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免不了犯错误,至少偶尔会犯错,甚至是很大的错误。许多青少年为此心情焦虑,睡不安稳,心绪不宁。客观而言,错误既然已经发生,人的身体还继续处在犯错误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下备受折磨,很不值得。唯一的明智之举,是平静地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吸取教训,然后想办法弥补。
美国学者丹雷瑟曾经说过,肯尼迪是经过猪猡湾事件之后,才成为一位真正的领袖的。当时美国大众对这次事件极度不满,肯尼迪也处于内心的恐慌中,不过他很快战胜了心理压力。于是他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猡湾事件是一个决策失误,愿意承担事件的全部责任,并承诺会尽力弥补这个错误决定所带来的损失。在那一刻,他从一个能干的年轻政客,变成了一位真正的领袖。
做错决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逃避责任,不敢面对现实。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战胜恐慌心理的压力,开始新的拼搏,而决不是从不出错。可见,人不是精确的计算机,免不了在生活中出现一些错误。既然避免不了,恐慌、焦急也于事无补,何不积极地面对它呢?
下面,就教你一些克服出错导致不良情绪的方法:
(1)分析产生错误的决定,包括:为什么会作出此决定?有没有更好的替代途径?以后如何避免?分析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其本身也是克服恐慌的第一步。
(2)在做一个决定之前应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把可能产生的后果一一列出,看看是不是在你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认为超出承受范围,就应该谨慎决定。这样即便出错,也不至于产生懊丧情绪。
你好,重新做一遍曾经失败的事,你的目的是想实现什么呢?
将你的行为目标清晰化,将结果放开化!譬如,你重新做一遍以前的事情,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看自己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仍然会做错,若是做错就认为自己没用,贬低自己的价值!若是成功了,就认为自己进步了,那么你会对结果产生恐惧,那么在这件事的时候就放不开,不能全身心的去做!
另一方面,若是你的目标只是让自己重新体验一下以前的经历,让自己成长一下,又或者锻炼一下自己而已,那么结果的成败似乎不那么重要,就不存在要面对否定自己的价值,对结果失去恐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