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朋友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拔罐了,当然,我们大家在生活中适当的拔罐,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大家的身体的健康的,但是我们大家要知道,日常生活中拔罐是不能在随意的部位进行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找好穴位的,另外,紫印没有消失的部位不能重复进行拔罐的工作。
1、拔罐要找准穴位
拔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拔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罐。但是我们许多的朋友们对于身体的穴位不是非常的了解了,我们大家一定不要不乱弄的进行拔罐,只有了解了自身的穴位情况,那么才可以进行拔罐的,如果不了解拔罐,那么最好找一些医生帮助自己拔罐。
2、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复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罐后,疼痛没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继续拔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强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实,这种是错误的。如果上次拔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如果我们大家经常在一个穴位重复的进行拔罐的工作,那么对于身体这个部位是有着很大的危害的,有时候还会导致我们皮肤出现感染和发炎的情况,不利于我们大家皮肤的健康的。
我们大家已经了解了很多的日常生活中拔罐的一些注意事项了,所以我们大家就需要知道,在生活中不要随意的在身体上面进行拔罐的工作,我们大家需要知道哪些穴位可以拔罐,另外,一般在一个部位不能经常重复的拔罐的,不然会影响皮肤的健康的。
1、选择肌肉丰满,毛发少的部位拔罐,肌肉瘦削及毛发多的部位不能应用
2、根据病情和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拔罐方法及选用大小合适口径的罐。并且患者体位要舒适
3、在应用针罐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并防止弯针和折针
4、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起泡,引起烫伤。
5、在应用走罐时,管口要光滑,不宜吸拔过紧,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
更多关于拔火罐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969ba161609987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0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分心,按规范操作,切记不能在操作时三心二意,或马马虎虎,否则,很容易出现被烧伤的惨剧。
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治病方法,深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安全、无副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夏天大伙儿平常全是吹中央空调的,常常吹中央空调非常容易造成湿寒集聚,拔火罐还能够去湿气,但是在拔火罐的情况下是有很多的忌讳和常见问题的,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分心,按规范操作,切记不能在操作时三心二意,或马马虎虎,否则,很容易出现被烧伤的惨剧。
一、拔罐的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2、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6、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
7、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二、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2、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3、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4、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中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
1 拔罐部位选择拔罐时应当选择丰满、有弹性的肌肉部位,避开皮肤破损、易过敏、肌肉瘦削、毛发过多的部位,孕妇还应该避开腰骶、腹部这两处地方。
2 拔罐体位选择拔火罐最好采用俯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3 罐子大小合适、密度合适不同的部位应该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灌口与部位吻合以后再使用。多个罐子一起使用时,应该注意控制排列距离,不宜太紧,否则皮肤被罐子牵拉会感到疼痛。另外罐子相互挤压也不容易牢固。
4 拔罐防烫伤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拔火罐,烧罐子的时候,火力都要加以控制,不能太大, 尤其是要注意把燃烧物放在靠近罐子底部的位置,不要把罐口烧得太烫,否则容易烫伤皮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