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上髎穴位很重要,帮你认识上髎

时间: 2023-03-18 16:09:08

上髎穴位很重要,帮你认识上髎

在人体中会有非常多的穴位,各种各样的穴位是分布在不同部位的,大家完全可以通过按摩上髎的方法来促进健康,这样会对我们健康有好处,大家可以通过上髎来进行养生,特别对我们增强身体素质有好处,那么上髎具体是什么样的穴位,一起看看吧。

上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而且对上髎穴来,首先我们从体表来看,位于我们人体的臀部,在臀部靠腰位置的上方大概四指的位置,位于腰阳关线的两侧,能够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遗精等问题起到很好的治疗缓解作用,是我们人体身上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对我们的肾脏健康来说很有好处,是很适合大家在平时坚持去进行按摩的一个穴位了。同时上髎穴是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我们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的位置,适对的是第一骶的后孔处的的位置。上髎穴的位置其实比较好找,我们可以在休息时选择按摩上髎穴,对人体来说是有比较大的好处的,而且上髎也是比较容易找到的穴位。

同时对上髎来说,我们在给上髎取穴的时候,大家完全可以可以采取直立位或者是俯卧位,趴在床上,臀部的肌肉上会有比较明显的两个凹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人窝的位置,上髎穴就位于美人窝往下的内侧的位置,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定位到上髎穴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我们自己就可以非常轻松的找到上髎的位置,效果很不错。同时对上髎来说,由于上髎穴是属于八髎穴穴位组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八髎穴四组穴位的最上方的一个,往下依次是次髎穴、中髎穴及下髎穴,我们可以将手放在平时系腰带的位置找到一个圆形的骨性凸起,将手倒放在它和背部的正中线,中间的点一次就是四组穴位所在的位置,最上方的就是上髎了。

上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在平时我们应该注意坚持按摩上髎才行,这是关系着我们健康的,如果说我们能够有健康身体,那么就应该学会掌握按摩穴位养生的方法才行,上面介绍的这几招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完全可以进行尝试。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八髎可以调理哪些疾病

1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首先要知道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疗法,具有一定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

而八髎穴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在臀部上方八个小孔中的穴位,生活中经常艾灸八髎穴位,具有缓解疲劳、调经止痛以及促进睡眠等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是具有一定好处的,很多人喜欢艾灸此穴位。

2 艾灸八髎可以调理哪些疾病临床上艾灸八髎穴位,主治下焦虚寒的症状;一般男性下焦虚寒主要有腰、膝冷痛、阳痿、遗精、早泄等等问题,同时伴有面色黄白、舌色淡白、脉是沉细脉等症状,这时候艾灸八髎穴位,是可以帮助改善这些症状的。

其次对于平常恶寒怕冷,是阳虚等人群来说,经常艾灸八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排出体内寒气,具有一定驱寒暖身的作用。

最后就是女性有痛经症状,月经的颜色比较淡,量比较少,月经期不准等情况时,进行艾灸八髎也是可以的,因为埃及八髎具有一定调经作用。

3 八髎穴艾灸方法刺激八髎穴位,可以经络畅通、气血充足,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找出八髎穴位。

2、然后将八髎穴位擦干净。

3、之后使用艾条悬灸八髎穴,每次20分钟左右。

4、也可以用一个实木六孔艾灸盒,扣在八髎穴部位,艾灸40分钟。

4 怎么疏通八髎穴艾灸、按摩。

艾灸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艾灸是对八髎穴位具有好处的,一般每次只需要艾灸15-2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艾熏,将3-5个艾条捆绑点燃后,来回熏八髎穴位。

按摩

除了艾灸,疏通八髎穴位还可以通过按摩,也就是双手后背,用手掌在腰骶部皮肤快速上下或左右摩擦按揉等,一天1-2次,每次100-200次。

要记住操作时,要感觉到局部发热,仿佛有一股热流传导至前阴和小腹部,甚至通达到双脚,这样效果才会好。

五脏六腑位置图(五脏六腑气血之次髎穴)

概述

次髎穴之名及其位置,第一次出现于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次髎在第二空,夹脊陷者中;……”…。次髎穴是包括在八髎穴其中两个穴位。八髎穴位于骶骨两旁侧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别为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各一,共有八个穴位,“髎”,其意思是指窟,有骨部其深空处有缝隙之意思。

次髎穴是包括在八髎穴其中二个穴,而八髎穴是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其中一个腧穴,毗邻为胞宫,而冲、任和督脉均起于胞宫,因此八髎具有总司全身五脏六腑之功,特别是下焦的疾病。

次髎穴Cìliáo BL32

位置: 位于骶部,八髎之一,当髂后上棘内下方,正对第2骶后孔中。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补益 下焦 ,强腰 利湿

别名:中空《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 竖脊肌 →第二骶后孔

治疗应用

次髎穴有司全身五脏六腑气血之功,特别针对下焦的疾病有较好疗效,且应用广泛。

生殖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妇人经、带、孕、产各阶段疾病的治疗。如对痛经,可单用次髂深刺或同时配伍三阴交、合谷、承山等穴,寒者加灸更好。取单穴法进行痛经的治疗,屡获良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者,则需假以时日,并加强辅助穴的应用。又如取该穴进行胎盘组织液注射,治疗原发性不孕亦有报道。另外,还可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如遗精、阳痿等,并常与肾俞、气海、关元等配合,以培原固本。

