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食品添加剂,很多朋友都认为既然是食品中添加的物质,应当是对身体无害的,确实,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
但现代的食品生产行业中,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连我们每天吃的馒头中都要使用增白剂、强筋剂等添加物,火腿、方便面、面包、蛋糕、饮料中防腐剂、增色剂、调味剂等添加剂的各类更多,这些添加剂都是化学成分,即使使用的量在安全范围内,但长期食用,也容易损害身体健康。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其危害,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尽量吃一些天然新鲜的食品
主食最好是自己做,既安全又放心,比如馒头,很多注重食品安全的朋友自己购买当年产的麦子,磨成全麦粉,自己发面做馒头,可以避免商家生产馒头时加入添加剂。
蔬菜和水果也要购买新鲜和当地当季产的,外来蔬菜和水果或者反季节产品,都会为了催熟和保鲜而加入添加物。
要尽量减少到饭店餐馆中就餐的机会,因为我们很难保证所用的食材的天然性以及烹调过程中不加入添加剂,即使在家中烹调菜肴,也要尽量保持食物的天然,尽量少用味精、鸡精之类的调味品。
尽量选择添加剂含量少的食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避免不了要购买一些加工过的食品,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添加剂的危害,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要选择一些大品牌、信誉好的商家生产的食品,一些小商家或者三无商家容易受利益的诱引在食品中加入过量添加剂或者使用非法添加剂,对健康危害极大。
其次是要注意仔细的查看食品标签中添加剂的种类、数量、保质期等情况,添加剂种类和数量使用越少,说明食品越接近天然,有益健康,保质期短的食品防腐剂之类的添加物含量少,对身体的危害相应也小得多。
适当食用排毒食品减少添加剂的积累
添加剂很难被人体分解代谢掉,即使是安全的食品,其中的添加剂长期在体内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也会造成肝肾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减少添加剂的摄入,还要想办法促进添加剂的排泄,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有利于促进添加剂的分解,我们熟知的一些排毒食品,如黑木耳、海带、绿豆、南瓜等,都能够吸附一定的添加剂颗粒,使之随着排泄而排出体外,多吃这些食物,能够很好的预防添加剂在体内积累而损害健康。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对食品添加剂不必恐慌,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滥用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合理 使用 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 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 食物的色,香,味等。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对健康 无任何毒性作用 或不良影响 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参照
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合理使用:符合国标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要求,且符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何谓滥用: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范围(比如染色馒头里面的柠檬黄),或者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量(也就是常说的超标),或者违背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比如用香精腌渍鸭肉伪造牛羊肉),都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
违法添加:如果加入的物质不在国标允许的范围内,就属于违法添加行为(例如苏丹红鸭蛋、塑化剂饮料、三聚氰胺奶粉),使用工业级产品也属于此类(例如工业明胶、工业柠檬酸、工业硫酸铜等)。
复合食品添加剂,一般是指根据各种食品添加剂及食品配料单体的性质和功能,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互补或有协同作用的单体按适当的比例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配物,它能在某种食品中独立地担当某一项功能.复合食品添加剂与单体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点,食品添加剂的协同效应,既有功能互补,协同增效的效应;也有功能相克,相互抑制的效应,但在食品工业中有应用价值的一般是协同增效效应。 目前,国际、国内对待食品添加剂均持严格管理、加强评价和限制使用的态度。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允许范围和规定限量内使用,且对人体无害,也不应含有其他有毒杂质,对食品营养成份不应有破坏作用。同时,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改变良好的加工措施和降低卫生要求。
2013年央视曾曝光方便面中有20多种食品添加剂,大部分人认为吃进去那么多食品添加剂肯定对身体有害,一时间人心惶惶。其实不光方便面有添加剂,其他诸如饼干、酸奶、薯片、冰激凌等加工食品都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出,也让大家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针对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网友态度不一,有的网友表示绝对不吃有这么多添加剂的食品,将添加剂视为毒物,而有的网友表示如果因为有添加剂就不吃这些食品,那么就没什么食品可以吃了,所以不能因为食品有添加剂就饿肚子,另外还有网友表示对添加剂知之甚少,加不加都无所谓。那么,食品添加剂真的有部分网友说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如何避免食品添加剂的副作用呢?
