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很多的非常大的用处的,针灸也是我们中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也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种治疗的方法了,很多人对于针灸都是不怎么的了解的,对于古代的针灸有几针都是不怎么的了解的,今天 我们大家就是一起来了解了解古代针灸用具。
古代针灸用具
1、鑱针
鑱针,这是古针的具名,这种针的形状像箭头一样,这种针主要是用于浅刺出血,经常是用来治疗我们的身体热病和皮肤疾病等。
2、圆针
这也是古代九针之一,针体是像圆筒一样,针尖是卵圆形的,经常是被用来在按摩穴位的时候针灸,用来治疗一些肌肉疾病。
3、鍉针
鍉针长大约是3~4寸,针头是钝圆的,这种针不至于刺入我们的皮肤,经常是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这种针用粗钢丝制作而成,也是可以用骨质或者是硬木制作。
4、锋针
锋针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三棱针,这种针的针体是圆形的,针尖主要是三棱状,是有刃,这种针主要是用来刺破皮我们的下静脉和小血管,对于治疗热病、肿痛、继续肠胃炎都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5、铍针
铍针也被称为是铍刀、剑针。这种针主要是用于外科,对于痈脓,两热有很好的作用,我们是可以用于刺破痈疽,帮助很好的排出脓血。
6、圆利针
这种针的形状像马尾一样,针尖是又圆又尖,我们可以用这种针来很好的帮助治疗痹病、痈肿以及一些急性病。
7、毫针
毫针是用金属制作的,最常用的材料就是不锈钢了,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都是非常的高的,用于刺骨是比较好的,而且耐热和防锈,是不容易被化学物品腐蚀的。
8、长针
长针是针体比较长的一种针,一般的长度是在20~23 厘米或者是会更加的长一些,而且是多用于深刺,经常是用来治疗慢性风湿疾病和坐骨神经痛等。
9、大针
这种针尖的形状是像杖,而且稍微圆一些,像杖锋针,长度大约是在4寸左右。这种针对于关节里面的水气体停留是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主要用于泻水,也是可以用来通利九窍,很好的去除身体邪气。
中医针灸的好处
1、扶正祛邪
我们如果是在生活中长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在冬季是容易爆发的,在这个时候气温低,病邪的力量是会增强,我们体内的正气就是会不足,所以我们在冬季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减轻症状。
2、培补脾胃
我们的身体脾胃好坏是会影响到消化功能,这样是会影响到身体能量的供给,我们利用针灸可以很好的帮助调理脾胃,能够健脾化湿,对于帮助我没呢远离腹胀、腹痛、腹泻有很好的缓解的作用。
3、助阳散寒
在冬季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而且也是会容易出现颈肩腰腿痛和阳虚症,在冬季寒气是非常强的,我们是很容易受到寒邪产生疾病,在冬季是不能够很好的消除的,我们是需要等到身体阳气盛的时候,才是可以将身体里面的寒邪很好的排出。
在古代针灸是一般来说就是九种针具,就是上面为大家介绍的这九种,它们制作的形制和用途不相同,但是都是用来医治疾病,在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就是毫针了,不同的针是有不同的做法和用处,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决定了。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古代针灸一般是九种针具。用的最多的是毫针。各针有各针的用处,视具体情况而定。灸一般用艾叶。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閗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日大针,长四寸。閗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