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的穴位是非常多的,当然,不同的穴位功效和作用是不同的,并且治病功效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经渠穴这个穴位对于我们人体的很多的疾病都是有着不错的治疗作用的,那么经渠穴可以缓解哪些病症?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可以缓解头疼脑热
经渠穴这种穴位对于帮助我们大家缓解和治疗头疼脑热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头疼脑热的情况了,适当的按揉经渠穴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经渠穴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经常到自己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头疼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头疼脑热的现象出现,不必要去吃药,也不必要非得到医院当中去打针输液,只要适度地按摩一下,这个是不是就很好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错的一个穴位。
可以缓解呼吸疼痛感
另外,经渠穴对于我们人体的呼吸道的健康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并且还可以有效的缓解和预防呼吸疼痛的症状,对于促进我们人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如果我们的呼吸不顺畅,或者说有的时候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度的去按摩一下经渠穴,它有利于缓解我们胸痛等呼吸道疾病。而且对于一些神经性的疾病也有所帮助和指导,真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
经渠穴可以治疗哪些疾病?相信我们大家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经渠穴斌可以缓解头疼脑热的症状,并且对于帮助我们大家缓解呼吸疼痛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大家可以通过按揉经渠穴来缓解这些病症的。
人体标准经络穴位图(一)
人体标准经络穴位图(二)
序言:找准穴位,为自己的身体开方
人体穴位速查表
常见病穴位按摩速查表
上篇 穴位:自愈的良药
第一章
认识身体的守护神:穴位
概述:穴位究竟是什么
人体穴位知多少:穴位的分类
穴位的神奇功效:平衡机体功能
第二章
经络,气血运行的要道
中医理论的瑰宝:经络
河床之于流水: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守护身体的忠实哨兵
奇经八脉:航行间歇的避风港
穴位与经络的关系:穴位如开关
第三章
精准找穴:四大定位法
自然标志定位法:目标最明显的取穴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自身测量是关键
指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第四章
经穴祛病四大常用操作法
按摩:最绿色的自然疗法
刮痧:给邪气以出路
拔罐:以热攻毒
针灸:针到病除
下篇 认准小穴位获得大健康
第一章
手太阴肺经
中府穴:让肺呼吸更畅快
云门穴:肺气出入的门户
天府穴:消炎抗过敏
侠白穴:驱走恐惧和忧虑
尺泽穴:治疗腹痛的奇效穴
孔最穴;坐得再久也不怕得痔疮
列缺穴:止头痛,最有效
经渠穴:呼吸系统疾病的必用穴
太渊穴:身体的平衡剂
鱼际穴:摸摸小鱼解疲劳
少商穴:常按少商穴不感冒
第二章
手少阴心包经
极泉穴:宁心安神,心脏的警卫员
青灵穴:消除疼痛无烦恼
少海穴:手臂不举按少海
灵道穴:心灵的通道
通里穴:音嘹亮,面生辉
阴郄穴:踏实睡眠不起夜
神门穴:神门一开,气血通
少府穴:调养心与肾
少冲穴:急按压,救性命
第三章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穴:池水落,活力添
天泉穴:保证心脏供血
曲泽穴:定心宁神
郄门穴:心绞痛急救穴
间使穴:直接影响心脏功能
内关穴:平复胃气止打嗝
大陵穴:心火散,口臭清
劳宫穴:手心瘙痒掐劳宫
中冲穴:快速除去眼部脂肪粒
第四章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穴:释放体内热气和汗水
二间穴:清扫面部小疾病
三间穴:消便秘,止手疾
合谷穴:掐虎口,治牙痛
阳溪穴:缓解手肩综合症
偏历穴:专消水肿
温溜穴:驱赶身体内寒流
下廉穴:收敛疼痛
上廉穴:让不遂的半身动起来
手三里穴:掌管肚脐以上的疼痛
曲池穴:浊水气,稳血压
……
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等病症。
19�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失眠等。
20�安眠: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癫狂等病症。
21�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脊背痛等病症。
22�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等病症。
23�承扶:位于臀横纹中央。主治腰痛等病症。
24�殷门: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等病症。
25�委中:位于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26�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腰腿拘急疼痛,便秘等病症。
27�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下肢痿痹、胸胁胀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28�风市:位于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等病症。
29�肩髎: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音鱼)穴后寸许的凹陷中。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等病症。
30�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下肢痿痹、胁痛、呕吐等病症。
31�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主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病症。
32�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等病症。
33�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等病症。
34�天宗:位于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主治肩胛疼痛、气喘、乳痈等病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