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的柴胡是一种伞形科植物的根,在古代中医典籍中还有茈胡、茹草、芸蒿等别称。柴胡据说是医圣张仲景发现并命名的,东汉时南阳一位叫柴胡的农民得了寒热病在外等死,无意间食用一种开黄花的野草根来充饥,却意外的恢复了健康,张仲景研究这种野草根的药性后,以此为主药治疗寒热病,防止了疾病流行,张仲景为了纪念这位最先试药的农民,将这种野草称为柴胡。柴胡在中药中是一种很受重用的良药,现代医学也从中提取出有用的成分制做成了药剂,下面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它的药用功效。
柴胡在中医眼中的三大功效
中医认为,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脾、肺三经,其药用功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解表退热。人体得了伤寒病,寒邪之气先积于体表,皮肤腠理开合失调,会导致人出现高热而不出汗的现象,并且寒热经常交织,柴胡的辛散之气,可以发汗解表,消除经络中的邪热,是治疗寒热交加、疟疾等少阳证疾病的主药,其代表性的药方是小柴胡汤。
二是疏肝理气。柴胡能够疏通肝气的郁结,对于肝气郁滞导致的两肋胀痛、头痛目眩、腹胀、便秘及女性月经不调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柴胡疏肝散就是代表性的药方。
三是升阳举陷。人体阳气不升,会导致中气下陷,难能固托内脏,导致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疾病,柴胡入脾经,善于提升清阳之气,对于这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如补中益气汤就是以柴胡做为主药的。
现代医学对柴胡的认识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柴胡中含有柴胡醇、柴胡甙、柴胡多糖、油酸、亚麻酸、皂甙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的柴胡甙类成分有良好的解热降温作用,并且能够抑制中枢神经,起到镇痛和止咳的作用。
柴胡所含有的挥发油,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柴胡保肝护肝和利胆作用比较显著,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有改善作用。
柴胡中的柴胡多糖能够提高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柴胡还有一定的溶血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现代社会,从柴胡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制做成的柴胡注射液体,被广泛的用于伤寒感冒、发烧、高脂血症、肝炎、肺炎、皮肤炎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的作用。日常用柴胡主要取退热解表、疏肝解郁的作用,对内脏下垂、气机郁滞的患者,也可以用柴胡。
平常外感风寒或者风热感冒之后,出现咳嗽、发热、身体疼痛的症状,可以用柴胡类的解表制剂解决问题,比如柴银口服液或者小柴胡颗粒,都能够起到疏散退热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同时伴有口苦咽干,体温达到38℃或者39℃左右,可以用柴胡类的退热中药制剂。对于肝气郁滞,经常急躁易怒,并且有肝郁脾虚的症状,可以用柴胡类的中药有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甚至四逆丸等,都能起到疏肝解郁的效果。
柴胡还能够升阳举气,对于气机郁滞、不能提升,也有柴胡相应的制剂,但是需要到专门的中医院找中医内科进行精确的调理。
1、柴胡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和功效。柴胡对我们人体的中枢性解热降温有着非常好的功效。无论是外伤感染,还是内伤引发的高烧都有退热的功效。因为柴胡里面有皂苷和挥发油有退热的效果。如果身体出现肿胀、疼痛,柴胡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症状。因为柴胡里面有粗皂苷和皂苷元A成分,它们具有镇痛的作用。
2、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