痛经 多由于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所导致。次髎穴位于腰骶部,治疗痛经要以局部法来取穴。而且腰骶部跟。肾脏、督脉及足少阴经关系密切,督、冲脉与任脉同为起于始胞宫,在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就提出:『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所以,针刺次髎穴可以调理肾与胞脉,亦可以疏通其局部的经气,冲任之脉使得通畅,旺盛气血,通行而无滞,这样就会通则不痛。

性功能障碍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膀胱与肾相表里,位于腰骶部,毗邻胞宫,针刺次髎穴可调理膀胱、补益肾气;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温下元之气,兴奋宗筋;中极属任脉,为膀胱的募穴,肾俞可补益元气,培肾固本,两穴搭配属俞募配穴法,增强补肾壮阳之功效;命门火衰加命门穴,命门穴培元补肾,强健腰脊,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补益后天之气,旺精血生化之源;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健脾益肾补肝;太溪为肾经原穴,可滋阴补肾。诸穴合用,可加强补益肾气,荣养宗筋之功效。

刘喆教授取穴:次髎、关元、中极、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操作:使用 2 寸长毫针,俯卧刺次髎、肾俞、命门,使针感放散于会阴部或阴茎部,仰卧刺关元、中极,针尖向会阴方向刺入,使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传于阴茎、龟头部,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使之出现酸麻胀感为度,然后对关元、中极及次髎,施以针刺治神之法: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嘱咐病者慎守勿失,全神贯注于针下,待针下有胀热感之后,捻动针柄,左转180°,并让病人以意引气,使气至病所,而后守气,使气聚而生胀生热。隔日治疗 1 次,10次为 1 疗程。施以本法治疗 1 个疗程后,虚汗已止,肢冷畏寒消失,阴囊、龟头有热胀之感,阴茎勃起渐有力。继续治以本法,又针 12 次后,诸症悉除,勃起坚挺有力,同房满意。随访至今未复发。

泌尿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膀胱炎、尿道炎、遗尿、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睾丸炎、小便不利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遗尿,常配伍肾俞、太溪、足三里等穴;治疗小便不利,则可采用灸法施术,正如《千金方》中所言:“大小便不利,灸八髎百壮”;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则与中极配合较多。

小儿遗尿 次髎穴为主穴治疗疗效较佳,次髎穴位于骶神经后支的分布处,这个神经是用来控制排尿的主要神经,可以透过针刺,来增强膀胱的约束之能力。关元、肾俞可以帮助肾气,增加固摄下元。膀胱俞、中极分别是膀胱的俞穴和募穴,合而为用为俞募配穴,可调理膀胱,振奋膀胱气化功能,以助对尿液的约束之力。三阴交是属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用来补益三阴之气、调理肝肾脾从止遗尿。脾俞、百会、太渊可补脾肺之气而使气血充盈,以增收涩固脱之功。所有穴随症伍用,可以补肾固涩,有约束膀胱之功效。

郝丽丽选了10例年龄介乎4至10岁的男女童,用针刺加上结合耳穴来治疗遗尿症。针灸治疗选取气海、关元、合谷、中极和三阴交。有肾阳不足要多加太溪、命门,有脾肾阳虚要加肾腧,有肺脾气虚要多加脾俞、肺俞、太渊和足三里,有下焦湿热便要加阴陵泉,尿频则多加次鼹穴。针剌三阴交,膝关节以上必须要针感应,针刺关元穴,中极穴针感应必须到达会阴,次谬穴针刺方向要向骶骨后孔方向直刺,得气后必需要留针15分钟;若尿频而属肺气郁遏的,合谷穴可用泻法,采用双手的运针法加强刺激,出针后在针孔处用拇指分别按压1分钟,以助泻法的力量。各穴针刺后分别加灸艾灸离皮肤高度适中,每穴灸5分钟,如下焦湿热者则只可针不可灸,全部用上泻法。治疗方法每天1次,每7天为1治疗疗程。耳压耳穴以主穴取外生殖器点,遗尿点,配穴取耳速根、神门、。肾、膀胱、内分泌,耳压穴,要左右耳交替,每星期2次,每日按压4—5次左右,每次3分钟,使耳廓充血有发热感为宜,每15次为1治疗疗程。结果:治疗结果为治愈8例,有效1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0%。

腰腿部疾病

主要用于腰肌劳损、急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病症的治疗,常与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环跳、委中、秩边相配伍。现代也有将之扩展运用于多种关节痛,如关节风湿、膝关节炎等的治疗。有研究用次髎配合秩边、大肠俞、腰阳关、十七椎下等穴治疗骶髂关节炎,收效也甚为满意。

其他用途

还可用于疝气、痔疾、脱肛等病症的治疗,尤其对于长期的咳嗽、泄泻、痢疾、便秘所致脱肛者效更佳,可配长强、气海、百会等穴。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中下次廖在哪(腰部的穴位)怎么找

上髎穴在骶后上棘和后正中线之间的,平对第一骶后孔的 就是这个穴位 的,这个中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在骶中嵴外侧,这个次髎穴当第二骶后孔中。约于第二骶椎假棘突下缘旁开0.8寸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