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带脉。带脉是我们身体里面重要的脉络之一。有些朋友会选择疏通带脉以此来缓解身体里的一些小症状。因此这篇文章我们来谈谈带脉相关知识。
一、带脉的作用是什么
1、可以帮助我们减肥。如果朋友有肥胖方面的困扰可以选择疏通我们身体里的带脉。因为身体变的肥胖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废物不断的堆积,所以形成了脂肪。如果疏通我们身体里的带脉的话有利于变瘦一些。
2、调节我们的肠胃。我们的肠胃其实是很脆弱的,很容易生病。肠胃出现疾病其实和带脉有很大的关系,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带脉出现了问题。因此肠胃的功能受到了扰乱,就出现了肠胃方面的疾病。所以朋友们不妨试试疏通带脉,避免肠胃方面的疾病发生。
3、帮女性调节月经。不少女性朋友都有经期不准的烦恼,带脉对于女性的经期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带脉如果疏通后可以帮助女性朋友解决经期不准的烦恼。
4、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便秘的烦恼。如果有朋友有便秘这方面的烦恼,可以尝试通带脉的方法来进行缓和。带脉堵塞也是造成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带脉疏通后的作用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在继续过多的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资料以此获得信息。
二、如何疏通我们的带脉
首先我们要知道带脉的位置,带脉在我们的腰部,这条经脉是横向的。在腹部的侧边,章门下面大概1.8寸的地方。所谓的'敲带脉'就是敲我们肋骨下面,胯骨以上的赘肉。通常被称为是'游泳圈',也被人们称作是'草帽圈'的位置。每天睡觉前我们可以稍微敲敲这个部位,走路的时候也可以稍微敲一敲。
其次我们也可以去拔罐,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这个方法用于疏通带脉能很快见效。
除了这篇文章介绍的两种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大家平时如果有发现带脉堵塞了的情况,不用过于担心。可以积极的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带脉疏通方式,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求助专业的医生进行解决。带脉的疏通不可以操之过急,凡事都要有个时间的变化,希望朋友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疏通方式。
早在一千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认为带脉是治疗妇科病的“万能穴”,现代医学也证明,和带脉息息相关的白带、月经问题,都可以通过养护带脉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可以说腰间的“带脉”,是女人名副其实的健康“安全带”。
带脉受损通常会有如下表现:宫寒,不易受孕,痛经,无名腰痛,白带异常,游泳圈肥胖,便秘,色斑,小腹坠或小腹痛,腰部觉冷如坐于凉水中,子宫下垂,闭经。
保养带脉的方法:
1、敲“带脉”法:
躺在床上,用手轻捶自己的左右腰部,100下以上就可以。不过孕妇可千万不能这么做。
2、推“带脉”法:
以肚脐为中点向左右两侧推抚数次,再在后腰部用手掌来回推抚,推时用力适度,不要过轻或过重,手下有内脏推动感最好。
3.走模特步:
模特的猫步也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扭动腰肢,起到了强化腰肌、紧促带脉的作用,时间久了,自然增强带脉对纵行诸脉的约束力度。
1、推腹:有两个动作,一是用自己的掌跟(大小鱼际)从两侧往腹中间推,主要起到放松腹部的作用,一般每次揉腹这个动作做100次。
第二个推腹的方法:右手握拳,左手抓住右手的手腕,用右手的指关节从腹部的左边开始,从上到下,从左腹到中间再到右腹推动腹腔。
在推动时去感受自己腹腔内哪些地方是淤堵的?是僵硬的?是疼痛的?记住这些点。
这个推腹的方式主要是用了测试腹部淤堵点,为下一步操作做准备。
2、点腹: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主要是用来清理刚才我们探测到的淤堵点,经手法的点按疏通,让腹部重回柔软的状态。
具体操作方法是:双手中间三指相对并拢,去点按刚才淤堵或者疼痛的地方,按住那个点不动,然后上下移动3次,左右移动3次,顺时针旋转3次,逆时针旋转3次,一个点重复做3组。然后再换下一个淤堵点,同样的动作做三组。直到腹部所有不舒服的点被按过一遍。
这是一个治疗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感觉有疼痛感或者不舒服的感感受,属于正常的现象,不必担心。
你会发现,经过这个步骤后腹部会变得比原来更加松软,疼痛感和僵硬感会降低。
虽然不能一次就解决问题,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淤堵的形成是我么几十年累积的结果,腹部恢复柔软也非一时之功,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坚持下来,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锻炼,你会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3、拍腹:这个动作就相当简单了,用双手拍打整个腹部,拍打时拍到腹腔内有震感,起到进一步疏通和放松的作用。
相关知识补充:
001关于“风、寒、暑、湿、燥、火”
中医称“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邪气。“六淫邪气”致病。在这些致病因素中,湿邪杀伤范围最大。
无可否认:“湿气入体无法避免”,那如何把湿气排除体外呢?有四个方法:
一、饮食排湿法:吃薏米、红豆、生姜,红枣等食物。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是下午两点之前直接把它们中的任一种泡开水喝。
二、穴位排湿法:按“脾俞穴”,经常按。
三、汗蒸祛湿。这个方法代价大,要送大把票子到专门的机构,哈哈。
四、泡脚去湿。
“寒邪”致病的主要表现是:胃寒、宫寒。
胃寒的调理方法:
01多吃胡椒。无论是做菜还是熬汤,都加一些胡椒。胡椒能够祛除胃中的寒气,。所以胃寒的人,多吃些胡椒是很好的选择。不但冬天可以使用胡椒,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胡椒。
02少吃寒性食物。例如香蕉、梨、冷茶、各种冷饮、冰镇食品……要学会辨别哪些是寒性食物,哪些是热性食物,而且避免寒性热性食物一起吃。
宫寒是“子宫寒冷”的简称。中医概念中的“子宫”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在中医中,“寒”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因素,寒分为“实寒”和“虚寒”。就“宫寒”来说,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体内,使器官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宫寒的调理方法:
饮食调理
多食温经暖宫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花生、洋葱,每日早或午餐后喝一杯姜茶,能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性寒食物少吃,如绿豆、苦瓜等。
1、艾灸疗法: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2、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3、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4、日常进补: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5、茶饮调养: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6、中药泡脚: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女性宫寒一定要注意,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尽快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002关于提肛缩阴
提肛运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肛门松弛,对防治期痔疮和脱肛颇见功效。传统中医认为,肛门处于人体经络的督脉上,提肛能提升阳气、排除浊气。提肛运动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吸气时稍微用力,收缩肛门附近的肌肉,如此反复10~20次,每天做3~5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对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和预防效果。
有如对前列腺进行按摩,可促进会阴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
提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以及促进肛门手术后患者伤口和肛门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肛门疾病术后的人,因肛门括约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有效的肛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淤血扩张,增强肛门直肠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伤口愈合,以避免和减少肛门疾病的复发。
提肛运动怎么做呢?在做提肛运动时以坐、卧、站立均可: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若能采取胸膝卧位(双膝跪姿,胸部贴床,抬高臀部)做好提肛运动;则效果更好。
在下列时间坚持提肛运动疗效会更佳。晚上睡前或早上起床前,躺在床上提肛56次,大小便后紧接着提肛16次;干重体力活时也要注意做提肛运动;性生活后更应做提肛运动16次。提肛时必须要用力,提肛之后最好马上排便。
“缩阴”运动参考提肛运动。
代脉是脉象的一种,脉象有浮,沉,紧,滑等,各自分别代表一种或者几种不同的疾病,如浮脉多代表感冒,滑多代表水湿,食积等。而带脉则是人体经脉的一种,具体就是奇经八脉的一种,包括任脉,督脉等可以用线代表…那穴位是就是这些线上的点,各自主治不同的疾病。希望您理解
任、督、冲、带脉,皆为奇经。人体奇经有八,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脉的循经没有共同规律,多为“别道奇经”,又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相合,故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奇经”。因数为八,又称“奇经八脉”。任、督、冲、带为其中之四。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海”,足三阴经在小腹与用任脉相交,使左右两侧之阴经通过任脉而互相联系。因此,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任一身之阴经”。另外又有调节月经,妊育胎儿的功能。故又说“任主胞胎”。 督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督脉为一身“阳脉之会”。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督一身之阳经”,又督脉起于胞宫,下出会阴,沿背侧正中线上行,经颈总进入脑内并有支脉络肾,所以说“督脉属胞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因此,督脉基本上反应胞与脊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冲脉,亦起于少腹以下,在女子相当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冲脉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亦主妇女月事。 上述任脉、督脉和冲脉,在女子均起于胞中,故有任、督、冲“一源而三歧”的说法。这三条经脉主要调人体的生殖功能,因此“调理冲任”是治疗妇女月经病的主要原则。“温养任督”是治疗男女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 有关上述三经的起源起“胞宫”的实质,许多学者发表不同看法。关于人体“奇经八脉”,古人并未注明男女之别,可见不分男女性别,人人皆应有任、督、冲三脉,但起源又都注明胞宫,那么男子又起于何处?目前对这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胞宫”并非单纯指“女子胞”,而应是盆腔中内生殖器官的概括,即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如具体讲女子是“女子胞”,则男子应是“精室”;二是任、督、冲三脉不能说起源于“胞宫”,应该说起源于会阴,这样就不存在“男子任、督、冲三脉,无处起源”之说了。 关于带脉,起于季肋,环腰部一圈,犹如束带,因此得名。带脉有约束与调节上下纵行的各条经脉的作用。
带脉穴: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胁痛。
【取穴位置】
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解剖位置】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功能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
【穴位配伍】
配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治赤白带下;
配关元、足三里、肾俞、京门、次髎治肾气虚带下;
配中极、次髎、行间、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带下。
【穴位治法】
直刺0.5~0.8寸;可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