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宝宝贫血,辅食添加这些可有效缓解

时间: 2023-03-10 17:33:26

宝宝贫血,辅食添加这些可有效缓解

宝宝在生长阶段,身体素质会比较差,而且也会诱发一些疾病,所以宝宝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搭配食物,要注意辅食的添加,这样的话可以提高体质,还可以预防宝宝经常出现的流行疾病。来看看宝宝贫血如何添加辅食,来看看这些饮食的小常识。

首先保证母乳的营养质量,产后要摄入足量的铁、叶酸等,多吃猪血、猪肝、瘦肉、鸡汤、木瓜、牛奶等食物。只有在母乳营养健康的基础之上,新生儿才有良好的铁储备。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尽量做到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服用含铁奶粉。宝宝添加辅食,要保证母乳的营养不被流失,产后要多吃一些含有铁质和叶酸的食物,这样的话母乳营养物质丰富,可以有预防宝宝贫血的作用。

在母乳喂养到一定阶段,4个月后的宝宝应合理、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不可单纯只喂乳类,应逐渐添加富含铁质的蛋黄,富含维生素C的果泥、菜泥等。6月龄后逐渐增加肉泥、鱼肉末、猪肝泥、鱼片粥、瘦肉粥、动物血、豆腐、面包片及饼干以提供丰富的血红素铁。这些食物要合理的搭配,在不同的阶段搭配不同的食物,这样循序渐进的添加,可以让宝宝更好的吸收和利用食物的营养。

添加肉类辅食的时候,也给宝宝吃点蔬菜、新鲜水果,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如橙子、红果、鲜枣、柿子椒、西红柿、菜花、油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食物中铁的吸收利用。

宝宝如果贫血的话,要注意母乳喂养和饮食的调理,这样的话可以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如果宝宝贫血的话,可以吃一些含有铁质丰富的食物,而且产后母乳喂养要保证,一些营养素比较多的食物要合理搭配,这些都很重要。

对于贫血的宝宝而言,该怎样通过食疗进补?

大部分宝宝贫血,主要由于平时饮食、生活习惯不当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如果不及时补铁,会出现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细胞免疫水平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要注意确认引起贫血的诱因,找到诱因并且积极的针对诱因做治疗,才能彻底缓解。轻度贫血及时纠正就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抵抗力。

动物肝脏。动物的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研究表示,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容易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说,肉类的颜色越红,其中所含血红素铁就越多,比如牛肉、羊肉、猪肉等。而像心、肝、肾等内脏和动物血当中所含的血红素铁是最丰富的。

宝宝在添加辅食期间,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者是多吃一些含大量铁质的食物,比如鸡蛋黄、菜粥、菜泥、西红柿汁等等,钙存在于牛奶,酸奶,奶酪,沙丁鱼,罐装鲑鱼,豆腐,西兰花,杏仁,无花果,萝卜青菜和大黄等食物中,可能抑制非血红素和血红素铁的吸收。

如果孩子非常小,还不能够自己摄入,可以在辅食中增加蛋黄的比例,很多的配方奶粉里边会有强化铁的成分,都是很重要。如果母乳喂养,宝妈要补充含铁食物;如果宝宝满6月后,可以吃固体食物了,首先要添加的是富含铁剂高的辅食,如含铁的婴儿奶粉、含铁的米片、米粉、肉泥,待宝宝再大一些,就可以尝试你吃饭了,这时候妈妈就要注意丰富宝宝饮食,除了可以多给宝宝吃些红肉、豆类、菌藻类食物之外,也要注意补充一些蔬菜水果的等,均衡营养就是最好的治疗贫血与预防贫血的方法。

孩子有一些贫血,应该多给孩子吃哪些食物?

孩子有一些贫血,应该多给孩子吃哪些食物呢?

孩子出现贫血,首先是口服药物调理,其次是食物补充。建议孩子多吃茄子。茄子的补铁效果非常好。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营养粥,有助于孩子脾胃的消化吸收。

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在此期间,如果婴儿长期患有传染病和消化道疾病,或者没有时间补充正确的辅食,或者只专注于母乳喂养和奶粉育儿,就会储存在婴儿体内。添加辅食时,应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蛋黄、粥、菜泥、番茄汁等富含铁的食物。但是在添加辅食时,为了不影响铁含量,如果宝宝贫血严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宝宝辅食中添加硫酸亚铁,可以快速缓解贫血症状。

贫血可以吃瘦肉和大豆。瘦肉中含有一定量的铁,人体会更好的吸收瘦肉中的铁。如果孩子有贫血,可以适当吃一些瘦肉来滋养。父母可以把瘦肉做成美味的菜肴。孩子会更喜欢吃,同时它还有补血补铁的作用。每100克大豆和大豆粉会含有11毫克的铁,人体可以吸收7%的营养。与大米和面粉相比,铁的吸收率会更高,孩子贫血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大豆来滋养。

贫血可以吃红枣和桂圆。红枣有补血的作用,这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但是单独吃红枣会比较简单,红枣和黑木耳可以搭配使用,会让补血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补血养血,还能滋阴养胃。桂圆具有补血益心的作用。因其性温,可入心脾两经,补益气血之功强。通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贫血,身体虚弱,智力下降。当孩子有贫血时,父母可以用水炒桂圆肉和大枣,让小孩子服用。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