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阳陵泉穴的治病功效和穴位配伍

时间: 2023-03-18 14:46:15

阳陵泉穴的治病功效和穴位配伍

我们人体的穴位是非常多的,当然,不同的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作用和功效也是不同的,比如阳陵泉穴这个穴位,治病功效就是非常不错的,并且阳陵泉穴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穴位配伍应用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阳陵泉穴的治病功效和穴位配伍。

治病功效

治疗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下肢瘫痪、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坐骨神经痛、腰腿疲劳、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另外,阳陵泉穴这个穴位对于促进我们人体的肠胃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适当的按揉和针灸阳陵泉穴,还可以帮助我们大家缓解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等等这些病症的。

穴位配伍

当然,阳陵泉穴这个穴位既可以单独按揉针灸,也是可以和其他的一些穴位配伍应用的,阳陵泉穴和不同的穴位配伍起来,功效和作用也是不同的。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我们上面详细的了解了阳陵泉穴的治病功效和穴位配伍了,我们可以知道,阳陵泉穴可以治疗的病症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大家如果出现了这些肠胃病症了,那么适当的按揉阳陵泉穴来缓解病情就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大家可以将阳陵泉穴的配伍应用也记住的。

马丹阳12穴十——阳陵泉(任何筋病,头外侧痛要穴)

马丹阳十二穴——环跳(腰腿疼、偏瘫划圈步态救星)

马丹阳12穴之八——昆仑(处理人体侧面多方疼痛、强筋健腰)

马丹阳十二穴(七)——太冲(偏瘫患者脚背伸不可大穴)

马丹阳十二穴(六)——承山(偏瘫患者站立大穴)

其十: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三壮)。

一:穴位定位

《针灸大成》

膝下一寸,胻外廉陷中,蹲坐取之。足少阳所入为合土。《难经》曰:筋会阳陵泉。疏曰:筋病治此。

《中国针灸学》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阳陵泉穴位的具体定位,古书上的位置和现代教科书上的位置大约一致。都是在膝关节外侧下方一寸左右,也就是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一个凹陷区。

如果我们在那个区域仔细按压的话,我们可以明显的找到一个凹陷点。

二:穴位作用

1:筋会阳陵泉

因为古书上说我们人体上所有的筋,都汇聚在阳陵泉这个穴位上。所以阳陵泉治我们身上所有因为筋的问题而导致的疾病。

例如:腿抽筋(腓肠肌痉挛)。很多老年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因为小腿部的抽筋而痛醒。导致小腿部抽筋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钙、腓肠肌痉挛、劳累、或者神经元的损伤都会导致。我们在处理这类腿抽筋问题时,我们都可以去找阳陵泉这个穴位。


人体筋病:例如因为劳动扭伤腰部、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我们在处理处理这一类问题,都可以着重的在筋方面考虑。

2: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我们如何理解“疾高而外者”这个名词呢?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名词的字面含义去理解,疾为疾病、高也就是高处。所以就是人体最高处外侧的疾病,我们可以去取阳陵泉。

也就是我们的外侧缘头痛。


针对外侧缘头痛,我们可以使用阳陵泉进行处理,有时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3:偏瘫或者老年人腿部无力

针对偏瘫患者或者老年人,因为疾病或者年龄增大而导致的腿部无力,导致不能行走或行走困难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阳陵泉穴位。

我们对阳陵泉穴的刺激,从而可以加强我们腿部的力量,可以使我们走路更有劲。

总之阳陵泉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穴位,你应该从多方面去发掘他的作用。

人体十大养生穴位之阳陵泉穴

穴位是中医学特有的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研究和沉淀,穴位养生离我们似乎有点远,但是有几个穴位平常我们自己可以按揉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人体十大养生穴位之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舒筋活络穴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

主治范围: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一、胆腑病证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指五输穴之合穴)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二、筋的病证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外。《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三、经脉通络上的病证

依其足少阳经的循行、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循经取穴,本穴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络上的下肢、髀枢、胁肋、颈项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眼、耳、头部病变。

穴位取法: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本穴取法,历代文献其说不一。《灵枢·本输篇》:“伸而得之。”是让患者将下肢伸直,然后取穴;《针灸大成》:“蹲而取之。”是嘱病人取下蹲姿势再定穴;《中国针灸学》:“坐,屈膝重足……取之。对于晕针及弯针的人,则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胆囊炎、结石症据报道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胆总管的规律性收缩,排出胆道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奥狄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肝脾脏疼痛针刺阳陵泉透阴陵泉,治疗肝脾脏疼痛疗效较好,用强刺激手法,得气后留针10~20分钟,捻转出针。

落枕针刺阳陵泉,治疗落枕95例,效果很好。

肩关节周围炎有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效果良好。

调整脑血流量针刺阳陵泉,对脑血流量有一定影响。对急性缺性中风患者,通过针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实验研究,针刺右侧阳陵泉和曲池穴可影响到脑的血流动力学,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出针后脑血管阻力降低却不明显。而针刺对正常猫的脑血液动力学影响不大。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