馨提示
心脏功血不足是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出现猝死的现象。
7、心脏病患者要注意
1、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荞麦面,燕麦等。增加豆类食品,以干豆计算,平均每日应摄入30克以上,豆腐干45克或豆腐75~150克。
2、增加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如宫含维生素C的苹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的豆制品,乳类,蛋类等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等。另外,茶,甲鱼,海藻,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酸奶等也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血脂和血压。
3、多吃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中,有的还同时具有抗凝血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有好处。提倡用蒸,煮,炖,拌,卤等烹调方法;要用植物油,少用猪油,牛油;少吃肥肉及全脂奶粉,多喝酸牛奶。
4、肉类应以鱼为主,其它瘦肉搭配,白色肉最好。
5、同时还要看是什么心脏病的,如果是换瓣膜手术的那只要是科学服用抗凝剂就可以的,多休息,低脂低盐饮食。
6、禁烟。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7、禁酒。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8、改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9、适量运动。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