【认识食品添加剂】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现代社会很难做到“现做现吃”,所以食品一般是以加工过的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并且由于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色香味俱全,营养、外观、口感俱佳的食品才会更加吸引人们购买。加工食品就免不了要用到食品添加剂,所以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延长储存时间,还能改善食品外观、口感。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其他食品添加剂等,每一类食品添加剂下面又有不同数量的具体食品添加剂组成。
其实食品添加剂在应用前都会有相关的安全性评价,评估安全性并设定添加的限量标准,按照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按标准限量使用的话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当然各个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限量标准不一,针对存在安全性争议的食品添加剂,有的国家是完全禁止使用,有的国家则是允许但限量使用,由于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是逐渐发现并引起重视的,比如人工色素,之前只认识到它的作用,但随着研究的逐渐开展才发现可能会致癌及引起儿童多动症,当然这也算是一种隐患,但由于受制于科技发展水平无法对食品添加剂做出全面的评价,我们也没有必要为这种可能性过度恐慌。
【食品安全事件类别】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曾经曝光的“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让广大消费者惶恐不安,对违法添加有毒物质的行为深恶痛绝,也有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民众,甚至对所有食品添加剂持否定态度,虽然食品添加剂不按规定使用确实也会引起食品安全事件,但是大家搜一下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发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般是由于不法分子使用了有毒、非食用物质,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使用未经批准或禁用的物质
使用未经批准或禁用的物质,主要是为了改善食品外观和口感,延长食品保存期限,生产假冒食品,处理过期食品,降低生产成本等。比如用甲醛浸泡银鱼,增加卖相又能防腐;鱼干晒制过程中使用农药,驱虫防腐;在猪、牛、羊饲养过程中使用瘦肉精,增加瘦肉产出率;使用各类化学物品掩盖食品原料中的质量问题,如用农药处理变质猪肉再销售,利用工业矿物油处理陈旧大米销售,为了避免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检出,而添加β-内酰胺酶;增加回头客,比如在火锅、烤串中加入罂粟壳等;改善食品口感,如在面粉中添加溴酸钾用于增筋,在果冻生产中使用工业明胶,使用工业用乙酸勾兑食醋销售。
2.超量使用合法添加剂
合法添加剂需要在国家标准内限量使用,超量使用就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隐患,长期食用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葡萄酒中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腌制食品中过量使用亚硝酸盐,面制品和膨化食品中过量使用铝膨松剂,面条、饺子皮过量使用面粉处理剂。
3.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不仅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限量,更是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规定了可以添加的食品种类,在规定之外的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也是非法的。比如胭脂红可以在某些食品中限量使用,但是胭脂红不被允许用于瘦肉中,以免掩盖原料问题,以次充好;柠檬黄也是国家标准有的食品添加剂,但是不能用于黄鱼,以免以次充好,增加卖相;在酒类中不能使用甜蜜素,馒头不能使用硫磺熏蒸。这些不按规定使用添加剂,有可能造成检测盲区,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4.安全卫生标准不达标
有些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安全卫生标准不达标,比如常曝光的各类加工食品菌落总数超标,快餐店冰块菌落超标等事件,菌落总数超标极有可能引起腹泻及其他疾病。
5.违法生产、销售过期、假冒食品
还有一类食品安全事件是利用过期食品处理后销售,或者销售假冒食品,比如地沟油掺入食用油进行销售;用牛肉膏处理猪肉,冒充牛肉销售,或者用其他香精处理狐狸肉冒充牛肉、驴肉销售;还有过期馒头染色后销售,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等等。不仅欺骗消费者,更会带来健康隐患。
【相关措施】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过量摄入的话,还是有可能带来健康隐患的,比如亚硝酸盐过量摄入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不畅等。我们消费者怎样最大限度的避免食品添加剂的副作用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一下:
1.避免长期吃加工过度食品。比如膨化食品,膨化食品一般含铝,越是口感好的膨化食品,越有可能铝含量多,另外腌制食品含有的亚硝盐比较多,长期吃很容易造成摄入过多。
2.避免长期、单一的摄入某一类、某一种加工食品。比如长期食用方便面,必然会导致盐分、抗氧化剂的过量摄入,不仅不健康,营养也达不到人体所需,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食品的多样性可以避免某一类食品添加剂的过量摄入。另外注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营养的均衡。
3.在繁忙之余,尽可能的放慢生活的脚步,学会几样拿手菜。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有利于健康。
【其他建议】
除了少吃加工食品,另外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也要在食品标签上注意一下,避免买到问题食品。
1.内容方面: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贮存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保质期等。各项内容需标注完整、规范、真实。不能漏项或者含糊不清,比如厂名、产地只写地址,不写企业名称。保质期是一个时间范围就是不规范的,或者字迹模糊,难以辨别。如果采用不干胶的生产日期,容易伪造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买回来的食品由于开封,储存条件发生变化,需要尽快食用,不能再按照保质期来食用。为了避免买到的食品放过期,一次不要买太多。
2.尽量少买含反式脂肪酸、防腐剂(苯甲酸钠、亚硝酸盐)、人工色素(胭脂红、苋菜红、亮蓝)、漂白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的食品,特别是儿童。
总之,食品添加剂按国家标准使用没有那么可怕,怕就怕在不按规定使用,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希望监管部门能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重点加强对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等行为的监管,加大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查处,增加食品安全违法成本,震慑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才能最终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加工食品一般均含有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而已。购买时注意阅读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一般配料表中写在后面的、名称在日常生活中不熟悉的为食品添加剂。
未经加工的食物原料中,一般很少含有食品添加剂。
所以,尽量在家用菜市场上购买的新鲜食物烹饪菜肴食用,这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购买加工食品时,阅读配料表,购买配料种类较少的食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